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帅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陕西关中地区杀虫剂清园措施对桃树桃蚜种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5种杀虫剂在不同时间进行清园处理对桃树桃蚜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施药对桃蚜种群的增长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尤以第1次施药后45d内和第2次施药后30d内,即5月6日前控制效果明显。但5月6日以后,各药剂处理的控制效果均明显下降,至第1次施药后的第60天和第2次施药后第45天,有的药剂处理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效果。早春清园对桃蚜种群的早期增长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此时桃蚜种群数量总体偏低,直接危害并不严重,从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的角度,早春清园预防桃蚜有无必要值得进一步试验研究。
- 赵玉玉许向利李帅李伯辽常惠群仵均祥
- 关键词:桃蚜药剂防治施药时间
- 中国陕晋两省部分地区粘虫田间种群的抗药性被引量:9
- 2017年
-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测定了采自中国陕西省(陕)长安区、华阴县、三原县、兴平市和山西省(晋)太谷县5个地区的粘虫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5个地区粘虫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均表现为敏感,抗性倍数(RR)为0.6~1.6;对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为敏感至低水平抗性,RR为0~6.2;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毒死蜱为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RR为0.1~32.8;对辛硫磷,除陕西省三原县种群表现为敏感外,其他4个种群均表现为中等至高水平抗性,RR为19.4~70.1。药剂毒力相关性分析表明,毒死蜱和甲维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氯虫苯甲酰胺与甲维盐、毒死蜱及辛硫磷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陕晋两省上述地区的粘虫防治推荐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同时应注意将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盐、毒死蜱等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 赵玉玉李帅李怡萍许向利成卫宁王熠仵均祥
- 关键词:粘虫杀虫剂抗药性毒力测定
- 陕南茶树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被引量:10
- 2016年
- 2015年8月,系统调查了陕南重点产茶县(区)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旨在为保障陕南茶区茶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调查结果表明陕南茶区夏季茶树主要病虫害情况因地差异很大。其中茶树虫害以茶小绿叶蝉在各茶园中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平均虫口密度为20.39头/10复网;茶网蝽在镇巴、紫阳发生较重,平均虫口密度每枝条分别达35.61头和35.48头,汉滨区发生较轻;茶尺蠖和茶毛虫发生危害程度均很轻,平均虫口密度每5m仅分别为0.38头和0.12头;茶蚜只在宁强、镇巴、紫阳和汉滨发现,且发生程度较轻。茶树病害以茶芽枯病发生最为严重,病叶率平均达37.29%;其次为茶炭疽病,平均病叶率为33.42%;茶饼病发生较轻,平均病叶率仅为8.21%。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以茶小绿叶蝉、茶炭疽病、茶芽枯病为防治重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无公害技术手段为重点,必要时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保证茶叶生产安全、高效的陕南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 田忠正姜军侠李帅仵均祥何玲
- 关键词:茶树病虫害
- 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明确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对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旨在为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2016年7~9月,在陕西关中地区选择西安市阎良区、咸阳市三原县、宝鸡市陈仓区、渭南市富平县、杨凌示范区杨凌区等5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区,于夏播玉米生长中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进行防治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试验。结果表明,陕西关中玉米生长后期的钻蛀性害虫有玉米螟、棉铃虫和桃蛀螟3种,混合发生,组成比例因地而异,变化较大。供试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后期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效果均不明显,供试5个县区平均防效只有4.33%。原因分析发现,供试松毛虫赤眼蜂的出蜂率较低,平均仅为16.57%,这可能是造成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 赵士文于志浩蒋世雄赵玉婉李帅孙琳琳孙德文冯志强杨勤元许烨仵均祥
-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