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人骨
  • 3篇人骨研究
  • 3篇墓地
  • 2篇性状
  • 2篇性状研究
  • 2篇遗址
  • 2篇颅骨测量
  • 1篇东周
  • 1篇东周时期
  • 1篇玉石
  • 1篇战国
  • 1篇战国时期
  • 1篇人种学
  • 1篇体质人类学
  • 1篇体质特征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分析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经济
  • 1篇欧罗巴人种

机构

  • 10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南省文物考...

作者

  • 10篇张旭
  • 4篇王明辉
  • 3篇张雅军
  • 2篇仝涛
  • 2篇巫新华
  • 1篇赵欣
  • 1篇陈相龙
  • 1篇胡耀武
  • 1篇何晓琳
  • 1篇魏继印
  • 1篇魏东
  • 1篇索明杰
  • 1篇朱泓

传媒

  • 2篇人类学学报
  • 2篇华夏考古
  • 1篇北方文物
  • 1篇考古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南方文物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边疆考古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头骨形态学和古DNA探究公元3~4世纪西藏阿里地区人群的来源被引量:8
202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于2012年至2014年间在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发现了一个古代墓群,称为故如甲木墓地。其中8座墓葬的时代约为公元3-4世纪,相当于中原的汉晋时期。共发现32例个体,对其中保存较好的16例个体(7例男性,9例女性)的头骨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测量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故如甲木古代居民与四川卡莎湖古代居民最接近,相比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区古代居民的关系,故如甲木居民与新疆多岗和察吾乎四号墓地的古代居民更为接近。与近现代人群比较,故如甲木与广西壮族和藏族A型的现代居民接近。线粒体DNA的分析结果表明,故如甲木居民的母系来源多元化,大多数为欧亚东部类群,也有少量是欧亚西部类群,他们对中国现代藏族人群以及西藏的其他一些民族具有母系遗传的贡献。
张雅军张旭赵欣仝涛李林辉
关键词:人骨古DNA
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人群龋病与生业模式初探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11组古代人群的龋病状况做了统计与分析,在与我国北方地区16组古代人骨材料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其生业模式与龋患的关系。龋病的罹患情况是反映人群摄入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有效指标,龋病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农业出现相关,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不同生业模式人群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取量的多寡决定了其龋齿发病率的高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龋齿发病率最高,并随着时代发展而进一步增加;以畜牧或渔猎采集经济为生的古代人群龋病发病率较低;农牧兼营的混合经济人群龋齿发病率居中,并且因农业经济所占比重的不同,其变异范围较大。
张旭
关键词:龋病
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人群和文化融合进程中的农业经济——以和林格尔大堡山墓地人骨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被引量:8
2018年
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竞相角逐的舞台.在该地存在的多人群并存、文化并举的基本格局,随着战国中晚期赵、秦等诸侯国势力的北扩,转变为中原文化日益繁盛之势.中原地区特有的农耕经济(如粟作农业),究竟对内蒙古中南部的人群和文化融合是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仍缺乏较为细致的研究.为此,本文以和林格尔地区战国晚期大堡山墓地出土的41例人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先民的食物中包含了较大量的C_4类动物蛋白.结合考古资料可以看出,大堡山先民以粟作农业(包括粟类作物和以粟类作物副产品为食的动物)为基础,兼营牧业生产,其生活方式体现了战国晚期中原农业文明对内蒙古中南部的全面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已发表的人骨胶原C、N稳定同位素数据发现,粟作农业在东周时期和林格尔地区人群与文化融合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张昕煜张旭索明杰魏东胡耀武
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早期金属时代的生业经济与区域互动:来自故如甲木与曲踏的证据
2023年
对故如甲木与曲踏两处墓地人与动物骨骼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并据此重建两地早期金属时代的生业经济。两地主要以牦牛、羊等畜产品为生计,青稞等谷物所占比例较低。经济结构的不足使该地区人群更易于与周邻接触,而外来的物品、技术等的传入推动了本地社会的发展。
