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源
-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传奇剧《牡丹亭》集唐诗英译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集唐诗是杂集唐代诗人作品而成的特殊诗体。《牡丹亭》是较早使用集唐诗的传奇作品,主要体现在下场诗中。比对研究“惊梦”和“寻梦”下场诗在汪榕培译本及其他国内外译本中的呈现方式,考察译文对集唐诗形式、内容和读者的关照,提出:(1)形式上以诗译诗,但不拘泥于特定诗体;(2)内容上重视注释,但不推崇过长过繁;(3)读者期待上,尽可能满足读者异己的阅读需求。
- 靳亚男朱源
- 关键词:《牡丹亭》集唐诗英译
- 杜甫诗英译经典化机制探究被引量:6
- 2023年
- 本研究从剖析洪业、宇文所安英译杜诗和伍德执导的BBC纪录片出发,结合二级传播模式与翻译文学经典化理论探究杜诗英译经典化的相关要素及运作机制。研究发现,意见领袖是经典化的核心要素,由个体性和机构性意见领袖组成,二者分别从文本内外两个层面对杜诗进行了本质性与建构性相结合的经典重构。在数代意见领袖的合作推动下,杜诗在英语世界得以被准确解读,东方莎翁这一文学形象得以建构,其经典性逐步确立、深化。研究从传播学视角解码了杜诗英译的经典化机制,尝试从跨学科视角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提出新思路。
- 李响朱源
- 关键词:意见领袖宇文所安
- 20世纪以来海外汉语文学典籍英译概览
- 本文综述、简评了20世纪以来海外译者对于汉语文学典籍英译所做出的贡献,力求宏中见微、微中窥质,呈现该领域的新视野。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脉络,本文将此间的译著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即1910—1919酝酿期、1920—1929小...
- 朱源刘晓晖周小琴
- 关键词:典籍英译汉语文学
- 文献传递
- 翻译:经世之伟业,不朽之盛事——《翻译与中国现代性》评介被引量:2
- 2018年
- 在中国现代化建构的历程中,翻译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和转型之际,翻译既能鉴前世之兴衰,又可考今世之得失,更会助来世之繁盛。《翻译与中国现代性》一书(以下简称《翻译》)是罗选民教授的最新翻译论集。《翻译》从翻译与语言革新和社会变革、翻译与科学研究和教育行为、翻译与文化传播和文化构建以及翻译与跨学科理论建设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翻译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相通相融的关系,结构上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内容上经纬互现、颇有新意。
- 朱源
-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翻译》经世学科理论建设
- “浅处见才”:韩南明清通俗小说翻译原本选择的偏爱价值考略被引量:4
- 2020年
- 译者的偏爱价值与其翻译选择行为密切关联。本文从汉学家派屈克·韩南明清通俗小说翻译的原本选择出发,解析韩南在汉学研究中形成的偏爱价值如何对其翻译行为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浅处见才"是韩南翻译原本选择的偏爱价值之源,在此主导下构成的四大偏爱价值--独创价值、隐性价值、关联价值和娱乐价值--是决定翻译原本选择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情感与理性的共谋确保了偏爱价值对原本选择期待的高效满足。以偏爱价值为视野审视翻译原本的选择问题对于拓宽与加深对韩南的认识,揭示汉学家译者双重身份的互为作用,解密汉学家的译介意图及目的有着重要意义。
- 刘晓晖朱源
- 关键词:翻译行为明清通俗小说
- 派屈克·韩南的翻译价值思维管窥--以晚清小说《风月梦》的英译为例被引量:11
- 2017年
- 派屈克·韩南以汉学家的敏锐思维和翻译家的独到慧眼重估了明清言情小说的价值,从而引发了对中国通俗小说价值的重新界定和译本价值建构的重新思考。韩南的翻译在原本选择、价值评价、意义阐释、文化转换和文本创生等方面呈现出不拘一格的价值思维,体现出译者价值思维与译本价值构建之间的密切关联性。本文以《风月梦》的英译本为例,管窥韩南翻译中体现的三大价值思维——学术偏爱、文化保留和客体主体化,旨在揭示价值思维对原本客体的价值重估与构建的直接影响,同时证明译者的价值思维能为译本的流传提供价值导引。
- 刘晓晖朱源
- 关键词:典籍英译价值思维价值重估
- 洪业对杜甫诗英译经典化的建构
- 2024年
- 历史学家洪业兼具东西双重文化背景,立足中国诗学传统英译杜甫诗,确立了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形象,为杜诗英译的经典化发挥了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研究发现,洪业吸纳史学新知,结合翻译实际,将中国传统杜诗阐释范式“知人论世”发展为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翻译思想,并在此指引下运用“诗史互证”的方法编译诗文,为英语世界呈现了杜诗的“事情本身”。洪业从中国诗学立场出发,在英语世界成功建构杜甫“全人”形象的译介策略,确立了杜诗的阐释传统,推动了杜诗的经典化进程,为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例。
- 李响朱源
- 关键词:杜甫知人论世中华文化
- 伊维德说唱文学英译副文本的民俗叙事建构被引量:10
- 2019年
- 中国说唱文学记录着中国民间大众独特的民俗文化,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说唱文学英译的研究却十分匮乏。本文从民俗叙事建构视角出发,考察了海外说唱文学英译领域杰出的汉学家和译者伊维德的民俗翻译观,揭示了其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副文本所进行民俗叙事的价值建构、地方性建构和语境建构,并探讨其将中国民俗文化成功地传递给西方读者的有效路径。
- 刘翔朱源
- 关键词:说唱文学副文本民俗叙事
- 带中国古代说唱文学走进世界文学舞台--汉学家伊维德访谈录被引量:10
- 2020年
- 本文是在哈佛大学东亚与文明系对著名汉学家伊维德的访谈。伊维德是西方中国古代说唱文学研究和译介的集大成者,访谈围绕其对中国古代说唱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展开讨论,首先探讨伊维德对中国古代说唱文学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和诗学价值的阐释,以及译者民俗文化观形成的原因,其次评述了说唱文学译本中副文本使用、多版本翻译和说唱叙事的处理方式。访谈还探讨了合作翻译的模式以及汉学研究和翻译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对伊维德近期说唱文学翻译出版计划介绍之后,访谈还分析了如何能更好地让中国文学走出去。
- 刘翔朱源
- 关键词:说唱文学副文本合作翻译汉学研究
- 中国通俗文学英译研究专栏导语
- 2024年
- 自从2002年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召开和典籍英译研究会成立以来,典籍英译研究与实践在国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2016)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现存古籍图书达790多万册。广义来讲,这些中国古代流传下来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图书都属于典籍。但狭义的中国典籍可以只包括具有最重要文化价值的古籍正典。典籍英译的翻译书目来自这些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的各个门类,数量庞大,内容丰富。
- 朱源
- 关键词:典籍英译中国典籍英译研究经史子集通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