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哲

作品数:12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肺炎
  • 6篇肺炎支原体
  • 5篇儿童
  • 4篇支原体肺炎
  • 4篇哮喘
  • 4篇MTOR
  • 3篇支气管
  • 3篇哮喘小鼠
  • 3篇小鼠
  • 3篇患儿
  • 3篇儿童肺炎
  • 3篇儿童肺炎支原...
  • 3篇肺炎支原体肺...
  • 3篇表达及意义
  • 2篇血清
  • 2篇支气管镜
  • 2篇年龄
  • 2篇气道
  • 2篇气管
  • 2篇气管镜

机构

  • 12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12篇王秀芳
  • 12篇宋哲
  • 6篇张艳丽
  • 5篇王莉
  • 5篇胡文洁
  • 3篇宋丽
  • 3篇王伟
  • 1篇熊蕾蕾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段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改变特点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急性期患儿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改变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为RMPP的住院患儿65例,详细记录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将所有入选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15例、学龄前儿童组(3~6岁)24例、学龄儿童组(6~15岁)26例。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RMPP的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改变的差异。结果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学龄儿童组急性期气道黏膜充血肿胀、纵行皱褶、分泌物增多、叶或段支气管开口炎性狭窄、管腔软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学龄儿童组气道黏液栓阻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儿童组、学龄前儿童组的发生率较婴幼儿组显著增高;3组管腔闭塞、管腔肉芽组织增生、黏膜糜烂发生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RMPP急性期儿童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改变不同,尤其婴幼儿与学龄期儿童之间的差异更明显。
王秀芳胡文洁宋丽宋哲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纤维支气管镜年龄
681例患儿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水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因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住院的681例0~12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检测血清BALP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鼻咽拭子MP-D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P-Ig M。分析和比较患儿血清不同BALP水平与MP感染情况。结果 681例患儿中BALP水平<200 U/L 133例(19.5%),200~<250 U/L 339例(49.8%),250~<300 U/L 178例(26.1%),≥300 U/L 31例(4.6%);各年龄组BALP水平均以200~<250 U/L为主,<3岁婴幼儿较为明显;681例患儿中MP阳性病例371例(54.9%),其中BALP水平<200 U/L、200~<250 U/L、250~<300 U/L、≥300 U/L分别为41例(30.8%)、187例(55.2%)、128例(71.9%)、18例(58.1%),MP阳性患儿BALP水平异常的发生率高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阳性患儿不同年龄组间BALP水平<200 U/L、200~<250 U/L、250~<300 U/L、≥300 U/L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6岁MP阳性患儿BALP水平在250~<300 U/L发生率较高。结论亚临床佝偻病以<3岁婴幼儿最多,佝偻病可能与儿童MP感染相关。
宋哲王秀芳胡文洁王莉
关键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佝偻病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TXB2水平与气道黏液栓关系的研究
2019年
探究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uid,BALF)中TXB2的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气道黏液栓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MPP,并行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的住院患儿50例,据气管镜下不同表现分为黏液栓组(n=24)及非黏液栓组(n=26),另将同期接受气管镜检查的气道异物患儿2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各组患儿BALF中TXB2水平及其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XB2水平 黏液栓组>非黏液栓组>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黏液栓与非黏液栓组相比较,其对应的血清标本中WBC、N%、PLT、CRP、LDH等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MPP黏液栓组TXB2水平与各种炎症指标呈正相关。结论:TXB2水平可能会影响MPP患儿体内炎症反应过程,升高时导致气道黏液栓的形成,可能与RMPP/SMPP的发病相关。
王秀芳董军军宋哲李文耀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栓素B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人β防御素3水平检测及意义
王秀芳宋哲胡文洁宋丽李伟霞
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37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37例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37例患儿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5.8±2.3)岁;热程(22.0±10.9)d;住院天数(21.9±9.4)d;病初均有高热、咳嗽;32例患侧呼吸音减低,13例可闻及湿啰音,其中5例可闻及哮鸣音。肺部影像学为肺实变区多发囊泡影或空洞形成,29例合并胸腔积液,外周血WBC峰值(17.7±7.2)×10 9/L,中性粒细胞比例峰值(80.9±7.4)%;C-反应蛋白峰值(130.2±59.8)mg/L;D-二聚体峰值(6.6±4.6)mg/L;出现肺坏死的病程为(25.5±6.4)d;36例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术,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例行肺叶切除术,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热程、住院时间长,当出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D-二聚体升高,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合并胸腔积液时,及时行肺部CT检查,以早期识别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尽管病程长,多数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李伟霞王秀芳张艳丽宋哲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儿童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气道黏液栓塞的临床指标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黏液栓堵塞气道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判断预后和综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并于急性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纤维支气管镜下黏膜损害情况分为黏液栓堵塞组(122例)和对照组(14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发病年龄、热程、是否合并胸腔积液,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D-二聚体、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差异.结果 黏液栓堵塞组的年龄、总热程、CRP、LDH、D-二聚体和血沉的水平及合并胸腔积液比例均高于普通型组(P均<0.05),年龄、总热程均高于普通型组(P均<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较大、热程长、合并胸腔积液以及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和血沉水平较高,提示黏液栓堵塞气道可能性越大,应及早给于行纤支镜灌洗治疗.
王秀芳宋哲胡文洁宋丽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镜儿童
mTOR/4EBP1/HIF-1a/VEGF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秀芳王莉张艳丽宋哲王伟
mTOR/4EBP1/HIF-1a/VEGF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莉王秀芳张艳丽王伟宋哲
哮喘患儿血清mTOR、HIF-1α及VEGF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哮喘患儿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该院儿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哮喘患儿64例,其中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34例(发作组),缓解期哮喘患儿30例(缓解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1例(肺炎组),在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儿童31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儿童血清中m TOR、HIF-1α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发作组m TOR、HIF-1α及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组、肺炎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缓解组m TOR、HIF-1α、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肺炎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组外周血中m TOR与HIF-1α水平呈正相关(r=0.919,P<0.01),m TOR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906,P<0.01),HIF-1α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925,P<0.01)。结论外周血m TOR、HIF-1α及VEGF表达水平升高与哮喘的发病相关,m TOR可能通过调节HIF-1α、VEGF的表达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王秀芳王莉张艳丽宋哲
关键词:哮喘MTORHIF-1ΑVEGF
不同年龄儿童MPP急性期纤支镜气道改变的差异
胡文洁王秀芳熊蕾蕾宋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