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驰
-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手机用高拍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用高拍仪;包括:第一夹持机构、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及第二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于固定件;第一伸缩机构一端与第一夹持机构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机构一端与第一伸缩机构背...
- 王驰舒张王伟邱玉发
- 文献传递
- CT平扫征象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CT平扫征象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线及复查CT结果显示是否存在血肿扩大进行分组,对照组(n=51)不存在血肿扩大,观察组(n=34)存在血肿扩大,对比两组的CT平扫征象,各征象与血肿扩大的相关性,分析临床资料,对有差异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岛征、漩涡征、黑洞征、混合征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征象对血肿扩大的预测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入院时GCS评分、基线血肿量、血肿位置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SBP/DBP、首次CT检查时间、周围血肿、血肿破入脑室均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低GCS评分、大基线血肿量、岛征、漩涡征、黑洞征、混合征、联合征象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平扫征象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效果显著,各征象联合检测能提高对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临床应针对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干预治疗。
- 王驰邱玉发张黎红舒张王伟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6年
- 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使原有病情恶化并明显提高病死率。预防应激性溃疡是抢救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关键,本文就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机制、预防性治疗、早期肠内营养、医院获得性肺炎等相关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王剑刃王驰傅西安
-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颅脑损伤手术后并发症
- 一种股动脉人工压迫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股动脉人工压迫辅助装置,包括弹性塑料板、第一球面凸起和防滑垫。第一球面凸起固定于弹性塑料板的第一表面的中部;防滑垫固定于第一表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调整弹性塑料板的位置,使防滑垫与人体体表接触,且...
- 舒张王驰王伟邱玉发
- 文献传递
- 光学字符识别对卒中结构化随访表格识别效果的对比研究
- 2022年
- 目的:研究不同光学字符识别(OCR)方案在真实环境中对纸质卒中随访表格的识别效果,探索OCR技术在结构化卒中随访表格电子化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2020年社区、乡镇人群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纸质随访表,根据图像采集质量分为正常、角度不佳、光线不佳。文字识别分别采用通用OCR和百度自定义模板文字识别(IOCR),输出文字经人工校对与原始数据对比,计算错误率。结果:通用OCR的正常、角度不佳、光线不佳识别率分别为99.3%、86.1%、97.1%,IOCR的正常、角度不佳、光线不佳识别率分别为99.0%、93.7%、98.1%。通用OCR与IOCR总体识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角度不佳、光线不佳图片的通用OCR识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角度不佳、光线不佳图片的IOCR识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化表格通过模板构建的IOCR识别方案可以提高识别率,在正常采集角度下能够基本满足临床需求,极大地提高医生的录入效率,形成电子档案,说明图像采集角度是影响识别率的重要因素,为数据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
- 王驰王伟邱玉发唐冬梅舒张
- 关键词:光学字符识别卒中
- 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再通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再通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31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61例)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35例)连续收治的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采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血管内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患者的临床资料。END定义为患者入院开通闭塞血管术后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比术前升高≥4分。根据患者血管成功再通后有无发生END,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END组(29例)和非END组(98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吸烟史、心房颤动史、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药史、抗凝药物用药史、他汀类药物用药史、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穿刺时间、术前NIHSS评分、闭塞部位以及取栓次数、各中心手术量(低手术量中心:取栓<20例/年;高手术量中心:取栓≥20例/年),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初步筛选,将单因素分析结果P<0.1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分析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家中心共127例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与非END组间取栓次数≥3次(χ^(2)=4.904,P=0.027)、低手术量中心(χ^(2)=23.839,P<0.01)及颈内动脉闭塞(χ^(2)=4.631,P=0.031)患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取栓次数≥3次(OR=2.749,95%CI:1.029~7.342)及低手术量中心(OR=8.433,95%CI:3.155~22.537)为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取栓次数≥3次及低手术量中心是急性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血管再通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陈松王驰王伟邱玉发吕楠杨鹏飞肖国栋舒张
- 关键词: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血管内治疗
- 县级综合卒中中心应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7例,均接受了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其中男10例,女7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22分,平均(14±4)分;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闭塞1例,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4例;醒后卒中4例,院内卒中1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ODT)、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入院至穿刺时间(DPT)、穿刺至再通时间(PRT),对比术前及术后24 h NIHSS评分的改变,评价血管再通情况[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3级为成功再通]、并发症发生比例和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比例。结果17例患者中,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治疗5例,单纯动脉取栓12例;ODT为1.0~5.5 h,中位时间3.0(2.0,4.7)h;DNT为26~35 min,平均(30±4)min;DPT为79~276 min,平均(152±53)min;PRT为27~134 min,平均(57±33)min;支架取栓次数为1~3次,中位次数1(1,2)次。取栓后即刻行DSA检查,17例患者中,TICI 2a级2例,TICI 2b级5例,TICI 3级10例,血管再通占比为15/17,一次取栓成功占比为11/17。17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远端栓塞,经再次取栓后血管再通;未发生颅内出血。患者取栓后NIHSS评分2~20分,平均(9±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9,P<0.05)。术后90 d mRS评分≤2分者12例,预后良好占比为12/17。结论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是安全有效的。
- 邱玉发王驰舒张吕楠于瀛杨鹏飞翟万庆王伟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
- 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昏迷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5 d后,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周,两组患者昏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2、3周昏迷评分高于治疗后1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昏迷评分高于治疗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后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3周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血肿清除率高,再出血风险低,患者可尽早恢复,并减少神经功能受损,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康复。
- 王驰邱玉发舒张王伟
- 关键词:高血压微创手术
- 一种DSA辅助定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DSA辅助定位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定位患者病灶位置的定位板,定位板的一端与用于固定定位板位置的牵开器相连,定位板上具有定位孔,定位板上设有与DSA十字激光的形状相吻合的定位线,定位线位于...
- 王驰舒张王伟邱玉发张黎红
- 一种股动脉人工压迫辅助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股动脉人工压迫辅助装置,包括弹性塑料板、第一球面凸起和防滑垫。第一球面凸起固定于弹性塑料板的第一表面的中部;防滑垫固定于第一表面。本发明在使用时,先调整弹性塑料板的位置,使防滑垫与人体体表接触,且第一球面...
- 舒张王驰王伟邱玉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