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疗效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出血
  • 1篇血性
  • 1篇预后
  • 1篇中动脉
  • 1篇溶栓
  • 1篇评分
  • 1篇气温
  • 1篇气象因素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卒中
  • 1篇转归
  • 1篇量表
  • 1篇量表评估
  • 1篇疗效分析

机构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1...

作者

  • 5篇孙晓培
  • 5篇郭岩
  • 5篇于若梅
  • 2篇王玉
  • 1篇陈佳
  • 1篇彭琳
  • 1篇林亚楠
  • 1篇王海洋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用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3例发病时间超过6 h且小于48 h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1持续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整个疗程为7 d:前2 d阿加曲班60 mg持续24 h泵入;后5 d阿加曲班10 mg静脉输注3 h,每日2次;阿加曲班疗程结束后,阿司匹林继续口服。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 2组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 <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86%vs. 80%, P=0.381)。90 d后m RS评分显示治疗组良好预后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82%vs. 57%, P=0.013)。阿加曲班在发病不同时间段给药(6~12 h、 12~24 h、 24~48 h)的治疗有效率及良好预后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结论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远期预后,安全性良好,且于发病48 h内应用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曹谡涵郭岩于若梅毛保义杨西陶梦醒费凡孙晓培
关键词:阿加曲班阿司匹林卒中脑梗死
大连地区气象因素与脑出血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大连市气象因素与同期脑出血发病的相关性,为易感、高危人群预防脑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大连市3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首发的脑出血2 560例,并收集同期气象资料。对各气象因素变化与脑出血发病进行相关回归分析,以脑出血日发病例数作为因变量,以每日气象因素变化作为自变量,对大连地区脑出血发病例数与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各气象因素与脑出血发病间相关性;并进一步对各气象因素变化与脑出血发病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建立气象因素相关脑出血发病预报模型。结果①大连市脑出血患者的发病趋势呈现季节趋势,即冬季高发,夏季低发,其中12月至次年1月份发病率最高,7~8月份最低。②大连市脑出血发病例数与日均气温呈负相关(r=-0.292,P<0.05)、日最高气温呈负相关(r=-0.284,P<0.05)、日最低气温呈负相关(r=-0.293,P<0.05),与日均气压呈正相关(r=0.266,P<0.05)、日最大风速呈正相关(r=0.073,P<0.05)。③对各气象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Y日(发病例数)=2.719~0.042×日最低气温(℃)。结论冬季脑出血发病率升高,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增大时脑出血发生率更高。
杨西王玉郭岩陶梦醒于若梅曹谡涵毛保义费凡孙晓培
关键词:脑出血气象因素气温
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分析被引量:44
2017年
目的探讨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0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内重症科的伴有HMCA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其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分析比较溶栓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3例患者,其中溶栓组45例,对照组48例。随时间变化,溶栓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呈更明显下降趋势;溶栓组90 d预后良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5.6%(16/45)、10.4%(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90 d内病死率分别为4(8.9%)和1(2.1%)、15(33.3%)和13(2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tPA静脉溶栓治疗与伴有HMCA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良好预后及出血性转化具有相关性(P〈0.05),与病死率不相关(P〉0.05)。结论伴有HMCA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多数是安全、有效的,能够促进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预后,尽管会增加出血性转化的风险,但不增加患者病死率。
彭琳郭岩王玉林亚楠张翠宏王海洋于若梅孙晓培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脑梗塞静脉溶栓阿替普酶
ICH-FOS量表评估脑出血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ICH-FOS量表对脑出血患者的30 d死亡结局及3个月临床不良转归情况进行评估,以验证其对ICH患者临床转归评价的精确性。方法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内重症科121名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入院时的临床特征,利用ICH-FOS量表进行入院时评分,随访其30 d的生存情况和3个月的功能转归情况,验证该量表在评估ICH患者30 d死亡结局和3个月功能转归不良方面的精确度,并与oICH量表进行比较。结果 121例患者30 d死亡率为32%(n=39),3个月功能转归不良比例为55%(n=67)。随着ICH-FOS量表评分的增大,患者30 d死亡率逐渐增高,3个月预后不良比例也随之增加。ICH-FOS量表在30 d死亡的结局和3个月功能转归不良的AuROC值分别为0.948、0.841,较oICH(0.911、0822)更大,表明其在预测30 d死亡率及3个月转归不良方面更精确。结论 ICH-FOS量表较好地预测30 d死亡结局和3个月功能转归不良情况。
曹谡涵陈佳郭岩于若梅毛保义杨西陶梦醒孙晓培
关键词:脑出血临床转归
A^2DS^2评分联合降钙素原预测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探讨A^2DS^2评分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早发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EO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80例,按最终诊断将患者分为肺炎组45例和非肺炎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白细胞计数、吞咽困难、年龄、房颤、不同时间血清PCT浓度、入院时NIHSS评分和A^2DS^2评分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分别比较不同时间血清PCT浓度、A^2DS^2评分以及两者联合对EOP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72h血清PCT的浓度、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高血压、白细胞计数、吞咽困难、年龄、房颤、24h及48h的血清PCT浓度、入院时NIHSS评分和A^2DS^2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血清PCT浓度联合A^2DS^2评分量表用于预测EO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5(P<0.001),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88.6%。依据A^2DS^2评分联合PCT检测结果有助于预测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指导抗生素治疗。
毛保义郭岩刘立立于若梅杨西曹谡涵陶梦醒孙晓培
关键词:肺炎缺血性卒中降钙素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