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敏
- 作品数:39 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免疫分离技术在生鲜乳主要致病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 本文综述了免疫分离技术在生鲜乳主要致病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生鲜乳致病菌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目前,免疫分离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减少分析时间,提高检测限的有效方法,己广泛应用于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
- 兰欣怡刘慧敏李发弟王加启郑楠
- 关键词:致病菌
- 文献传递
-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细菌耐药性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9年
- 细菌耐药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特别是菌株的多重耐药问题已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已知耐药基因型检测、耐药表型预测和潜在耐药基因确定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将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细菌耐药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谷美刘慧敏孟璐董蕾邢萌茹兰图王加启赵善仓郑楠
- 关键词:全基因组细菌多重耐药性
- 乳及乳制品中致病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本文主要综述了以核酸扩增为基础的相关致病菌检测技术,以期为乳及乳制品中致病菌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方法参考.实时定量PCR技术是指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过程,最后通过标准曲...
- 刘慧敏兰欣怡张养东郑楠王加启
- 关键词:乳制品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扩增技术
- 文献传递
- 一种巴氏杀菌乳杀菌温度的鉴定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巴氏杀菌乳杀菌温度的鉴定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生鲜乳中β‑乳球蛋白与糠氨酸的含量;(2)检测巴氏杀菌乳中β‑乳球蛋白与糠氨酸的含量并计算与生鲜乳中相应物质的含量差;(3)依据预测模型<...
- 张养东郑楠王加启李宁孟璐刘慧敏
- 生乳酸度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024年
- 酸度是近年来生乳新鲜度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酸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乳新鲜度,进而反映生乳品质的好坏。生乳酸度主要是由自然酸度和发酵酸度两部分组成。自然酸度是生乳中固有的物质成分所构成的酸度,如酪蛋白、乳清蛋白、磷酸盐、柠檬酸盐和碳酸盐等酸性物质;发酵酸度是生乳中的微生物利用和分解乳中的营养物质,产生有机酸而使酸度升高的那部分酸度。物种、品种、泌乳阶段、泌乳胎次、挤奶次数、母体健康状况、季节、日粮水平以及生乳储藏时间和温度均会对生乳酸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乳品质。本文从酸度的概念及表达方式、酸度物质组成分析以及影响生乳酸度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生乳酸度产生机制及物质组成提供理论依据。
- 杨亚新刘慧敏孟璐叶巧燕佀博学王加启郑楠
- 关键词:生乳酸度影响因素
- 生乳中体细胞数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024年
- 优质生乳是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前提,而体细胞数是衡量奶牛乳房健康和生乳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和优质乳工程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将控制体细胞数作为提高生乳质量的重要手段,乳制品企业也将体细胞数作为收购生乳时的必检指标。快速、准确地检测生乳中的体细胞数对预防奶牛疾病和保证生乳质量意义重大。文章对国内外生乳中体细胞数的限量要求进行了对比,对近年国内生乳体细胞数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对生乳中体细胞数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生乳中体细胞数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仪器检测法和化学检测法,其中,可自动计数的仪器检测法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对体细胞数的检测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乳制品企业和养殖场加强对体细胞数的监测和控制提供参考,推动我国奶业健康发展。
- 常嵘迟雪露程明轩郭洪侠叶巧燕刘慧敏
- 关键词:生乳体细胞数
- 不同保存条件和处理方式对生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保存条件和处理方式对生乳样品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生乳样品分别设置不同处理,包括保存条件处理(—20℃冷冻保存1、7和30 d, 0~6℃冷藏保存4、8、24和48 h)、解冻温度处理(冻存24 h后,于25、40、60℃3个温度下解冻)、解冻次数处理(冻存24 h,于40℃水浴分别解冻1、3、5次)、防腐剂(硫氰酸钠、重铬酸钾、叠氮钠、溴硝丙二醇、甲醛)处理,然后进行样品中硫氰酸钠检测,结果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收率分析,探究不同处理对生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影响。[结果]冷冻保存1、7和30 d后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收率为97.4%~103.1%。冷藏保存4、8、24和48 h后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回收率在94.5%~102.1%。冻存24 h后,3个不同解冻温度的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收率为97.8%~99.0%。冻存后分别解冻1、3、5次的结果显示,乳中硫氰酸钠含量随解冻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检测回收率为95.3%~101.8%,在可接受范围。添加不同防腐剂的乳中硫氰酸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添加硫氰酸钠作为防腐剂会导致结果偏高,添加溴硝丙二醇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添加甲醛会导致硫氰酸钠未检出。[结论]硫氰酸钠样品采集后在0~6℃冷藏保存48 h内,—20℃冷冻保存30 d内,解冻温度低于60℃,解冻次数少于5次时,不会对生乳中的硫氰酸钠含量产生影响,使用防腐剂保存时可选择叠氮钠或重铬酸钾不会对样品中硫氰酸钠含量产生影响。
- 叶巧燕郝欣雨刘慧敏刘慧敏郭洪侠郑楠
- 关键词:生乳解冻温度硫氰酸钠
- 牛奶中A1和A2 β-酪蛋白的结构、功能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024年
- 酪蛋白是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质,β-酪蛋白是酪蛋白中的一种,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是β-酪蛋白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基因型。由于氨基酸序列67号位置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结构不同,从而引起生理功能上的差异,其功能差异与人类健康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介绍了牛奶中A1和A2β-酪蛋白在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在胶束组装、伴侣活性和制品凝胶的差异,综述了目前研究发现的二者与人类健康的一些联系,主要体现在胃肠道症状、Ⅰ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上,并总结现有对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的检测方法,旨在加强对牛奶中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的认识,为后续研究二者在营养学上的其他表现提供理论依据。
- 贤歌刘慧敏王加启郑楠
- 一种检测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方法
-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PMA‑qPCR方法检测活菌时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检测和确定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方法,其在PMA‑qPCR方法的基础上,在PMA处理前增加了SDS处理步骤,在提取DNA前,...
- 王加启郑楠董蕾刘慧敏孟璐兰图邢萌茹
- 文献传递
- 复原乳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销售量稳步上升,国内奶类产量快速增长,但生乳仍供应不足,复原乳依然存在。严格复原乳监管,对提高我国乳及乳制品的品质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复原乳的重要检测技术,包括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其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各类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检出限,以期为复原乳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常嵘刘慧敏叶巧燕郝欣雨迟雪璐宫慧姝郑楠
- 关键词:复原乳色谱法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