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帆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主题

  • 2篇盐酸
  • 2篇生芽
  • 2篇培养基
  • 2篇壮苗
  • 2篇壮苗培养
  • 2篇MS培养基
  • 2篇初代
  • 2篇初代培养
  • 2篇丛生
  • 2篇丛生芽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家
  • 1篇艺术品
  • 1篇造像
  • 1篇造像碑
  • 1篇如意
  • 1篇术家
  • 1篇卢舍那
  • 1篇名胜
  • 1篇名胜古迹

机构

  • 7篇长江师范学院

作者

  • 7篇杨帆
  • 2篇陈发波
  • 2篇杨柳
  • 2篇刘毅

传媒

  • 5篇明日风尚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浅析艺术品的自身价值
2016年
无意当中被一条旧闻吸引:搜狐文化和搜狐传媒曾发起名为'2012首届中国十大最丑雕塑'的票选。当年活动规模盛大,数家有影响力的媒体都来共襄盛举。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最丑雕塑评选'事件的起因是2012年8月媒体发布乌鲁木齐'飞天'雕塑图文微博后在网上爆发热议。此雕塑高18米,重约40吨,耗时两月,材质为综合材料,造价不明。'震惊了','城市管理者的审美观真奇特啊.''吓人'。
杨帆
关键词:艺术品艺术家
浅析巴中南龛石窟与大足宝顶山石刻的空间关系营造
2016年
一、不同信仰造就的形式中心与方位的空间观念巴中南龛石窟大多显教造像。少量三世佛,多是含义分明、分化明显的阿弥陀佛、弥勒佛、毗卢佛、药师佛、十方佛,此外继南北朝中晚期雕凿的有七佛、千佛像,但最多是释迦牟尼佛。在组合上,多为七座、九座至十一座像群体规模。在造像中有的加入了十大弟子或者八大部众。还雕凿了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等经变群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如意轮观音、毗沙门天王、诃利帝母。
杨帆
用于胭脂萝卜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丛生芽培养基及胭脂萝卜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用于胭脂萝卜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丛生芽培养基及胭脂萝卜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MS培养基的组分包括NH<Sub>4</Sub>NO<Sub>3</Sub>、KNO<Sub>3</Sub>、CaCl<Sub>2...
陈发波刘毅杨柳杨帆汪继华陈平徐利婷李春柳
文献传递
浅析巴中南龛石窟与大足宝顶山石刻的风格的转化与演变
2017年
一、演变规律1、艺术风格与历史进程的和谐统一造像风格转化不是优秀进步的。其中,造像技艺技法是改良进步的。例如宝顶山较南龛石窟,运用透雕,贴金等扩展风格发展方向。但造像艺术形制外貌等转变难以'进步'定义,演变因由庞杂,没谁敢说在审美上宋刻必定超越唐窟。只能定义二者在风格特征上的关系,乙是否延续甲。风格在时代文化环境下萌芽、成长、羽翼丰满,不是线性上升的过程,随时处于动态,循环反复。风格转变依照历史发展为重心。
杨帆
关键词:名胜古迹
用于胭脂萝卜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丛生芽培养基及胭脂萝卜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用于胭脂萝卜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丛生芽培养基及胭脂萝卜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MS培养基的组分包括NH<Sub>4</Sub>NO<Sub>3</Sub>、KNO<Sub>3</Sub>、CaCl<Sub>2...
陈发波刘毅杨柳杨帆汪继华陈平徐利婷李春柳
文献传递
浅析巴中南龛石窟
2016年
巴中石窟在四川省东北部巴中市巴州区境内,隋代始凿,唐代兴盛,宋朝至明清有少数石刻。主要是隋、唐时期佛教艺术,是着重于宗教和偶像崇拜的石窟彩绘雕塑艺术。巴中保存较好的石窟造像共计61处,566窟龛,8828躯。窟龛之中,隋唐最多。隋朝和唐代(含少量道教艺术)19处,419窟龛,7290躯;宋代3处,25窟龛,72躯;明代6处,17窟龛,81躯;清代33处,105窟龛(含民国8龛),1385躯。巴州区城郊有南龛、北龛、东龛、西龛石窟。城东有水宁寺、沙溪等石窟。
杨帆
关键词:佛教造像造像碑
巴中南龛石窟与大足宝顶山石刻的风格特点对比研究
2017年
一、风格的形成1、巴中南龛石窟的风格形成巴中南龛多运用'向心式',这种形式体现出佛陀世界的崇高秩序。唐窟有供养人造像,造就神人合一共享空间。南龛多佛殿窟,华帐窟龛雕饰精美,这也是唐龛标识,隋代观音出现女性化特征,南龛女性化菩萨富于变化,是宫娥形象。内容以佛家显教为主,较少密宗也主要体现显教教义。主佛周围圣众(力士、天王、伎乐、飞天)栩栩如生,迦叶,阿难雕刻精妙。是经典隋唐段石窟样式。
杨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