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大宇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肌肉
  • 5篇肌肉骨骼
  • 5篇肌肉骨骼疾患
  • 5篇疾患
  • 5篇健康
  • 5篇骨骼
  • 3篇影响因素
  • 3篇职业健康监护
  • 3篇肌肉骨骼系统
  • 3篇健康监护
  • 3篇骨骼系统
  • 2篇职业健康检查
  • 2篇下背痛
  • 2篇结构方程模型
  • 2篇发生率
  • 2篇背痛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代谢组学研究
  • 1篇电焊

机构

  • 16篇天津市职业病...
  • 9篇天津市疾病预...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广州市职业病...
  • 7篇北京市疾病预...
  • 7篇广东省职业病...
  • 7篇湖北省疾病预...
  • 7篇江苏省疾病预...
  • 7篇上海市疾病预...
  • 7篇陕西省疾病预...
  • 7篇四川省疾病预...
  • 7篇山东省职业卫...
  • 7篇中国民用航空...
  • 7篇重庆市疾病预...
  • 7篇宁夏疾病预防...
  • 7篇福建省职业病...
  • 5篇浙江省疾病预...
  • 4篇辽宁省疾病预...
  • 4篇云南省疾病预...
  • 4篇北京市化工职...

作者

  • 16篇王大宇
  • 9篇曾强
  • 8篇王忠旭
  • 8篇贾宁
  • 7篇刘移民
  • 7篇张恒东
  • 7篇张华东
  • 7篇邱兵
  • 7篇王如刚
  • 7篇尹艳
  • 7篇陈建超
  • 7篇邵华
  • 7篇刘吉祥
  • 6篇孙新
  • 4篇漆骏
  • 4篇叶研
  • 4篇李刚
  • 4篇肖斌
  • 4篇邹华
  • 4篇李珏

