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莉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代偿
  • 2篇代偿作用
  • 2篇血流
  • 2篇脑血
  • 2篇颈内
  • 2篇颈内动脉
  • 2篇侧支
  • 2篇侧支循环
  • 1篇代偿反应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学
  • 1篇电生理学特征
  • 1篇电位
  • 1篇动力学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闭塞
  • 1篇毒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4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元小冬
  • 5篇陶莉
  • 4篇吴小英
  • 4篇张萍淑
  • 3篇张健
  • 3篇王京
  • 2篇吕淑娟
  • 2篇孔祥慧
  • 1篇吴宗武
  • 1篇王淑娟
  • 1篇雷军
  • 1篇刘妍
  • 1篇李刚
  • 1篇张攀攀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眼动脉侧支循环对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脑血流代偿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眼动脉(OA)侧支循环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患者的脑血流代偿作用。方法选择在开滦总医院经MRI血管成像和颈部血管彩色双重功能超声检查均证实的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完全闭塞患者96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64岁。均为右利手,其中左侧颈内动脉闭塞46例,右侧颈内动脉闭塞50例。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OA和Willis环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观察颅脑MRI中脑梗死和临床眼部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颈内动脉颅外段完全闭塞96例患者中OA侧支循环开放60例(62.50%),OA侧支循环未开放36例(37.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406,P=0.001)。OA侧支循环开放组有Willis环侧支循环开放者52例(86.67%),OA侧支循环未开放组有Willis环侧支循环开放者36例(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847,P=0.001)。MCA血流动力学指标Vs、Vd、Vm、P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CA供血区有脑梗死灶者,OA侧支循环开放组34例(56.67%),OA侧支循环未开放组24例(6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2,P=0.145)。眼部缺血体征,OA侧支循环开放组11例(18.33%),OA侧支循环未开放组9例(2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2,P=0.228)。结论慢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患者可通过启动OA侧支循环,弥补Willis环侧支循环代偿作用衰减引起的部分血流灌注不足,但OA和Willis环侧支循环代偿能力依然有限,仍然具有较高的MCA供血区脑梗死发病率和一定程度的眼部缺血病变发生。
张萍淑元小冬钱琳琳吴小英吕淑娟陶莉张健王京
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眼动脉侧支循环脑血流脑梗死
病毒性脑炎与边缘性脑炎脑脊液病理学特征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病毒性脑炎与边缘性脑炎的脑脊液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2014—2018年在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166例作为A组,边缘性脑炎患者38例作为B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因外科手术需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并比较三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包括葡萄糖、氯化物及蛋白质)和细胞学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激活的单核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嗜酸粒细胞比例、嗜碱粒细胞比例、浆细胞比例)。结果 (1)A组和B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和B组患者发热、意识障碍、近事记忆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A组患者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低于B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组和B组,潘氏试验结果劣于对照组和B组(P<0.05)。(4)三组患者脑脊液单核细胞比例、嗜酸粒细胞比例、嗜碱粒细胞比例、浆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及激活的单核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和B组(P<0.05);B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5)A组患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率高于B组(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激活的单核细胞比例及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降低,而边缘性脑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轻微升高但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脑脊液病�
张萍淑陶莉陶莉吴小英刘妍吴小英李佳慧张健元小冬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边缘性脑炎脑脊液
