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江

作品数:42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卒中
  • 11篇血性
  • 11篇缺血
  • 11篇急性
  • 8篇急性缺血
  • 8篇急性缺血性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6篇血管
  • 6篇脑卒中
  • 5篇缺血性卒中
  • 5篇颅内
  • 5篇成像
  • 4篇动功
  • 4篇动脉
  • 4篇血栓
  • 4篇预后
  • 4篇磁共振
  • 3篇血管内治疗

机构

  • 40篇扬州大学附属...
  • 6篇扬州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自贡市第三人...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 1篇湖北省第三人...

作者

  • 40篇张新江
  • 13篇段作伟
  • 7篇王苇
  • 6篇赵义
  • 5篇陈斌
  • 4篇周龙江
  • 4篇李华东
  • 4篇刘振生
  • 3篇王礼同
  • 2篇王英歌
  • 2篇胡春洪
  • 2篇何玲
  • 2篇徐刚
  • 1篇胡伟
  • 1篇时忠华
  • 1篇李郑
  • 1篇王力
  • 1篇于明
  • 1篇杨世泉
  • 1篇邱涛

传媒

  • 11篇国际脑血管病...
  • 6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医疗装备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药材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国际感染病学...

年份

  • 4篇2021
  • 4篇2020
  • 15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轻型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轻型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发病时间<4.5 h的轻型脑梗死患者3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小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者纳入溶栓组(n=195),未溶栓者纳入未溶栓组(n=18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将溶栓组溶栓治疗后14 d颅内出血者纳入观察组,未出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轻型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的单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溶栓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未溶栓组(P<0.05);溶栓组治疗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RP水平较未溶栓组低(P<0.05);溶栓组治疗后预后情况优于未溶栓组(P<0.05)。本研究中共30例溶栓患者在溶栓后14 d发生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5.38%(30/19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衰史、入院至静脉溶栓门诊时间(DNT)、溶栓后12 h SBP、脑白质疏松改变为轻型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轻型脑梗死患者可取得较好溶栓效果,但易受年龄、心衰史、DNT、溶栓后12 h SBP、脑白质疏松改变影响出现颅内出血,临床应加以重视。
侯红玲张新江陶丽红孙国先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颅内出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用药合理性比较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比较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和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住院患者134例,其中NICU 41例,ICU 93例。比较NICU和ICU患者基本信息、药敏试验结果、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疾病转归等。结果 N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7.8%(36/41)、85.4%(35/41)、82.9%(34/41)、90.2%(37/41)、87.8%(36/41);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磺胺甲(?)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8.5%(73/93)、76.3%(71/93)、90.3%(84/93)、84.9%(79/93)、81.7%(76/93);NICU和ICU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霉烯类药物;NICU和ICU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多种不合理情况,其中用法用量及给药时机不当占比最高,分别占53.7%(22/41)、26. 9%(25/93)。NICU和ICU不合理用药患者显效率均低于合理用药患者[34. 8%(8/23)比72.2%(13/18), 37. 8%(17/45)比81. 3%(39/48)]。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强,且NICU分离株的耐药性高于ICU;NICU和ICU均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情况,医师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知识的学习,提高用药水平。
侯红玲张新江刘微丽林涛孙国先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不合理用药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血清miR-320b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miR-320b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收集2组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和血液生化指标等基线临床资料,应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320b表达水平。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3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77例,女性58例,年龄(58.4±10.6)岁;斑块组85例,无斑块组50例。斑块组总胆固醇(t=5.523,P=0.023)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4.415,P=0.044)显著高于无斑块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5.849,P=0.017)和血清miR-320b(t=4.331,P=0.039)显著低于无斑块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最高四分位数组为参考,低水平血清miR-320b可能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第1四分位数组:优势比2.701,95%可信区间1.154~6.321,P=0.022;第2四分位数组:优势比2.521,95%可信区间1.249~5.091,P=0.010;第3四分位数组:优势比1.849,95%可信区间1.041~3.283;P=0.036)。结论低水平miR-320b可能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将陈子旋王英歌段作伟段作伟袁婷婷卢遥遥陈红梅严坤宁梁景岩张新江
关键词:卒中颈动脉疾病微RNAS
汉族女性癫痫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 调查本地区汉族女性癫痫患者(WWE)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2例汉族已婚WWE作为试验组,以同期120名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状况相匹配的健康汉族已婚女性作为对照组。将112例WWE根据发作表现、脑电图特征分为局灶性或全面性癫痫,均接受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1年或以上。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婚龄、学历、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月经、生育等情况。记录WWE的疾病细节:发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AEDs情况。所用调查量表或问卷包括中文版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FSFI)、中文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中文版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修订的8条目Morisky依从性量表(MMAS-8)和中文版国立癫痫发作严重程度量表(NHS3)。统计学方法包括χ^2验、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汉族WWE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例高达70.5%(79/112),而对照组的比例为24.2%(29/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61,P<0.01)。性功能障碍的各个维度发生率分别为:性欲低下85.7%(96/112),性唤醒障碍56.3%(63/112),阴道湿润障碍47.3%(53/112),性高潮障碍66.1%(74/112),性满意度障碍58.9%(66/112),性交疼痛障碍41.1%(46/112)。WWE合并焦虑比例为40.2%(45/112),抑郁比例为33.0%(37/112),服药依从性差比例为31.3%(35/11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性功能障碍相关的独立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1 500元(OR=8.852,95%CI:1.469~53.346,P=0.017),家庭人均月收入1 500~2 500元(OR=6.438,95%CI:1.439~28.796,P=0.015)]、焦虑(OR=1.202,95%CI:1.050~1.375,P=0.008)、服药依从性(OR=0.371,95%CI:0.155~0.890,P=0.026)。 结论 WWE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较高,与多因素相关。她们的焦虑水平较高,家庭经济状况和服药依从性较差。医务人员不仅要控制癫痫发作,还要重视评估�
