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年登革病毒分子分型及初步溯源研究
- 谭翰清谭海芳朱颖梅程洁萍苏乐斌林凤邓廷国黄强黎碧坚
- 肇庆市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通过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研究,建立肇庆市副溶血性弧菌DNA指纹图谱基因库。方法对肇庆市食物中毒分离出的28株副溶血性弧菌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各类水产品分离的17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PCR检测,对45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结果食物中毒分离的28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以O_4:K_8(32.14%)和O_3:K_6(25.00%)为主,17株水产品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以O_1:K_(UT)(42.11%)为主;21株(46.67%)为tdh^+trh^-菌株,23株(51.11%)为tdh^-trh^-菌株,1株(2.22%)为tdh^-trh^+。45株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相似值为3.9%~100.0%,被分为36种不同的PFGE型别,带型100%相同的菌株几乎都出现在同一年代相近的时间点,但也出现了跨年代菌株。结论肇庆市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以O_4:K_8和O_3:K_6血清型为主,多数菌株携带tdh基因。PFGE结果提示肇庆市流行的副溶血性弧菌存在多克隆来源。
- 谭海芳苏乐斌朱颖梅朱桂盈黎碧坚林凤邓廷国黄强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 H5N6禽流感病毒双重实时荧光RT-PCR的建立与应用
- 谭翰清程洁萍朱颖梅谭海芳黄强苏乐斌林凤邓廷国黎碧坚
- H5N6禽流感病毒双重实时荧光RT-PCR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建立H5N6禽流感病毒TaqMan-MGB探针双重实时荧光RT-PCR,用于疑似病例快速诊断及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监测.方法 根据GenBank中H5N6禽流感病毒HA和NA高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和优化双重实时荧光RT-PCR体系,进行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试验,并在临床应用中与商品化试剂盒比较.结果 H5N6双重实时荧光RT-PCR体系可在80 min内完成检测,与其它亚型流感病毒及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达到10拷贝/反应,H5和N6靶基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和0.993,Ct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51%-0.549%和0.213%-0.575%,验证试验的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均为100%.结论 H5N6禽流感病毒TaqMan-MGB探针双重实时荧光RT-PCR特异、灵敏、稳定,可在疑似病例的早期快速应急检测及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持续性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谭翰清程洁萍朱颖梅谭海芳黄强苏乐斌林凤邓廷国黎碧坚
- 关键词:血凝素基因神经氨酸酶
- 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2016年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广东省肇庆市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污染状况,为人禽流感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2016年随机选取肇庆市9个县市区活禽市场进行外环境采样,开展甲型流感和H5、H7、H9亚型实时荧光RT-PCR监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2016年共采集4 269份外环境样本,甲型流感和H5、H7、H9亚型核酸总阳性率分别为28.77%、5.43%、5.39%、15.44%;甲型流感在每年1月出现一个高峰;封开县未检出H7亚型,怀集县、四会市、鼎湖区H7亚型检出数较高;在不同类型的标本中,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甲型流感、H5及H7核酸阳性率最高(37.60%、12.22%、7.40%);外环境H7亚型检出较多的地区与H7N9病例分布呈正相关(r=0.701,P<0.05)。结论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2016年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程度呈现季节性分布,不同样本类型分布状况不同,H7亚型的污染严重程度与H7N9病例感染分布呈正相关。
- 程洁萍谭翰清朱颖梅谭海芳林凤黄强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活禽市场污染状况分析
- 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年登革病毒分子分型及初步溯源研究
- 2016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年登革病毒(DENV)的基因型别和可能的输入来源。方法收集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急性期血清,对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培养,分离株进行E基因扩增与序列测定,用Mega 5.1软件进行分子分型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 409份样品中147份实时荧光RT-PCR检测阳性(35.94%),其中2014年阳性144份(39.99%),以DENV 1(139/361)为主;2015年阳性3份(6.25%),以DENV 3(2/48)为主。共获得22株DENV分离株,其中20株为2014年DENV 1型的genotypeⅠ和Ⅲ,与2013-2014年广州、佛山市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40%-100.00%和99.20%-100.00%,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分离株亲缘关系次之;2株为2015年DENV 3的genotypeⅢ,与近年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20%-99.70%。结论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暴发流行的DENV 1为genotypeⅠ和Ⅲ,可能由广州市和佛山市输入,2015年散发的DENV 3为genotypeⅢ,由佛山市输入,疫情毒株可能源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流行株。
- 谭翰清谭海芳朱颖梅程洁萍苏乐斌林凤邓廷国黄强黎碧坚
- 关键词:登革病毒E基因实时荧光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