听觉和视觉认知电位P300系列成分的临床电生理学特征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通过对视觉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系列成分的研究,了解其临床电生理学特征,从而为临床评价脑认知功能的状态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经典的Odball P300刺激范式对29名志愿者分别进行视觉、听觉刺激,采用64导ERP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及离线分析。使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听觉P1波幅和潜伏期的性别主效应均显著(F=5.44,22.45;P=0.02,0.00),N1波幅的性别和电极部位主效应也均显著(F=4.50,17.85;P=0.04,0.00),P2波幅的电极部位主效应明显(F=17.64,P=0.00);而视觉P1、N1、P2的波幅和潜伏期中,仅P2波幅的电极部位主效应显著(F=3.51,P=0.04)。视觉性P1、N1、P2电位潜伏期明显小于听觉性P1、N1、P2(F=20.45,104.12,107.26;P=0.00),P1和N1的波幅明显低于听觉性P1、N1(F=7.05,133.82;P=0.01,0.00),听觉性N2、P300电位潜伏期明显大于视觉性N2和P300(F=52.43,52.64;P=0.00),视觉N2的波幅也明显高于听觉性N2(F=26.00,P=0.00),但视觉性P300波幅与听觉性P300无差异(F=0.00,P=0.989)。结论:听觉诱发电位具有早期外源性感知电位影响因素较多,P300等晚期内源性认知电位虽然相对稳定,但有波幅较低的缺点;视觉诱发电位早期外源性感知电位同样结果较稳定但波幅低,而晚期内源性认知电位具有波幅高和波形分化好的优点。因此同时检测视觉和听觉P300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大脑的认知功能。
张萍淑孔祥慧元小冬雷军王淑娟吴小英陶莉张健王京
关键词:P300电位脑认知功能
I级侧支循环对闭塞颈内动脉远端血流动力学的代偿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EICAO)后脑动脉Ⅰ级侧支循环开放和远端血流灌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EICAO患者96例为病例组,其中左侧EICAO 46例(A组)、右侧EICAO 50例(B组)和正常志愿者30名为对照组(C组)。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Ⅰ级侧支循环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率。结果A、B、C组左、右侧Vs、Vm、Vd、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6.046、31.027、39.283、18.614、49.658、24.992、15.035、22.069,P均〈0.001),且A、B组左、右侧MCA的Vs、Vd、Vm、PI与C组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A组左侧MCA的Vs、Vd、Vm、PI较C组左侧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B组右侧Vs、Vd、Vm、PI均较C组右侧均明显降低(P均〈0.01)。A、B组Ⅰ级侧支循环单纯ACOA开放率分别为26.09%、30.00%,单纯PCOA开放率分别为23.91%、36.00%,ACOA和PCOA同时开放率分别为36.96%、30.00%,A、B组中此三种血管类型的Ⅰ级侧支循环开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23、2.881、0.808,P值分别为0.637、0.090、0.369)。A组的MCA供血区脑梗死发病率,左侧60.87%、右侧8.70%,左侧显著高于右侧(χ2=57.165,P〈0.001);B组的MCA供血区脑梗死发病率,左侧14.00%、右侧60.00%,右侧显著高于左侧(χ2=43.436,P〈0.001)。结论EICAO患者虽然有较高的Ⅰ级侧支循环开放率,但其患侧颈内动脉远端的MCA供血区仍处于明显的低血流灌注状态,并且脑梗死发病率也较高,因此Ⅰ级侧支循环开放并不能完全降低这类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此类患者仍是发生脑梗死的高危人群。
张萍淑吴小英孔祥慧元小冬陶莉王京张健
关键词: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侧支循环代偿反应
脑对称指数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脑对称指数(BSI)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有意识障碍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48例,于发病或病情加重3 d内进行EEG监测,同时采用GCS、NIHSS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量表评价患者的病情,其中21例患者于发病或病情加重第7 d及第14 d进行EEG重复测量。于发病3个月时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不同时间点B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脑梗死患者7 d时的BSI显著高于3 d及14 d(均P <0. 05),脑出血患者第3 d的BSI显著高于第7 d及14 d(均P <0. 05)。脑梗死患者7 d时患侧δ波、θ波绝对功率值及慢波指数显著低于健侧(均P <0. 05),14 d时患侧α波指数、θ波绝对功率值显著低于健侧(均P <0. 05)。脑出血患者≤3 d时患侧δ波、θ波绝对功率值及慢波指数均显著高于健侧(均P <0. 05),14 d时患侧α波指数功率值低于健侧(P <0. 05)。BSI与患健侧慢波指数功率差呈正相关(t=6. 524,P <0. 001)。单因素分析显示,BSI、患健侧θ波功率差的绝对值、GCS评分、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对患者预后有影响(均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BSI与GCS评分对预后有影响(均P <0. 05)。结论 BSI可相对准确地反映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脑功能变化,并为患者的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指导。
王淑娟江茜茜元小冬田建平吴宗武陶莉吕淑娟李刚张攀攀
关键词:重症脑血管病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