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晔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正压通气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通气
  • 2篇气道
  • 2篇综合征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睡眠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持续气道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机构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杜俊凤
  • 2篇董瑞芳
  • 2篇程晔
  • 1篇史方堃
  • 1篇张艳春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的效果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辅助治疗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脑梗死合并OSASH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入院当日、治疗14 d)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呼吸功能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2)、氧减饱和度指数(ODI)、低氧持续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百分比;治疗前及治疗14 d、2个月、6个月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计算阻力指数(RI);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双侧脑动脉RI降低,ADL评分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再发脑梗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PAP辅助治疗脑梗死合并OSAHS有效,其可能通过改善大脑动脉血流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与神经系统功能。
董瑞芳史方堃杜俊凤张艳春程晔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梗死持续正压通气脑血流动力学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时间对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为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0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常规治疗及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根据采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A组连续治疗1周,B组连续治疗1个月,C组连续治疗3个月,每组40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卒中、抑郁、焦虑评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3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比较3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治疗前脑卒中评分、抑郁评分、焦虑、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B、C组卒中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P均<0.05),C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P均<0.05)。B、C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均<0.05),B、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轻微口咽干燥、皮肤损伤、胃胀气,经护理人员指导改善卧位、饮水方法等均获改善,3组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对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脑梗死患者的睡眠改善质量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连续治疗1个月即可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董瑞芳杜俊凤程晔
关键词:脑梗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