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舒畅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手术
  • 1篇颌骨
  • 1篇颌骨坏死
  • 1篇坏死
  • 1篇回顾性分析
  • 1篇骨坏死
  • 1篇放射性
  • 1篇放射性颌骨坏...

机构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篇侯劲松
  • 1篇黄洪章
  • 1篇刘习强
  • 1篇王成
  • 1篇胡静
  • 1篇刘舒畅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507例放射性颌骨坏死回顾性分析及临床新分期的建立:单一中心20年经验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放射性颌骨坏死(ORNJ)的临床表现,探讨建立一种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风险评估的新分期。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1993年3月至2014年10月ORNJ手术病例共507例,根据软组织和骨组织破坏程度,结合长期的临床经验以及对国内外ORNJ分期的总结,提出基于软组织(T)和骨组织(B)破坏程度的“TB”临床新分期,进一步分析不同新分期病损与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按“TB”新分期,Ⅰ期55例(10.85%)、Ⅱ期174例(34.32%)、Ⅲ期180例(35.50%)、Ⅳ期98例(19.33%)。Ⅰ、Ⅱ期病例主要采取死骨刮治术、扩大摘除或颌骨方块切除术,Ⅲ、Ⅳ期患者主要采用颌骨节段性切除,部分病例予同期组织瓣包括游离血管化腓骨肌皮瓣转移修复术。不同分期患者手术治疗后均获得较好效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手术部位感染(19.92%)和伤口裂开(13.41%)。极少数出现皮瓣坏死、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按新分期划分,越严重的患者预后越差,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越高,Ⅰ~Ⅳ期病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09%、25.86%、30.00%和53.06%。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软硬组织破坏程度的“TB”新分期,该分期可更好地用于指导ORNJ临床治疗和预后风险评估。
刘舒畅胡静侯劲松王成刘习强黄洪章
关键词:颌骨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