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梨

作品数:25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少年
  • 5篇欺凌
  • 5篇青少年
  • 5篇教育
  • 3篇社会
  • 3篇社会工作
  • 3篇文化
  • 2篇性别平等
  • 2篇性教育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社工
  • 2篇社会工作服务
  • 2篇文化生产
  • 2篇小学生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敌人
  • 1篇动态过程
  • 1篇动态性
  • 1篇性别

机构

  • 2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5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作者

  • 22篇杨梨
  • 7篇杨梨
  • 2篇王曦影
  • 2篇师会敏
  • 1篇崔永鸿
  • 1篇杨梨

传媒

  • 3篇重庆科技学院...
  • 3篇社会工作与管...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少年儿童研究
  • 1篇中国教师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教育学报
  • 1篇社会工作
  • 1篇社会与公益
  • 1篇老龄科学研究
  • 1篇中国青年社会...
  • 1篇社会建设
  • 1篇社会福利
  • 1篇教学与管理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生产与预防欺凌:基于一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案例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从同伴群体的文化生产角度回应校园欺凌问题和开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一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案例,本文探讨了从文化生产视角开展预防欺凌社会工作服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借鉴意义生产、自我生产与生活方式生产这三方面文化生产内容,预防欺凌的社会工作服务设计和实施了重新生产"欺凌"意义的预防欺凌课程、影响学生建构"自我身份"的同伴教育小组和倡导友善相处生活方式的学校社区活动。尽管项目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持续性还有待提高,服务效果也有待进一步验证,但以文化生产视角推动预防欺凌的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仍然是创新校园欺凌防治方式的有益尝试。
杨梨
关键词:文化生产社会工作
农村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群体文化与底层再生产被引量:14
2021年
近年来,农村学校的欺凌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关注,然而鲜有研究探讨农村青少年同伴群体文化、校园欺凌行为以及底层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一所农村学校初中师生的深度访谈发现:农村青少年分化为“混团伙”与“守规矩”两类同伴群体,推崇反学校文化的“混团伙”以欺负群内的“小弟”为乐,更以欺凌学业成绩不佳的“守规矩”的青少年为荣;学业优秀的“守规矩”的青少年常常可以获得来自教师和学校的保护,进而免于遭受校园欺凌。农村中学的校园欺凌现象与同伴群体文化生产过程有关,同时受到农村学校资源不足和分层教学制度的影响。农村中学校园欺凌现象体现了同伴群体文化生产与学校教育制度交织下的“权力不对等”被不断地强化,从而进一步阻碍了部分底层青少年向上流动的可能性。
杨梨王曦影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文化生产
校园欺凌问题透视:理论基础、内外机制与防治建议
学生欺凌被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表明国家和社会防治校园欺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决心。从学理层面梳理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力机制,是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效防治校园欺凌的重要前提。国内外研究从个体、群体、家校系统...
杨梨王曦影
关键词:群体互动
同伴教育、学校社工与青年领导力:预防校园欺凌之行动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校园欺凌成为了全球热点与中国各界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国内迫切需要设计有效的行动计划。本研究以初级预防为主的暴力干预阶段理论、同伴教育为主的干预模式和社会生态视角的改变理论为依据,设计和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同伴教育式的、学校社工参与的、具备社会性别视角的校园性别预防的示范性干预模式。该干预模式在提高学生预防性别暴力的能力、鼓励年轻人共同参与和采集预防校园欺凌的数据资料三个方面回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预防校园欺凌的六项优先行动,未来还需要在加强领导力、强化教职工能力、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等方面改进一步。
王曦影杨梨