传媒

  • 8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辐射防护通讯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7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0年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岗中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进一步了解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和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0月对天津市1883名医疗机构放射人员岗中健康监护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血象、血压、血糖、甲状腺激素异常率和眼晶体浑浊的差异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血压、血糖、眼晶体异常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岗中健康检查异常率最高为血压异常(19.4%),其次为晶状体浑浊(15.0%),血红蛋白异常率为4.2%(80/1883),血小板异常率为5.8%(109/188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on hormone,TSH)异常率为3.8%(71/1883)。年龄为血压、血糖、眼晶体浑浊的独立影响因素,且随着年龄增大关联性逐渐增强,而岗位类型为血象、血压、血糖、甲状腺激素异常率和眼晶体浑浊的非独立影响因素。和一级及以下医院相比,三级医疗机构TSH异常率和血糖异常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眼晶体浑浊率高,为一级及以下医院的1.899倍(OR=1.899,95%CI:1.246~2.894)。结论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管理中除了重视白细胞、血小板、甲状腺激素和眼晶体异常,辐射非敏感性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异常、血压异常也应重视,加强一级及以下医院甲状腺激素、血糖健康管理和三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用眼保护。
杨雪莹王大宇曾强
关键词:电离辐射职业健康监护影响因素
天津市2021年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分析了2021年在本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检查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超声、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异常率差异显著。结果提示,甲状腺损害、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血细胞减少是天津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主要异常类型,且不同职业类别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异常类型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职业照射类别,开展细化合理的职业健康监护有利于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黄磊赵士义王楠王大宇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
天津市2022至2023年DR高千伏胸片图像质量控制提升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天津市数字化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高千伏胸片图像质量提升的主要效果,为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11月,分析天津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22至2023年送审的DR高千伏胸片的图像质量评审结果。根据2022年图像质量评审结果总结突出问题、原因及提升方案,并确定2023年图像质量提升项目内容。采用χ^(2)检验比较提升前后DR高千伏胸片图像质量评审结果及各项具体评价指标间差异,并比较提升后参与不同质量控制提升项目分组间图像质量评审结果的差异。结果与2022年比较,2023年实施质量控制提升项目后DR高千伏胸片一级片(优片)率、二级片(良片)率分别增高3.7%和20.0%,四级片(废片)率降低30.0%。实施提升项目后有7项指标不符合标准率及严重不符合标准率明显降低(P<0.05)。参与相关培训和现场指导两项质量控制提升项目的医疗机构较参与相关培训一项提升项目的医疗机构送审片二级片(良片)率增高,四级片(废片)率降低(χ^(2)=14.78,P<0.05)。结论通过质量控制提升项目可提高天津市DR高千伏胸片图像质量,相关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可能具有更好的提升效果。
王楠刘磊陈威梁崟黄磊王大宇
关键词:粉尘作业人员
中国职业人群作业疲劳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疼痛及损伤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分析我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作业疲劳和肌肉骨骼疼痛现状,探讨作业疲劳与肌肉骨骼疼痛、WMSDs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15个重点行业323家企业6696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调查其过去1年WMSDs发病情况,并采用《Borg 6-20主观疲劳等级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调查其作业疲劳和肌肉骨骼疼痛情况。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18~60岁年龄构成数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果研究对象中,一线作业人员WMSDs标准化发病率高于行政管理与其他辅助人员(38.82%vs 36.30%);作业疲劳、肌肉骨骼疼痛检出率分别为44.54%和63.08%。S型曲线拟合结果显示,研究对象WMSDs发病风险随着其作业疲劳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1)。一线作业人员中,WMSDs组人群颈部、肩部、下背部、上背部、腕/手部、足踝部、膝部、腿部和肘部9个部位每月平均疲劳次数均高于非WMSDs组(P值均<0.01)。疲劳组人群9个部位的肌肉骨骼疼痛程度均高于非疲劳组(P值均<0.01)。疲劳组人群肌肉骨骼疼痛标准化检出率高于非疲劳组(80.38%vs 25.71%)。除下背部和肘部外,研究对象其余7个部位的作业疲劳与肌肉骨骼疼痛程度均呈中度正相关,Kendall Tau-b相关系数为0.423~0.546(P值均<0.01)。结论我国职业人群作业疲劳与其局部肌肉骨骼疼痛、WMSDs均具有良好的关联性。通过工效学干预控制作业疲劳的发生发展是预防WMSDs的有效手段。
徐擎张华东凌瑞杰刘移民李刚任早亮尹艳邵华张恒东邱兵张美辨王大宇曾强王如刚陈建超张丹英梅梁英刘永泉刘吉祥张成云李天来贾宁王忠旭
关键词:疼痛发病率
天津市部分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结节及职业相关性分析
2024年
分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结节的检查情况,初步探讨其与放射因素的相关性,为放射防护管理提供依据。收集天津市部分三甲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依据不同性别、不同岗位(以职业照射分类代码分类)和放射工龄分组,统计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和甲状腺彩超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将非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甲状腺结节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甲状腺结节阳性率男女之间存在差异,介入放射学人员(2E)和核医学人员(2C)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P<0.01),介入放射学人员(2E)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工龄21~40年甲状腺结节阳性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放射工龄1~10年、21~30年与对照组之间TSH存在明显差异(P<0.05和P<0.01)。放射性工作人员的甲状腺结节可能与职业无关,观察组核医学(2C)、介入放射(2E)人员的TSH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可能与性别和放射工龄相关,核医学人员TSH升高是否与放射性核素碘的接触有关,还需进一步确定。
