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岳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Sonoclot体外对比葛根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的抗凝、抗血小板作用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应用Sonoclot凝血仪检测不同剂量浓度的葛根素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对健康志愿者血液标本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对比葛根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的抗凝、抗血小板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北京阜外医院的20名健康志愿者,抽取所有受试者外周血液标本依次加入不同剂量浓度的葛根素注射液或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应用Sonoclot凝血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凝血激活时间(ACT)、凝血速率(CR)及血小板功能(PF)。结果 1葛根素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ACT值逐渐增加,CR值逐渐下降,PF值也逐渐下降,有统计显著性(P<0.01)。2在同等ACT值下,葛根素注射液的CR值远大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的PF值则较为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外葛根素注射液有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相近似的抗凝、抗血小板作用,在本实验检测的浓度范围内,葛根素可能拥有较低的出血风险,提示中药抗凝、抗血小板功效不容忽视,在临床应用时应尽量避免与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叠加使用。
- 冯雪李四维李海霞吴岳杜柳
- 关键词:葛根素注射液体外研究血小板功能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Ⅰ期心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行以运动为核心的Ⅰ期心肺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的静态心功能参数、心肺运动试验的心肺功能参数、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等,探讨心肺康复护理对患者心功能、心肺功能...
- 吴岳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四类社区中年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遵循情况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比较不同社区中年人群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遵循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慢性病防控与人群健康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三个不同的人群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项目,包括选择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2020年,1596名)和山东省一家大型国有企业(2019年,4124名)的职工,以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在两地纳入的农村(23098名)和城市(18028名)居民(2016~2019年),开展针对医院功能社区、企业功能社区、城市居民社区和农村居民社区(四类社区)35~60岁中年人群共计46846名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其中不吸烟、不饮酒或适量饮酒、充足的身体活动和健康饮食四种健康生活方式的遵循情况及其与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人口社会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对年龄和性别标化后,四类社区的中年人群同时遵循不吸烟、不饮酒或适量饮酒、充足的身体活动和健康饮食四种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仅为3.8%、0.6%、0.9%、1.7%(P<0.001)。四类人群对不吸烟(73%~91%)、不饮酒或适量饮酒(92%~97%)两项的遵循率均较高,对充足身体活动的遵循率次之(20%~52%),对健康饮食的遵循率最低(3%~13%)。每种健康生活方式的遵循率在四类社区之间差异显著,而且分布不一,即医院功能社区在不吸烟和少饮酒方面表现最好,但在充足身体活动方面却处于最低水平。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对四类社区中年人群各种健康生活方式遵循的影响各有不同。结论:不同类型社区中年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遵循情况各有特点。在不同类型社区中年人群中,充足身体活动和健康饮食的遵循情况较差,应作为健康促进的重点方向。
- 胡安易张行易吴岳高子昱唐艺纯李希
- 关键词: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健康教育
- 心血管疾病患者Ⅱ期心脏康复完成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调查心血管疾病患者Ⅱ期心脏康复项目完成情况,并分析心脏康复完成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接受门诊心脏康复治疗,并在此期间结束治疗且有病历资料留存的144例患者,采用自制的《Ⅱ期心脏康复完成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门诊心脏康复完成情况,并依据完成康复次数是否≥24次分为高完成率组和低完成率组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Ⅱ期心脏康复完成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44例患者Ⅱ期心脏康复平均完成康复次数13次,其中27例患者康复次数≥24次(高完成率组);117例患者康复次数<24次(低完成率组)。与低完成率组患者相比,高完成率组患者年龄[(50.35±13.50)岁vs.(57.33±12.40)岁]更大,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比例(62.4%vs.85.2%)、平日空闲的患者比例(53.8%vs.77.8%)、经医生推荐康复比例(31.6%vs.55.6%)均更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496,95%CI:1.046~2.138,P=0.0273)、医生推荐(OR=2.527,95%CI:1.059~6.033,P=0.0367)是影响心脏康复完成率的独立因素。结论:Ⅱ期心脏康复的总体完成率较低,完成率与年龄、医生推荐相关。建议关注年龄较小的患者,同时倡导医生推荐心脏康复。
- 王祎江露莹吴岳张书敏王闯世冯雪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完成率影响因素
