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洋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胸段
  • 1篇胸段食管
  • 1篇胸段食管癌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头部肿瘤
  • 1篇全脑
  • 1篇全脑放疗
  • 1篇肿瘤
  • 1篇锥形束CT
  • 1篇脑转移
  • 1篇剂量学
  • 1篇放疗
  • 1篇肺癌
  • 1篇肺癌脑转移
  • 1篇癌患者
  • 1篇摆位
  • 1篇VMAT

机构

  • 3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3篇周洋
  • 1篇金靖寅
  • 1篇王仁江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8年
目的本次主要对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已经得到确诊,并给予放射治疗。结果 80例患者完全缓解的有25例(31. 25%),部分缓解的患者有24例(30. 00%),病情稳定的患者有19例(23. 75%),病变进展的患者有12例(15. 00%); 80例患者通过治疗后发现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呕吐,有2例患者伴有头晕和头痛,有2例患者出现精神不良,有1例患者诱发癫痫,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0%;从放射治疗结束开始对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率为100%。患者最短生存时间为3个月,最长生存期为2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 45±0. 56)个月,死亡原因多与肿瘤进展有关。结论对于肺癌脑转移的患者,临床上采用放射治疗属于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灶进展,并且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和运用。
周洋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
头部肿瘤VMAT全脑放疗对剂量分布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通过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共面电弧调节放疗的强度,头部倾斜的位置是否对放疗剂量的分布产生影响。方法2015-2017年间500例头部肿瘤患者接受头部放疗并保持头部倾斜位置,通过旋转原始CT图像获得模拟的非倾斜CT图像资料。计划靶区剂量30 Gy,海马区最大剂量限制为16 Gy,视神经、视交叉与眼球的剂量<37.5 Gy。采用配对t检验对相关剂量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平均头部倾斜角度为(11.12°±0.68°);均匀性指数与适形指数倾斜与非倾斜相比分别降低(8.3±9.6)%(P=0.033)与(5.2±4.1)%(P=0.009);头部倾斜位置海马区剂量较非倾斜位置平均降低(13.6±6.2)%(P=0.004);晶状体剂量平均降低(15.5±11.1)%(P=0.008);视神经与眼球的剂量亦分别降低(6.8±5.6)%(P=0.013)与(8.6±6.5)%(P=0.016)。结论VMAT全脑放疗时通过将头部倾斜适当角度可明显改善靶体积的辐射剂量分布,同时降低海马区与视觉系统的辐射剂量,从而保证治疗的同时减少对患者认知与记忆功能的相关影响。
周洋钱阅宬柳根
关键词:全脑放疗剂量学
锥形束CT扫描在胸段食管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中的重要性被引量:1
2017年
近年来,随着三维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四维图像逐渐开始取代传统二维X射线透视成像,千伏级锥形束CT为目前国内外在进行图像引导放疗时使用最广的三维图像采集设备,其主要通过利用大面积非晶硅X射线平板探测器以及千伏级X线球管实现锥形束CT成像,具有结构简单、数据采集时间短、图像分辨力以及射线利率高等优点。随着放疗技术不断发展,胸段食管癌放射治疗已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摆位误差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最终放疗效果的优劣,因此寻找有效途径减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意义重大。
王仁江周洋金靖寅
关键词:胸段食管癌摆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