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淼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哲学
  • 2篇西田几多郎
  • 1篇德国古典哲学
  • 1篇中国哲学
  • 1篇四书
  • 1篇逻辑
  • 1篇逻辑与
  • 1篇媒介
  • 1篇接纳
  • 1篇拉丁
  • 1篇拉丁语
  • 1篇莱布尼茨
  • 1篇古典哲学
  • 1篇《四书》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筑波大学

作者

  • 3篇赵淼
  • 1篇林美茂

传媒

  • 2篇河北民族师范...
  • 1篇哲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时间的场所化与媒介性——西田几多郎的时间阐释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按照西田哲学自身的发展脉络分析了西田哲学中的时间阐释。中期西田选定时间作为其"场所"逻辑体系化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说明了时间在西田哲学中作为"场所"而具有的媒介作用,极其在中期与后期哲学的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本文还在批判哲学的视域下解析了西田的时间阐释对西方哲学史上几种重要时间观的批判。西田时间阐释中的特点是时间的场所化与媒介性,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使得从中期西田到后期西田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与逻辑性。时间的场所化与媒介性是西田"场所"逻辑体系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西田哲学在实现对西方哲学学说和立场的超越时做出的重要创见。
赵淼
关键词:媒介
论西田“场所”逻辑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场所"逻辑是日本近代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学说的核心。但"场所"逻辑的体系化,是伴随西田对西方哲学流派及学说的批判与再评价而建构起来的。西田场所逻辑的提出,很大程度是为了超越西方哲学史上的各种立场,以及化解这些立场中的矛盾和缺陷。本文论述的是西田的"场所"逻辑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相关性,尤其是西田通过立足于自身的"场所"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费希特与黑格尔哲学立场的再评价,这些评价反过来又可看作西田"场所"逻辑体系化的内容。西田对康德以来的各种哲学立场的评价,可以追溯到他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进而返至"场所"逻辑的中心,即对亚里士多德"主语逻辑"的述语化改造。
林美茂赵淼
关键词:西田几多郎德国古典哲学
拉丁语译《四书》与欧洲对中国哲学的接纳——围绕莱布尼茨与沃尔夫
2017年
16世纪后,耶稣会传教士深入研究中国哲学,以便能有效地在中国传播基督教。柏应理的《中国的哲学家孔子》(1687)和诺埃尔的《中华帝国的六古典》(1711)是对《四书》的著名的翻译,并附加了许多张居正的解释。典型的启蒙哲学家莱布尼兹和沃尔夫,通读了这些翻译,并赞扬中国哲学。为了厘清这一事实,本稿研究中国的相关文献对两位哲学家的影响。
井川义次赵淼
关键词:莱布尼茨《四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