陈相龙张雅军仝涛张旭王明辉李林辉赤列次仁
关键词:文化互动
新疆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墓地人骨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吉尔赞喀勒墓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曲曼村东北吉尔赞喀勒台地,距今2400-2600年。人骨研究显示,该墓地的人群构成并不是由单一人种所组成,颅面部形态兼有古代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类型特征,推测与该墓地外来人群的迁移有着直接的关系。
王明辉张旭巫新华
关键词:人骨研究欧罗巴人种蒙古人种
新疆于田流水墓地古代居民颅骨测量性状研究
2019年
流水墓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镇流水村(现名喀什塔什)附近,地处昆仑山深处克里雅河上游河道与喀什塔什河(流水河)交汇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该墓地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昆仑山北麓考察古代玉石之路时偶然发现,并于2003年至2005年进行发掘,共发掘52座墓葬。
聂忠智王明辉张旭巫新华朱泓
关键词:颅骨测量布拉克
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人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通过对新疆且末县托乎拉克勒克乡加瓦艾日克村29座墓地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共鉴定出150例个体,其中男性73例、女性50例、性别不明者27例。男性、女性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36.3岁和35.6岁。形态学的分析指出且末人群更多地具有欧洲人种的特点,如鼻根凹陷深、鼻骨明显突起及犬齿窝深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且末人群与新疆古代人群焉布拉克C组、察吾呼四号组、多岗等人群较为接近。文章还根据线粒体DNA的分析结果讨论了且末古代人群的种族属性,古DNA的分析揭示出且末人群存在欧亚大陆东、西部人群的基因交流,并进一步指出其西部类型的成分来源极有可能来自西伯利亚,其东部成分可能来自西伯利亚或中国甘肃,只是东西方人群的基因融合规模小而且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并未在颅面部形态特征上有大规模明显的改变。此外,本文从考古学文化、体质人类学研究以及古DNA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新疆地区古代人群的种族成分来源。本文还对且末人群的身高进行了推算,对一例变形颅骨以及骨骼上的创伤作了简要描述。
张雅军张旭
关键词:人骨
山东砣矶岛大口遗址人类颅骨测量性状研究
2023年
本文针对山东烟台砣矶岛大口遗址1982年发掘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颅骨测量与分析。基于颅骨测量性状将其与我国境内先秦时期的6个对比组、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9个对比组人群进行生物距离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大口遗址第一文化期古代居民颅面形态近似先秦时期古华北类型,与山东地区丁公、呈子组等龙山文化时期古代居民较为接近,与本文古DNA分析结果基本相符合。此外,本文还对大口遗址古代居民的人群构成以及龙山文化时期山东先民的颅面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张旭王明辉李佳伟詹芃杜振远
关键词:龙山文化
泓涵演迤 博骨辨宗——朱泓先生访谈录
2019年
受《南方文物》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旭对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教授进行专访。张旭:朱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愿意接受此次采访。根据我的了解,您的父母都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工作,而您早年在吉林省卫校学习口腔专业,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那么,1978年恢复高考后,是什么原因让您放弃了已有的工作,参加了高考?
朱泓张旭
关键词: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研究人骨研究人种学体质特征
河南淅川下寨遗址龙山时代末期至二里头早期墓葬发掘简报被引量:4
2017年
2009年3月~2010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下寨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现龙山时代末期至二里头早期土坑竖穴墓27座,瓮棺葬45座,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部分墓葬存有人骨,这为研究该时期的丧葬文化面貌、墓葬制度和人骨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为深入探讨豫、陕、鄂及其邻近地区考古学文化势力的消长、交流与融合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楚小龙曹艳朋王瑞雪余洁李胜利丁保成杨明宝李航孙双举何晓琳何晓琳王巍魏继印李海宏李焕春张旭肖晓鸣李凡张旭
关键词:墓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