陶丽红张新江段作伟刘一辉
关键词:癫痫妇女性功能障碍
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评价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90 d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1 h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将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定义为溶栓后1h NIHSS评分减少≥5分或NIHSS评分=0分,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来评估90 d预后,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和90 d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纳入94例患者,在溶栓后1 h,早期神经功能改善27例(28.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是90 d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OR 6.79;95%CI 1.73~26.61,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则90 d后具有良好预后。
徐刚张新江陈斌刘一辉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预后
大血管闭塞所致轻度卒中:临床特征和再灌注治疗被引量:3
2019年
轻度卒中发病率较高,如果同时伴有大动脉闭塞,则转归不良的风险显著增高,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需要早期进行再灌注治疗。文章对大血管闭塞所致轻度卒中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荀琳茗张新江
关键词:卒中疾病严重程度指数动脉闭塞性疾病血栓切除术血栓溶解疗法
一种分离自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其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自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其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式I结构丹参活性成分、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式I结构如下:<Image file...
唐铁钰张新江王英歌段作伟张海峰刘一辉
患侧感觉运动区在皮质下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意义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运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纹状体内囊梗死(SCI)后患侧感觉运动区(SMC)在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纳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经严格筛选的17例初次发病的SCI伴单侧严重上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于发病1周内、1个月及3个月时行偏瘫侧被动手指屈伸任务下BOLD-fMRI,通过SPM8软件观察患侧SMC激活情况。通过Xjview软件对BOLD-fMRI相应脑激活区进行激活并观察,并同标准脑激活区行动态比较。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UL)对入选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于发病1周内、发病1个月及发病3个月时在fMRI扫描前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对照组被动手指屈伸任务下BOLD-fMRI显示主要脑激活区位于对侧SMC及双侧辅助运动区。17例患者初次BOLD-fMRI均可见患侧SMC存在激活表现,但激活强度存在明显差别。根据患侧SMC激活时程及与标准脑激活区强度比较结果,将试验病例分成3组:组1共6例患者,其发病初期患侧SMC激活强度即强于标准脑激活区;组2共5例患者,发病1个月时患侧SMC激活强度强于标准脑激活区;组3共6例患者,发病3个月时患侧SMC激活强度逐渐增强,但仍未超过标准脑激活区。组1患者初次、1个月及3个月时患侧SMC激活体素值为3570.2±1125.9、1205.8±328.2及1121.5±407.5,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P=0.001);组2患者患侧SMC激活体素值分别为556.2±171.7、648.6±177.3及993.2±182.9,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P=0.018);组3患者患侧SMC激活体素值分别为520.0±375.9、573.5±375.0及680.9±359.8,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患者对应的3次FM-UL评分为(10.0±3.3)分、(52.3±4.6)分、(63.7±2.9)分,组2患者对应的3次FM-UL评分为(10.6±5.7)分、(36.6±2.4)分、(59.2±3.1)分,组3患者对应的3次FM-UL评分为(9.2±4.0)分、(12.5±3.
周龙江李华东李华东赵义张新江张新江
关键词:卒中感觉运动区
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部位和形态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对颅内动脉瘤的管理决策仍然存在着争议。文章主要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与其部位和形态学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昊璇张新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
健侧脑感觉运动区在局灶性脑梗死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梗死后健侧大脑半球感觉运动区在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7年12月经严格筛选的17例初次发病的纹状体内囊区脑梗死(SCI)伴单侧严重上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发病后1周内(初期)、1个月及3个月时,在偏瘫侧被动手指屈伸(FE)任务下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通过SPM8软件观察健侧大脑半球感觉运动(SMC)区激活情况,再根据健侧大脑半球SMC区激活强度及时程将观察组分成3个亚组。通过Xjview软件对观察组健侧SMC区激活进行观察并同对照组行动态比较,同时对亚组感兴趣区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上肢部分(FM-UL),分别于发病1周内及发病1、3个月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前,对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BOLD-fMRI显示:对照组受试者在一侧手指被动FE运动时,可见对侧大脑半球SMC、辅助运动区(SMA)、双侧下顶叶及同侧小脑激活。根据健侧大脑半球SMC区激活强度及时程将观察组分成3组:组1共6例患者,其发病初期健侧SMC区即存在明显激活,发病后1、3个月,随着患肢的康复,健侧SMC区激活逐渐减低,其成像模式逐渐趋于对照组;组2共5例,发病初期健侧SMC区无明显激活,发病后1、3个月时健侧SMC区激活逐渐增强;组3共6例患者,于发病初期、1个月及3个月时均未见健侧SMC区明显激活表现。发病1周内FM-UL评分3个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个月时患者FM-UL评分3个亚组间,以及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发病3个月时,观察组1与组2患者FM-U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观察组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健�
周龙江李华东李华东赵义张新江张新江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