关键词:性别平等同伴教育学校社工
初中生网络媒介素养及教育现状研究——基于深圳市某中学的调查被引量:2
2021年
广东省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对深圳市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初中生使用网络媒介的时间过长且存在娱乐化特征;对网络媒介的认知较为准确,参与意识较高;网络信息甄别能力有限,表现出一定的网络依赖,缺乏网络法律意识,缺少系统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等等。
王潇杨梨
关键词: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初中生
“灰色地带”校园欺凌:青少年主体视角下的新解读被引量:6
2021年
学术界常用故意伤害性、权力不对等和重复发生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来界定欺凌。不完全符合上述三大特征的“灰色地带”是欺凌界定的难点。本研究基于青少年主体视角,运用地位关系理论,深度剖析最具争议的“灰色地带”校园欺凌。研究发现,从欺凌角色来看,“灰色地带”校园欺凌具有不同的意涵:欺凌者为彰显地位而发起“炫酷”的欺凌,受害者受制于弱势地位和朋友关系而容忍甚至否认欺凌,旁观者达成受害者“有错”共识而参与群体欺凌,进而造成欺凌的升级。“灰色地带”校园欺凌是优势一方为了彰显地位或融入群体等自利目的,采取了一系列行为,最终对弱势一方造成伤害的事件。它得以持续和发酵的关键因素在于,卷入其中的青少年受到地位分化、朋友关系等同伴群体环境和不平等的社会性别规范、忽视微小暴力和追求支配地位等宏观社会情境的影响,并未意识到相关事件属于欺凌,且不能运用欺凌话语来定义并应对相关经验。
杨梨王曦影
关键词:青少年
青少年亲子间性话题交流现状调查与对策被引量:2
2018年
青少年亲子间性话题交流是家庭性教育的一部分,我国父母对如何与子女开展性话题交流感到困难,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帮助解决这一难题。通过结构式访谈调查青少年亲子间性话题交流现状,发现亲子间性话题交流少,亲子双方的态度比较回避,亲子关系不良导致双方无法沟通。其原因主要是受亲子双方性知识和态度、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家庭因素,以及传统"性禁忌"文化的影响。社工可以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工作3种专业方法,帮助改善青少年亲子间性话题交流。
杨梨杨梨
关键词:社工介入
计划行为理论下家长性教育意愿与行为差异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家长担任着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角色。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通过访谈八位重庆父母,研究发现,家长表现出积极、消极或忽视性教育的不同意愿,进而家长分别采取积极健康、威胁控制或回避三类不同的性教育策略。家长自身的性观念、性教育的感知行为控制以及周围人的性教育规范信念都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家长的性教育意愿和行为。促进家长性教育能力的策略主要包括转变家长的性观念及性教育态度,提供专业培训或资源提升家长的性教育自我效能以及形成支持家庭性教育的社会环境。
杨梨杨梨
关键词:性教育家长计划行为理论
社会适应的动态性与情感体验的双重性——基于上海市老漂族的质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对20名上海市老漂族的访谈和观察,深入分析老漂族的社会适应过程及其情感体验。研究发现,老漂族的社会适应过程具有动态性特征,其适应程度逐渐加深,依次经历了初入社区的不适应阶段、人际关系和生活习惯等行为适应阶段和观念上的文化适应阶段。同时,老漂族经历着消极和积极两种情感体验。"保姆型老漂"经历着照料孙辈的劳累、家庭矛盾的烦恼以及缺乏沟通的落寞,同时也会享受到家庭团聚、子女孝顺、实现自身价值的快乐;"受养型老漂"在享清福中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继而积极寻求提高自我认同感的新途径。老漂族的适应过程和情感体验存在差异,这主要受到老漂族自身的性别、性格等内在因素以及家庭、社区和政府提供的社会支持等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
杨梨杨梨
关键词:社会适应动态过程
小组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中的应用——以“性别面面观”小组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性别平等教育对实现社会性别平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性别平等教育实践还比较缺乏。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重庆市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发挥自身优势,以大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全面性教育为理念,采用社会性别视角,运用小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问题分析、小组计划设计、小组服务活动开展和成效评估四个环节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小组。社工小组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提升他们的性别平等意识。
杨梨徐灿
关键词:大学生性别平等小组社会工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