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磊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儿童
  • 7篇心肌
  • 7篇心肌炎
  • 7篇肌炎
  • 7篇暴发性心肌炎
  • 3篇心脏
  • 3篇小儿
  • 2篇心脏病
  • 2篇心脏病术后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重症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1篇胆红素
  • 1篇地高辛
  • 1篇电图
  • 1篇凋亡

机构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妇幼保...

作者

  • 13篇汤磊
  • 7篇刘成军
  • 4篇朱叶芳
  • 2篇许峰
  • 2篇胡兰
  • 1篇熊小雨
  • 1篇符跃强
  • 1篇蒋莉
  • 1篇卢思为
  • 1篇党红星
  • 1篇华子瑜
  • 1篇杨鸣
  • 1篇陈应富
  • 1篇党姗姗
  • 1篇霍俊明
  • 1篇白科
  • 1篇朱玲
  • 1篇周昉
  • 1篇王文磊
  • 1篇任洁

传媒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10 年1 月-2013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36 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汤磊刘成军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36例临床分析
汤磊刘成军
临时心脏起搏器抢救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时临时心脏起搏的救治经验。方法对8例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AVB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8例患儿病程短,呈暴发趋势,入院后迅速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后保证了患儿的心搏出量,临床症状好转,赢得了抢救时间和机会,其中1例安置永久起搏器,1例放弃治疗,6例预后良好。结论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方法简单、起效迅速、效果稳定、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抢救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AVB患儿生命的有效方法。
汤磊刘成军朱叶芳郭汉卫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临时心脏起搏器儿童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36例临床分析
汤磊刘成军
小儿颅脑肿瘤98例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6月-2008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岁以下、经临床诊断为颅脑肿瘤的98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63例,女35例,男女之比为1.8:1;发病年龄4个月~14岁,起病1~90 d就诊75例(76.5%),肿瘤生长于后颅窝60例(61.2%),大脑半球14例(14.3%)。病理类型前5位依次为:髓母细胞瘤30例(30.6%),星形细胞瘤26例(26.5%),室管膜瘤17例(17.3%),颅咽管瘤10例(10.2%)及生殖细胞肿瘤4例(4.1%)。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61例(62.2%),头痛58例(59.2%),步态不稳或共济失调38例(38.8%),其中29例首诊被误诊,误诊率达29.6%。影像学检查发现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78例(79.6%),CT阳性率95.9%,MR I阳性率为100%。结论小儿颅脑肿瘤以后颅窝肿瘤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常较短,临床早期误诊率高,头颅CT和MR I等影像学检查常有诊断价值。对遇到不明原因的颅内压增高和(或)有定位体征的患儿,应尽早行颅脑CT、MR I等影像学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及疗效。
汤磊蒋莉
关键词:脑肿瘤误诊儿童
36例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该院诊治的36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6个月至13岁,平均6.8岁。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改变最敏感且具有多样性,确诊后予以积极监护,综合救治,其中治愈28例,好转4例,死亡4例。结论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类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疾病,临床上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以纠正心律失常和保护脏器功能为主,对于严重病例,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应用心脏起搏器治疗更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汤磊朱叶芳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儿童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诊治的36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20例,女16例,年龄6月-13岁,平...
汤磊刘成军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儿童
芍药苷对胆红素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及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胆红素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活性的影响。方法:取胎龄17~19 d胎鼠的海马神经元进行细胞培养,于原代培养第7天加入不同浓度(1、2.5、5μg/ml)PF预处理24 h后,加入胆红素(10μg/ml)。经MTT法测定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筛选出PF预处理的适当剂量;进而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观察此剂量PF(2.5μg/ml)对胆红素诱导神经元凋亡形态和凋亡率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胆红素作用后不同时间(3、6、12、24 h)神经元内NF-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胆红素组比较,PF(2.5μg/ml)预处理可显著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P<0.05);胆红素诱导海马神经元NF-кB活化(P<0.05),3~6 h达高峰(P<0.05);2.5μg/ml PF可抑制胆红素作用3~6 h引起的NF-кB活化(P<0.05)。结论:采用2.5μg/ml PF预干预24 h可抑制胆红素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与抑制胆红素诱导的神经元NF-кB早期(3~6 h)活化有关。
朱叶芳党姗姗汤磊华子瑜
关键词:芍药苷胆红素海马神经元凋亡核因子-КB
小儿误服大剂量地高辛急性中毒2例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地高辛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强心苷类药物,其治疗窗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若使用时剂量把握不当或误服,则易致中毒[1]。我院最近收治了2例因误服大剂量地高辛而急性中毒的儿童,均出现严重的胃肠道、神经系统、心脏等方面的毒性反应,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患儿,女,4岁,体重15 kg,因"误服大剂量地高辛9+h伴频繁呕吐10+次"由外院急诊转入我院。
汤磊冯莉朱叶芳刘成军
关键词:急性中毒地高辛大剂量误服小儿强心苷类药物
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ASA I^II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95例随机单盲分为三组:D1组31例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h)静脉维持,D2组32例以右美托咪定0.6μg/(kg·h)静脉维持,C组32例以咪达唑仑5μg/(kg·min)静脉维持,三组均同时予以舒芬太尼0.02~0.08μg/(kg·min)镇痛。于术后1 h、4 h、8 h、12 h行Ramsay镇静评分、面部表情镇痛评分,监测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糖(BS)、乳酸(Lac),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时追加镇静药物例数、机械通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2 h,D2组镇静满意度高于C组(P<0.05),其余时间点三组镇静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组和D1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C组;D2组追加镇静药物例数少于D1组和C组(P<0.05);D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D1组和D2组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C组(P<0.05);各时间点各组HR、MAP、SaO2、BS、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3~0.6μg/(kg·h)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安全有效,呼吸抑制作用小,且具有一定镇痛作用,能减少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推荐用量0.6μg/(kg·h)以达到稳定持久的镇静效果。
罗彬菱胡兰汤磊方芳许峰
关键词:镇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重症医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