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

作品数:26 被引量:12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文化科学
  • 5篇艺术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非物质文化
  • 14篇非物质文化遗...
  • 5篇展览
  • 3篇数字化
  • 3篇沉浸
  • 3篇沉浸式
  • 3篇传承
  • 2篇研究个案
  • 2篇网络
  • 2篇网络社交
  • 2篇文化
  • 2篇文化消费
  • 2篇旅游
  • 2篇个案
  • 2篇公众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1篇大运河
  • 1篇当代社会
  • 1篇新疆段

机构

  • 24篇中国传媒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24篇杨红
  • 3篇张烈
  • 1篇杨红

传媒

  • 3篇文化遗产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南海学刊
  • 1篇图书馆论坛
  • 1篇民族艺术
  • 1篇中国博物馆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艺术百家
  • 1篇当代美术家
  • 1篇艺术教育
  • 1篇经济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对外传播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公共艺术
  • 1篇遗产与保护研...
  • 1篇非遗传承研究
  • 1篇艺术管理(中...
  • 1篇艺术与民俗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运河非遗活态传承利用杭州拱墅段经验
2021年
大运河沿线分布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利用,不仅是当代非遗保护的目标指向,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关键要素。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终点的杭州拱墅段,在探索大运河非遗活态传承利用的路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有效地盘活了与非遗相关的地方经济发展业态,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并带动了区域百姓就业,其经验对于运河沿线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红张天慧
关键词: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虚拟社区传承初探
2024年
数字化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然从保存、宣传等保护措施扩展到传承、振兴等措施。非遗项目不仅以数据形态得以记录保存、展示传播,且正在不断嵌入数字经济业态和虚拟社会形态之中,这些基于网络虚拟世界的互动实践开始成为非遗项目活态存续的重要动力来源。非遗出现了所在地缘社区的线上延伸、非遗植入网络原生虚拟社区等新生现象,具有贸易虚拟化、产品虚拟化、要素虚拟化和实践虚拟化等四种特点。
杨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虚拟社区数字化传承
丝绸之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流变--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研究个案
2020年
非遗在当代的生存状态研究主要包括历时性的传承状况和共时性的流变状况两个方面,共时性流变研究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自古以来便是多种文明、多个民族交汇融合之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呈现明显的多元民族文化特性,同时也受到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尼勒克县、特克斯县等地多个门类非遗项目的实地走访,以期概括这些非遗项目的当代流变特征,同时观察其对非遗资源的存续及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杨红付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历史文化类阐释性展览策展理念研究——以“重置餐桌:食物和我们不断变化的口味”展为例
2023年
阐释性展览以展品及其背后的知识与信息作为展览的核心内容,阐释什么、如何阐释是策展的关键命题。在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类主题展览策展中,阐释理念与方式的创新通常会让观众耳目一新,对展览内容的兴趣倍增。哈佛大学皮博迪考古学与民族学博物馆推出的“重置餐桌:食物和我们不断变化的口味”展览打破了传统展陈叙事方式,以百年前的晚宴餐桌、菜单为链接点纵向拉伸历史轴线,结合生活化叙事、场景还原等方式横向拓展展览内容,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知食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变迁。
杨红周宇杰
关键词:策展理念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密码
2023年
数月前,哈佛大学校园中心原塞克勒博物馆开辟了一处专门展示中国古建筑等文化遗产的数字媒体空间CAMLab Cave,这是由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搭建的文化遗产主题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剧场式展览,不同于文物藏品陈列展览,它融合了VR、AR、全息投影、动作捕捉等前沿展示技术,聚合了教学、科研、展览等多种功能,在全球视野下讲述中国艺术、中国建筑,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青年展示与解读中华文明的魅力。
杨红
关键词:陈列展览中华文明文物藏品传播力沉浸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意义更新与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方式,渗透并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也将与人类文明的走向密切相关。作为人类文明产物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需要应对生存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巨变,同时也与人类对于文化多样性认识的觉醒以及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提升不期而遇。因而,研究者与决策者应以积极、超前的态度看待技术革新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各类创新实践,尤其是非遗的知识普及、文化展示、社会教育等传播行为,更应鼓励与新兴技术手段、传播渠道、消费业态结合,探索非遗在当代传播尤其是数字化传播中潜在的巨大价值,关注非遗数字化传播呈现出的“视频化与体验感”“要素开源化与数字化潜能”“数字化生存与虚拟社区传承”等趋势。
杨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博物馆民俗文化展厅参观者行为观察与分析——以首都博物馆北京民俗展为调查对象被引量:3
2020年
西方学界以“参观者导向”为核心的博物馆展览研究发端较早,1933年美国开展了第一项在博物馆展览领域的参观者行为调研。自此,参观者行为研究逐渐成为西方各类博物馆进行展厅规划、展品展陈,甚至建筑物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选取首都博物馆北京民俗展为样本,主要调研参观者在观展时的行为选择与行为变化。引入了美国史密森学会在上个世纪80年代调研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参观者时采用的观察法,即观察记录参观者的主要行为及各类行为在参观过程中的比例数据。这些数据将用以分析首都博物馆北京民俗展的不同展厅中参观者的行为变化规律,另外也会用以各展厅的传播效果比较。最后,基于参观者行为调研结果对各展厅展陈给出提升性建议.
杨红龚易澄
关键词:博物馆参观者观察法
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关于露天博物馆模式的探讨被引量:6
2022年
露天博物馆最早诞生于欧洲,在许多国家普遍存在且长期良性运营。其通过适度集中同一文化生态中的历史建筑,并以此为载体用于传承当地无形文化,实现文化生态的区域整体性保存。区别于一般性的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露天博物馆旨在将历史建筑群落及周边人居环境的文化主体性重新"唤回",发挥维系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露天博物馆通常会营造为"家园"形态主题公园,基于事实证据对该地区无形文化进行"有形化"展示,发挥旅游休憩功能的同时强调遗产保护和公众教育。因而这种兼具遗产保护与展示、旅游观光与体验功能的文化场所和旅游目的地形态,可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当前我国文旅融合的相关实践。
杨红
关键词:露天博物馆文化旅游遗产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视觉沉浸”到“数据沉浸”:数字展览的价值特点与迭代趋势——以“纽约的生活肖像”城市数字展为研究个案
2024年
随虚拟展示、数字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数字展览数量大幅增多,内容主题、呈现形态不断拓展。数字展览已不满足提供“视觉沉浸”,开始深度挖掘展览相关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可视化、多感官体验、强交互设计等向“数据沉浸”阶段进发。本文由“纽约的生活肖像”城市数字展个案出发,试归纳数字展览的价值特点,并对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杨红闫涵唐佳玥
关键词:数据可视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展示空间中的数字化应用被引量:19
2016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作为与传承同等重要的保护措施,已成为传媒、教育、公益、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广泛参与的社会事项。其中,作为向公众阐释文化遗产、实现信息与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展示场所的兴建成为了非遗保护乃至传统文化振兴的一个热点。文章在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方式展示优势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门类的数字化展示方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内容与新兴数字化技术结合的手段,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以达到在资源与媒介、内容与技术之间搭设一座桥梁,优化重组信息与知识,促进更大范围公众对无形文化资源的尊重,用更为适当的语言与方式来阐释、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杨红张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展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