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神经型糖尿病足患者靶向腔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非神经型糖尿病足患者靶向腔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44例非神经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肢47条,其中43条患肢存在溃疡43处,所有患者均接受靶向腔内介入治疗。统计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患者Wagner分级及Fontaine分期、溃疡愈合情况、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结果44例患者接受靶向腔内介入治疗,成功率95.5%;47条患肢成功率95.7%;43处溃疡成功率97.7%。术后1个月ABI较术前好转;Wagner分级及Fontaine分期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4处溃疡完全愈合,剩余溃疡28处,中位面积为1.00(0.48,2.00)cm2,较术前2.13(1.13,4.00)cm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腔内介入治疗非神经型糖尿病足可有效缓解下肢缺血症状,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 袁涛毕伟高翔池魁孙欢欢张金文
- 关键词:靶向腔内介入治疗
- 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长段闭塞介入治疗的难点及处理技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日至2016年7月20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患者45例,根据泛大西洋协作组(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所有患者均接受腔内治疗,分别监测患者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并根据Rutherford分级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的分级。结果 45例患者中,1例患者未能开通,2例患者斑块脱落堵塞远端血管,3例患者球囊扩张后出现夹层。42例患者Rutherford分级及主观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ABI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腔内介入治疗股腘动脉长段闭塞安全、有效。
- 袁涛高翔张楠池魁孙欢欢毕伟
- 关键词:介入治疗
- 慢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附60例报告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63条患肢)接受外科治疗的慢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身体条件、临床症状及病变特点,给予个体化外科治疗方案,包括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动脉内膜剥脱术、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腔内减容术或多种手术方式的复合手术.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踝肱指数(ABI)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Rutherford分级.结果 6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3例患者同期处理双下肢,成功58例,成功率达96.67%.截肢1例,1例患者继发心血管病死亡.术后3个月随访,59条患肢Rutherford分级较术前明显好转,ABI较术前升高(P<0.05),6例患者溃疡愈合,2例患者溃疡面明显缩小.结论 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根据患者身体条件、临床症状及病变特点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安全有效,但仍需扩大样本,延长随访时间来验证本观点.
- 袁涛毕伟高翔池魁张金文
-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20例行肾移植术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TRAS发生情况分为TRAS组和无TRA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肾移植术后TRAS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TRAS发生预测价值。绘制导致TRAS的危险因素的决策曲线。结果220例患者均随访满1年,肾移植术后24例患者出现TRAS,发生率为10.91%(24/220),术后至TRAS发生时间间隔为(6.68±1.05)个月。TRAS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占比高于无TRAS组(20.83%比2.55%,χ^(2)=12.527,P<0.001;45.83%比18.88%,χ^(2)=7.596,P=0.006;29.17%比9.18%,χ^(2)=6.061,P=0.014),且TRAS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尿酸水平高于无TRAS组[(7.18±2.05)mmol/L比(5.68±1.26)mmol/L,t=5.081,P<0.001;(3.63±1.74)mmol/L比(2.05±1.06)mmol/L,t=6.348,P<0.001;(4.82±1.33)mmol/L比(3.63±0.98)mmol/L,t=5.381,P<0.001;(417.34±24.03)μmol/L比(394.28±18.85)μmol/L,t=5.479,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无TRAS组[(1.03±0.46)mmol/L比(1.49+0.42)mmol/L,t=5.01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排斥反应、TC、TC及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发生TRA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P<0.05);HDL-C水平升高是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发生TRAS的保护因素(OR<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C、TG、HDL-C、血清尿酸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发生TRAS的曲线下的面积均>0.700,且联合检测最高,为0.929。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尿酸水平与血脂水平单独及联合评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后发生TRAS的净收益率均>0,且联合预测
- 王鉴崔南奇池魁孙欢欢袁涛侯佳豪毕伟
- 关键词:移植肾动脉狭窄尿酸血脂急性排斥反应
- 沉默miR-146a对颈动脉狭窄模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
- 2023年
- 目的 探究沉默微小RNA-146a(miR-146a)对颈动脉狭窄模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48只SPF级SD大鼠平均分为4组,其中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过表达组、沉默组构建颈动脉狭窄模型,做miR-146a慢病毒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46a基因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同型半胱氨酸(Hcy),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L型钙通道蛋白(CaV1.2)、CaV1.3及Toll样受体(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miR-146a基因表达量、增殖数、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CaV1.2、CaV1.3、NMDA、Hcy表达水平、迁移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 沉默miR-146a可能作用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调控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显著提升颈动脉狭窄模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
- 池魁袁涛孙欢欢李烨张金文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 miR-29b过表达对动脉硬化模型大鼠干预作用及机制
- 2023年
