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馨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法医
  • 3篇法医学
  • 2篇牙科
  • 2篇口腔
  • 2篇CBCT
  • 1篇新疆汉族
  • 1篇新疆维
  • 1篇新疆维吾尔族
  • 1篇形态学
  • 1篇咬痕
  • 1篇正畸
  • 1篇正畸学
  • 1篇人类口腔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 1篇身份识别
  • 1篇试题库
  • 1篇数字化
  • 1篇题库
  • 1篇投影数据

机构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米丛波
  • 5篇蒋馨
  • 2篇李春霞
  • 1篇张双
  • 1篇张双

传媒

  • 3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二维码技术在新疆维吾尔族腭皱特征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背景:每个个体的腭皱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可以应用于牙科法医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腭皱特征参数的测量分析,为牙科法医学同一认定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68例19-25岁维吾尔族成年人腭皱模型,根据腭皱的形状、长度、位置分布等特征参数形成腭皱形态编码单元(PRPCU),利用在线条形码生成器将每个模型的PRPCU转换为二维码,最终利用二维码扫描器扫描二维码,分析腭皱特异性。结果与结论:(1)268例维吾尔族腭皱模型中,个体间未见完全一致者,最常见的形状是直线形(2.76±1.69),随后依次是弧形(1.74±1.35),波浪形(1.06±0.90),环形(0.09±0.35);最常见的长度分类是主腭皱(6.17±1.75),随后依次是次腭皱(0.70±0.97),零碎腭皱(0.33±0.68);(2)不同腭皱形状及长度在人群中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了直线形在维吾尔族男性和女性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形状及长度分类均在维吾尔族男性和女性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果进一步证实,因每个个体腭皱都是独一无二的,腭皱特点的数字化记录方式可以用于个体身份识别。
娜孜娜·马达力韦利影卢潮蒋馨米丛波
关键词:腭皱成年人二维码
CBCT在牙科法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个体身份识别是法医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往往是困扰法医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随着CT技术在法医尸检调查中的应用,其在个体身份识别如年龄,性别判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蒋馨米丛波
关键词:法医学研究CBCT投影数据尖牙
《口腔正畸学》试题库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年
试题库的应用减轻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人工组卷的工作量,有效共享教学资源,提高了口腔正畸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分析新疆医科大学2009~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口腔正畸学》期末考试成绩,对新疆医科大学网络题库考试系统中《口腔正畸学》结构化组卷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试题库。
李春霞蒋馨蒋馨祖丽呼玛.阿热甫江张双
关键词:口腔正畸学试题库
CBCT三维测量上颌窦推断新疆汉族人性别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上颌窦的CBCT图像进行三维测量,推断新疆汉族人的性别,得出上颌窦与性别推断的关系,并建立性别推断方程。方法选择126例(男性63例,女性63例)患者的CBCT影像,根据Tambawala测量方法定义上颌窦的长、宽、高,分别测量其长度,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利用上颌窦左侧性别推断方程得出的准确性分别为76.19%(男性)和85.71%(女性);利用上颌窦右侧性别推断方程得出的准确性分别为77.78%(男性)和79.37%(女性)。结论利用上颌窦进行性别推断是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可作为法医鉴定的一种补充手段。
蒋馨李春霞金苗米丛波
关键词:CBCT上颌窦
数字化分析技术在咬痕形态学同一认定中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1
2017年
在牙科法医学实践中,咬痕和其它工具损伤痕迹一样,常常是攻击和自卫结果的反映。据国内外资料报道,咬痕在凶杀、自杀、意外案件中均可见到,并多见于性犯罪和虐童案件。而人类口腔及其牙列因其本身形态、大小、各种生理特征和治疗操作的差异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故形成的咬痕也具有特异性,为咬痕同一认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金苗蒋馨米丛波
关键词:形态学咬痕人类口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