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萍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风
  • 1篇涤痰
  • 1篇涤痰汤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认知障...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俞募
  • 1篇俞募配穴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针灸
  • 1篇针灸疗法

机构

  • 6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李文萍
  • 3篇徐欣
  • 2篇高丽丽
  • 1篇洪秀娥
  • 1篇林宇
  • 1篇郑文秀

传媒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神经调节因子-1在脑出血后脑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中风闭、脱证的关系研究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脑出血(ICH)患者血肿周围组织中神经调节因子-1(NRG-1)的表达情况,来探讨其在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研究中医出血中风闭脱证与NRG-1的表达、出血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李文萍
关键词:脑出血闭证脱证辨证分型
文献传递
头皮针留针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究头皮针留针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与康复医院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障碍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头皮针留针时行吞咽障碍现代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洼田饮水试验评分(Water Swallow Test,WST)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WST、SSA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的WST、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低于观察组的93.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 在头皮针留针时行吞咽康复治疗训练可改善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李文萍林婉卿高丽丽林宇
关键词:中风吞咽困难康复治疗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尼莫地平配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尼莫地平治疗,2组治疗2周。观察眩晕的缓解程度及一些临床伴随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测定左椎动脉、右椎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能使左椎动脉、右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升高,阻力指数(PI)降低,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能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
李文萍
关键词:桂枝加葛根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流动力学
巨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30例被引量:3
2013年
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孔内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1],其早期的病理改变以面神经水肿及脱髓鞘为主,后期或出现轴索变性,以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部尤为显著[2]。目前,急性期面神经炎大多不主张局部针刺治疗,主要考虑局部刺激会加重面神经麻痹性水肿,加剧神经损伤[3]。本研究以巨刺法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李文萍徐欣
关键词:急性面神经炎巨刺法针灸疗法
涤痰汤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角度探讨涤痰汤对痰瘀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公开招募的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东二环分院内科及脑病科痰瘀型VCI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涤痰汤,治疗90d。比较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采用^(1)H-MRS技术分析分别计算2组患者左侧海马区以及扣带后回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的比值,并比较2组间及治疗前后NAA/Cr值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对比,治疗组MoC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左侧海马区、扣带后回NAA/Cr变化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涤痰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痰瘀型VCI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技术能够有效评估VCI患者认知功能及治疗效果。
李文萍徐欣郑文秀王文雄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涤痰汤痰瘀证中医药疗法
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持续用药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2 d治疗1次,持续治疗15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抑郁程度、生命质量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肠道菌群、不良反应、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血清5-HT水平、粪便标本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主要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粪便标本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疗效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抑郁程度,提高生命质量,调节血清5-HT水平及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安全性高。
徐欣高丽丽洪秀娥张霖云朱定钰李文萍
关键词:抑郁症肝郁脾虚型针刺俞募配穴5-羟色胺生命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