穆博文黄磊王安冬赵士义王大宇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
我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下背痛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 探讨下背痛的影响因素及不良工作姿势、质量负荷、频度负荷对我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下背痛的影响程度与接触反应-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15个重点行业57 50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其过去1年中下背痛发生情况,以及工作类型、劳动组织和工作姿势等职业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我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下背痛患病率为16.4%(9448/57 5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职业人群罹患下背痛的风险高于男性(P<0.01);已婚、肥胖、偶尔吸烟、经常吸烟、既往有下背部疾病史者罹患下背痛的风险升高(P值均<0.05);年龄越长、文化程度越高、体育锻炼频率越低者罹患下背痛的风险均越高(P值均<0.01);本工种工龄越长,背部弯曲越大,以及长时间站立与坐位工作、工作姿势不舒服、每分钟做多次重复性操作、搬运>5 kg重物的频率越高者,罹患下背痛的风险均越高(P值均<0.01)。结论 我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罹患下背痛的影响因素包括不良工作姿势、高频度负荷、质量负荷和个体因素等,且与下背部姿势负荷和频度负荷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张会杰孙新张华东凌瑞杰刘移民李刚任早亮尹艳邵华张恒东邱兵张美辨王大宇曾强王如刚陈建超张丹英梅良英刘永泉刘吉祥张成云李天来徐擎曲颖张雪艳贾宁王忠旭
关键词:下背痛影响因素
职业健康检查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措施探讨
2020年
2020年初,我国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1-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1月20日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预防控制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劳动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保护工作人员和受检者健康安全,全力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王大宇薄立超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肺炎
人群心理健康风险评估指数分类分层监控应用
目的 以人群心身慢病风险评估指数量化危险因素分类分层,实现心理健康风险因素远、中、短期的自我保健以及分级诊疗管理.方法:依据自主研发《慢病—心理健康指数智能监控系统NCD-PHIM》(发明专利号:ZL2014101471...
王艳云王大宇聂聪
我国29个行业或作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流行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2018年至2023年中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中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七个地理区域,按照与WMSDs发生密切程度、职业人群规模和国民经济重要性对行业进行分层,再根据企业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在每个层级中进行整群抽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并以这些企业工龄超过1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在岗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完成《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共收集到88609份有效问卷。计量资料用±s表示,WMSDs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标准处理后用χ^(2)检验评估不同部位间WMSDs标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我国一线职业人群中WMSDs不分部位的标化发生率为36.7%,标化发生率位居前三位的为颈部(21.37%)、肩部(18.23%)和下背部(14.92%),不同部位间WMSDs标化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4757.82,P<0.05)。WMSDs标化发生率以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32.54%)为最低,而西北(49.70%)和东北地区(46.16%)均较高。WMSDs的标化发生率由2018年的42.88%逐渐下降至2023年的29.94%。微型企业观察人群的WMSDs主要集中在颈部(20.66%)、下背部(17.95%)和肩部(17.79%),大型企业观察人群则集中在颈部(20.54%)、肩部(17.52%)和下背部(14.65%)。在所调查的行业中,卫生行业WMSDs标化发生率最高(53.18%),其次为玩具制造业(50.54%)、汽车制造业(43.39%)、通用航空服务(42.71%)以及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40.56%)。女性患WMSDs不分部位的标准化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OR值=1.44,P<0.05)。此外,多部位(四个或以上部位同时发生)WMSDs及单一部位发生率最高,且WMSDs风险随主观疲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贾宁张美辨徐擎张华东凌瑞杰刘移民王致李刚尹艳邵华李珏张恒东邱兵王大宇曾强王如刚叶研肖斌邹华陈建超黎东霞刘永泉时庆华刘吉祥蒋恩霏漆骏梅良英赵显锋杨咪咪郭新苇孙新王忠旭
关键词:肌肉骨骼系统发生率影响因素
我国29个行业或作业人群职业接触特征与肌肉骨骼疾患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索我国重点职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职业接触特征,评估职业因素对WMSDs发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回顾性调查WMS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职业因素。收集了来自我国七个地区29个行业或作业类型441家企业的88609名在岗工人的有效问卷数据,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WMSDs与各种职业因素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优势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评估不同因素对WMSDs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59989人,占67.7%(59989/88609);女性28620人,占32.3%(28620/88609)。在不考虑具体部位的情况下,全身9个部位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标化发生率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SDs(不分部位)的平均发病工龄为(4.52±2.67)年,不同部位WMSDs发病工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搬运重物频率的增加,各部位WMSDs的标化率和OR值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长时间保持不良工作姿势频繁重复操作、重物搬运与WMSDs的标准发生率明显相关(OR=1.52、1.45、1.63,P<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我国职业人群中WMSDs风险随工龄增长呈非线性变化,尤其在10至25年工龄时明显增加,且不良工作姿势、频繁重复操作和重物搬运与WMSDs明显相关,为制定更为精确和有效的WMSDs预防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贾宁张美辨徐擎张华东凌瑞杰刘移民王致李刚尹艳邵华李珏张恒东邱兵王大宇曾强王如刚叶研肖斌邹华陈建超黎东霞刘永泉时庆华刘吉祥蒋恩霏漆骏梅良英赵显锋杨咪咪郭新苇孙新王忠旭
关键词:发生率流行病学调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