- 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院内结局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价采用全动脉化与常规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桥血管组合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院内结局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09年至2019年间完成的单纯CABG患者,按采用的桥血管种类分为全动脉组与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的对照组,通过倾向性匹配法比较两组间在围术期资料及院内结局及并发症方面有无差异,评估全动脉CABG是否与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风险相关。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33876例,其中全动脉组266例,对照组33610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显示全动脉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01),远端吻合口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全动脉组的血制品使用率(P=0.008)、红细胞输注率(P<0.001)、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院内死亡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对照组的CABG手术方案相比,全动脉化CABG显著延长了手术时间,且增加了术后输血及房颤发生的风险。
- 田美策吴岳袁昕王现强王立清张昌伟刘凯飏金泽健胡盛寿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全动脉化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疗效
- 桡动脉桥在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应用桡动脉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GABG)后近期、中远期随访结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桡动脉作为第二桥血管材料行单纯CABG患者共686例,其中284例合并糖尿病。比较合并糖尿病组(n=284)与无糖尿病组(n=402)患者的术后住院结果、术后30天及中远期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桥血管通畅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制品使用率、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糖尿病组新发心房颤动比例高于无糖尿病组(29.9%vs.18.9%,P<0.001);术后30天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血管化事件及总体MAC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糖尿病组术后30天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无糖尿病组(1.8%vs.0.5%,P=0.032)。至2019年6月,平均随访时间达(66.4±17.6)个月,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中远期随访期间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总体MACCE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及再血管化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糖尿病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组(P<0.0001)。平均术后(57.0±18.1)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复查,合并糖尿病组患者桡动脉桥血管通畅率与无糖尿病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6%vs.87.2%,P=0.507)。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合理运用桡动脉桥仍可取得良好的近期及中远期效果。
- 沈刘忠胡盛寿刘盛熊辉吴岳瞿建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糖尿病桡动脉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采用多支动脉与单支乳内动脉的围术期结局倾向性匹配研究
- 2021年
- 目的比较采用多支动脉与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桥血管组合的单支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手术的围术期结局。方法回顾阜外医院在2009-2019年完成的单纯CABG,按使用的旁路血管类别分为多支动脉与单支动脉CABG组,采用倾向性匹配法调整基线差异,比较两组的围术期资料及院内结局,从而评估多支动脉CABG是否与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关。结果共纳入患者34915例,其中多支动脉组1305例,单支动脉组33610例,匹配后组间比较显示多支动脉组的手术时间[326.6(286.5~361.3)min,277.0(243.0~315.0)min,P<0.001]、体外循环时间[104.0(88.0~123.0)min,95.0(79.0~116.0)min,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72.0(66.0~86.0)min,64.0(52.0~80.0)min,P<0.001]均较单支动脉组显著延长,多支动脉组的血制品使用(OR=1.28,95%CI:1.06~1.55,P=0.01)及红细胞使用(OR=1.39,95%CI:1.13~1.73,P<0.01)均显著高于单支动脉组。院内死亡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的单支动脉CABG手术方案相比,多支动脉的CABG显著延长了手术时间,且增加了术后输血及红细胞使用。
- 田美策胡盛寿吴岳袁昕王立清王现强张昌伟金泽建刘凯飏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输血
- 心脏移植术后病人心脏康复护理方案的构建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构建心脏移植病人术后心脏康复护理方案。方法:系统检索美国指南网(NGC)、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NIC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IGN)、国际指南协作网(GIN)、the 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院(JBI)循证卫生保健图书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Medlin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移植相关网站(International Transplant Nurses Society、University Transplant Center、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中关于心脏移植病人术后康复和运动管理的相关文献,构建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进一步论证心脏康复护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果:构建了包含风险评估、方案实施、效果评价及健康教育方案制定3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44项三级指标的心脏移植病人术后心脏康复护理方案。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0.94;一级指标Kendall′s W值为0.162,0.174;二级指标Kendall′s W值为0.195,0.260;三级指标Kendall′s W值为0.286,0.289。结论:构建的心脏移植病人术后心脏康复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指导。
- 吴岳王诗瑜张辰吴荣庄菲斐李庆印
- 关键词:心脏移植心脏康复护理方案德尔菲法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