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才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政治
  • 3篇绩效
  • 2篇政治学
  • 2篇人民
  • 2篇人事
  • 2篇社会
  • 2篇干部
  • 2篇干部人事
  • 2篇干部人事制度
  • 1篇代表大会制度
  • 1篇地方人大
  • 1篇调查法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视角
  • 1篇信号
  • 1篇信号机制
  • 1篇因果关系
  • 1篇政治参与
  • 1篇政治学研究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 1篇杜克大学

作者

  • 9篇左才
  • 1篇潘丽婷

传媒

  • 2篇复旦政治学评...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学海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中央社会主义...
  • 1篇公共管理与政...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地方人大中的地域代表现象探析——基于五省市人大代表建议的内容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本文试图探析在中国地方人大中是否存在地域性代表及其相关因素。通过收集和分析2017年国内五省市人大收到的近四千条代表建议,发现在地方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中,一定范围内存在从整体资源中为选区争取利益的现象。进一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来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的代表,更倾向于提出地域性建议;由代表联名提出的建议更可能是地域性建议;担任地方党政领导职务的省市人大代表,在提出建议时更倾向于提出地域性建议。上述实证发现对中国地方人大地域性代表的实现机制提供了初步启发性证据,也有助于丰富我们对非竞选体制下的政治代表性和回应性机制的理解。
左才张林川潘丽婷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国内外关于互联网政治特征及影响的文献分析,反映出互联网普及对社会、国家以及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比如互联网对个人信任程度的影响以及线上参与是否能够弥补线下政治参与中的不平等等问题,研究发现不尽一致。同时,互联网通过影响不同类型的政治参与,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普及有助于降低信息收集和传输的成本并推动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同时如何在网络时代进行有效的社会舆论引导和合理的网络监管,给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
左才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政治政治参与
政治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四种不同的理解视角被引量:15
2017年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探求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本质和形态是多元的。本文综述了政治学家围绕因果关系展开的讨论,系统梳理了在政治学研究中理解和构建因果关系的四种传统和方法及其发展与应用,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文章认为,不同的理解视角和传统不存在孰优孰劣,每种传统及其包含的逻辑都能为因果推断作出贡献,但也同时存在局限性。在对不同传统的优缺点保持自觉的前提下,不同方法的融合已经也将继续成为未来政治学因果推断中的趋势。
左才
关键词:因果关系
嵌入的绩效:乡村振兴视阈下工作队机制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平衡国家嵌入与社会自治,既使国家通过嵌入有效整合资源和执行政策,同时又激发和维护社会自治活力,在多元互动中形成善治。嵌入作为国家介入社会的过程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领域的核心概念,在现有研究中较难被把握,因此也无法比较不同嵌入关系和测量嵌入的治理绩效。本文提出分析嵌入过程普遍存在的三个维度:权力维度、责任维度和关系维度,并以精准扶贫为例,展示这三个维度如何被运用到具体分析中。在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社会调查数据和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嵌入程度与治理绩效之间的关联和作用机制,并且佐证了中等嵌入程度的治理绩效最高的观点。
左才范涛溢
关键词:工作队治理绩效
公众参与:中西理论与实践比较被引量:8
2022年
公众参与是民主的基石,广泛、持续、有序、深入的公众参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得到最有效实现的方式。本文在梳理民主与公众参与在理论层面的关系,以及西方国家参与式民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聚焦我国最近二十年推进和扩大公众参与方面的实践与探索,通过比较中西方在公众参与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探讨公众参与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左才
关键词: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
社会绩效、一票否决与官员晋升——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被引量:21
2017年
本文连接了"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研究与干部考核和选拔制度研究,全面分析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政治关系网络、一票否决类指标完成情况对市级领导人职位变动和升迁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官员政治激励结构存在异质化的特征,影响市委书记和市长晋升的因素不同,社会政策领域的实绩与市长的晋升概率和速度相关,而工作实绩与市委书记的晋升没有关联;与现有部分文献相一致,经济增长绩效无论是市委书记还是市长,在晋升与否与晋升速度上都没有影响;同时,本文第一次系统检验了维护社会稳定这一一票否决指标对地方干部晋升的影响,在维稳方面的实绩并不会影响市委书记和市长最终的职位变动,但会滞后提拔的时间。
左才
关键词:官员干部人事制度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社会调查中的无应答问题与解决方法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梳理了认知心理学指导下的社会调查方法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在认知心理学对"应答"新定义的基础上,社会调查周期中的无应答误差和测量误差的认知心理致因与处理方法,探讨了拒访、访员效应和社会期望偏差的认知心理基础。文章进一步分析亚洲晴雨表中国部分最近三波的一手调查数据,呈现了中国社会调查中选项无应答的分布以及成因。回归分析表明,除了性别与城乡属性这些个人客观特征之外,主观因素,包括对政治的兴趣、政治信息的获取以及政治顾虑对选项无应答有比较稳健和显著的影响。针对认知心理因素对无应答和测量误差的影响以及实证数据的发现,文章提出了降低误差、提高调查质量的具体建议。
左才
关键词:社会调查法无应答
地方领导干部激励机制的运作与绩效被引量:11
2017年
本文从600余条地方领导干部考核条例的内容分析入手,探讨地方领导干部激励机制的运作及其对地方治理的影响。本文发现:(1)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与干部年度考核结果或晋升之间并不存在强关联,目标责任制主要是通过传递上级政策偏好的信息,为层级体制下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设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提供前提条件。(2)激励结构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及不同政府层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3)目标责任制能对地方治理产生直接影响:社会类指标权重大小与政府支出中民生支出所占比重的增长正相关。
左才
关键词:激励机制信号机制干部人事制度民生支出
政治学案例分析方法中的争论与共识被引量:2
2016年
关于案例分析方法的讨论,在过去几十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梳理了与案例分析方法,尤其是与案例选择策略相关的争论和共识.对因果关系的不同理解导致研究者对有偏选择被解释变量值这种“选择偏差”的不同态度和观点.在案例选择策略上,文章分析了定性策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策略、在案例比较时的案例选择策略及其运用.综合运用多种案例选择策略来发展和验证理论假设已经成为案例分析的常态.具体写作中,研究者应主动明确说明案例选择的逻辑和原因,这样的选择怎样有助于达到研究目的,以及可能的局限性.
左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