张海辉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1例嗜酸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6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31例E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组比较。结果 31例EG患者中,12例(38.7%)有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以腹痛(87.1%)最常见;临床分型以黏膜型为主(占83.9%);23例(74.2%)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增多,腹水沉渣病理见大量Eos;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检查见黏膜慢性炎伴大量Eos浸润,以十二指肠、回肠多见,且检出率高。激素治疗有效,且外周血Eos下降显著(P<0.05)。结论 EG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及内镜下表现均无特异性,确诊依据组织或腹水病理学检查见大量Eos,予抗过敏或激素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
- 周颖蕾弋东敏张海辉龚智泉丁松泽李健
- 关键词:激素
- 高分化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高分化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3例高分化R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内镜下治疗、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随访情况和预后。以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为标准,根据病理分期,将83例患者分为G1期组(72例)和G2期组(11例);根据患者瘤体数,将83例患者分为单发RNET组(77例)和多发RNET组(6例);比较两种分组之间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和CD56的表达情况。结果 根据病理结果分组时,G1期组CgA阳性率明显高于G2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40);根据瘤体数分组时,多发RNET组CgA阳性率明显高于单发RN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17);Syn和CD56在以上两种分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分化RNET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为单发直肠G1期,ESD切除安全性高,预后良好,G1期患者中CgA阳性率较高,多发RNET患者中CgA阳性率较高。
- 王鑫吴琼胡益民许秀丽王喆张海辉韩双印李修岭
- 关键词:高分化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病例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58例初发型UC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的80例有消化道症状且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或正常结肠表现的患者为对照组,均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有无H.pylori感染。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受教育年限、吸烟史及H.pylori感染情况进行比较,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C的影响因素,并比较UC不同病变范围及程度间的H.pylori感染率有无差异。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吸烟史及H.pylori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与UC无相关性(P均>0.05);H.pylori感染与UC呈负相关(OR=0.350,95%CI=0.166~0.735,P=0.006)。此外,轻、中、重度UC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37.50%、31.58%、26.67%,随UC病变程度加重,H.pylori感染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型、左半结肠型及全结肠型UC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37.50%、31.82%、30.00%,随病变范围的增大,H.pylori感染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ylori感染率与UC的发生呈负相关性,H.pylori感染可能是UC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周璐祎闫爽娄保军郭琼雅张海辉张延瑞王春荣丁松泽韩双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溃疡性结肠炎初发型
- 无创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无创模型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0例,均行胃镜、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四项检查,计算出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比值(AAR模型)、AST/血小板(platelet,PLT)比值(APRI模型)、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PLT比值(GPRI模型)、GGT-PLT-ASB比值(S-index模型)、与age-PLT相关的指数(API模型)、age-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INR)-PLT-ALT相关的比值(Fibro-Q模型)、age-AST-INRPLT相关的比值(King模型),利用瞬时弹性测定(Fibroscan)对纳入者肝脏硬度进行测量,食管静脉曲张以内镜诊断为金标准,应用这些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回顾性研究,数据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 AAR、GPRI、S-index、APRI、API、Fibro-Q、King、Fibroscan预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30、0.800、0.801、0.777、0.612、0.750、0.804、0.890.其中GPRI、S-index、King、Fibroscan预测效能更为显著,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相关性较好,Fibroscan预测价值最佳.将Fibroscan与GPRI、S-index、King两两联合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P<0.01)、0.892(P<0.01)、0.891(P<0.01).结论这些无创检查中,GPRI、S-index、King、Fibroscan对食管静脉曲张预测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Fibroscan与GPRI、S-index、King两两联合要比单纯应用Fibroscan预测价值更高,可以作为内镜检查的良好补充和替代方案.
- 闫爽张海辉郭琼雅周璐祎丁松泽韩双印张延瑞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