- 目的 探究miR-29b过表达对动脉硬化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其中10只不进行任何处理为正常组,其余30只建立动脉硬化大鼠模型(其中10只为疾病模型组,10只进行沉默miR-29b表达干预为miR-29b沉默组,10只进行过表达miR-29b表达干预为miR-29b过表达组)。选择使用反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对miR-29b表达进行检测,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疾病模型组、miR-29b沉默组及miR-29b过表达组miR-29b表达明显低,VEGF水平明显高(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miR-29b沉默组miR-29b表达明显低,VEGF水平明显高(P<0.05),miR-29b过表达组miR-29b表达明显高,VEGF水平明显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疾病模型组、miR-29b沉默组及miR-29b过表达组NO水平较明显低、ET-1水平明显高(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miR-29b沉默组NO水平明显低,ET-1水平明显高,miR-29b过表达组NO水平明显高,ET-1水平明显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疾病模型组、miR-29b沉默组及miR-29b过表达组ROS、MDA水平明显高,SOD水平明显低(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miR-29b沉默组ROS、MDA水平均明显高,SOD水平明显低,miR-29b过表达组ROS、MDA水平明显低,SOD水平明显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疾病模型组、miR-29b沉默组及miR-29b过表达组TGF-β1、MCP-1及IL-8水平均明显高(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miR-29b沉默组TGF-β1、MCP-1及IL-8水平均明显高,miR-29b过表达组TGF-β1、MCP-1及IL-8水平均明显低(P<0.05)。结论 在动脉硬化模型大鼠中,miR-29b明显参与其中,通过进行过表达miR-29b干预,能够抑制动脉硬化病情进展,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改
- 池魁袁涛孙欢欢李烨张金文
- 关键词:动脉硬化内皮损伤氧化应激
- 抑郁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性和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5日至2015年12月5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1例DD合并DVT的患者,记录既往口服抗抑郁药物的情况和患者入院、出院时患、健侧大小腿的周径差。根据Villalta评分标准,评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记录发生大出血、复发和肺栓塞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1例DD合并DVT的患者均有服用抗抑郁药的病史,其中5例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4例患者接受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7例患者接受外周系统溶栓治疗。出院时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改善。6个月随访时,5例患者发展为PTS,其中轻度病变3例,中度病变2例;1年随访时,1例患者复发,6例发展为PTS,其中轻度病变4例,中度病变2例。结论 DD体质和抗抑郁药物均易诱发下肢DVT;住院期间不同治疗方案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患肢症状;CDT可以有效减少PTS的发生率或减轻其发病程度。
- 袁涛张金文毕伟高翔张峰池魁
- 关键词: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 双导丝球囊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双导丝球囊预处理病变,是否会对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产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中心诊疗的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接受普通球囊(plain-balloon-angioplasty,PBA)结合DCB(对照组)治疗,20例接受双导丝球囊结合DCB(观察组)治疗,根据TASC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级,并记录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1年随访时需对其进行Rutherford分级。结果2组病例均顺行真腔开通病变,完成手术治疗,2组病例靶血管病变长度及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30%,术中远端栓塞2例,观察组1例;对照组1例,最终截肢。对照组球扩后有1例患者出现限流性夹层,应用补救支架1枚。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2组病例ABI均较术前升高,术后3、6、12个月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相比PBA结合DCB,双导丝球囊结合DCB可有效降低再干预率,且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但该结论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数据支持。
- 袁涛高翔池魁孙欢欢刘阳李雪岩
- 关键词:动脉硬化股动脉
- 四氢-β-咔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类肽缀合物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四氢-β-咔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类肽缀合物(THBCB-RGD)的自由基清除和抗血栓形成特性,并通过建立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THBCB—RGD的稳定性;应用PC12细胞存活实验和乙酰胆碱诱发内皮细胞介导血管舒张实验评估THBCB—RGD自南基清除能力;应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价THBCB—RGD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通过体内实验评价THBCB—RGD抗血栓活性;构建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THBCB—RGD干预对心肌氧化应激和心肌梗死的影响。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我们所合成的THBCB—RGD自身稳定性较高(目标峰的消失时间分别为240、180、240min,平均220min,远高于文献所报道的四氢-β-咔啉前体的30min。P=0.005)。同时它们具有很强的清除NO、H2O2和·OH的能力(与前体比较P=0.004、0.000),亦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血小板的聚集率和血栓湿重合血栓千重差异均达到P=0.003或P=0.000);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前给予THBCB—RGD预处理可降低心肌中MDA含量并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结论THBCB—RGD表现出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血栓形成活性,并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从而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 高翔张金文池魁武志峰张楠孙欢欢袁涛毕伟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心肌梗死
- AngioJet在慢性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中的应用初步探索
- 2021年
-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技术腔内治疗慢性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5例慢性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全部患者的术中机械血栓抽吸时间、尿激酶使用剂量、腔内介入治疗成功率及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抽吸前后的病变段长度。观察术后肌红蛋白尿的发生情况、血色素降低程度、术后即刻效应。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Rutherford分级。观察术后6个月管腔丢失率和再干预率。结果15例慢性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的腔内介入治疗成功率为100%(15/15)。围手术期,无死亡、心脑血管疾病、远端动脉栓塞或出血事件发生。术中机械血栓抽吸时间为(361.87±57.44)s,尿激酶使用剂量为(25.67±4.03)万U。抽吸后的平均病变段长度明显短于抽吸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有13例患者出现肌红蛋白尿,平均持续时间为(1.47±0.88)d。术后血色素较术前降低了(8.87±1.86)g/L。术后1例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经硫酸镁持续湿敷后缓解。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ABI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管腔丢失患者2例,再干预患者1例。术后6个月,患者的Rutherford分级优于术前(P<0.05)。术后,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例患者出现限流性夹层,植入一枚补救性支架。结论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慢性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的血栓,缩短病变长度,降低病变狭窄率,还可有效降低远端栓塞风险,提高远期通畅率,并可减少留置溶栓导管所致的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 袁涛毕伟高翔孙欢欢池魁王志波张金文
- 关键词:慢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