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腹腔镜行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Heller)及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POEM)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儿外科收治的10例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6例,女童4例;年龄1.3~12岁,平均年龄4.5±2.3岁。收集并记录患儿的病史、手术方式、并发症、随访结果。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10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Heller术治疗7例,POEM术治疗3例,治疗过程顺利。腹腔镜Heller术中1例合并先天性食道闭锁病史患儿术中黏膜层破裂,术后发生食道胸腔瘘,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及抗生素治疗2个月后瘘管闭合。腹腔镜Heller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4.2±15.2 min;POEM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7±4.8 min。术后随访9个月~4年,所有患儿均无食管狭窄及胃食管反流。结论腹腔镜Heller术及POEM术均可用于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手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可控,其中POEM术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临床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 刘超张蕾李香孙皓周琦孙超
- 关键词:儿童贲门失弛缓症
- 腹壁吻合器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腹壁吻合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外科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腹壁吻合器辅助的8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5例,女182例;年龄为(4.1±2.6)岁。所有患儿中,腹股沟斜疝362例[43.77%(362/827)],年龄为(1.9±1.7)岁;鞘膜积液206例[24.91%(206/827)],年龄为(2.8±1.5)岁;隐睾症68例[8.22%(68/827)],年龄为(1.3±0.9)岁;急性阑尾炎119例[14.39%(119/827)],年龄为(4.9±2.2)岁;卵巢占位性病变28例[3.39%(28/827)],年龄为(6.9±2.6)岁;精索静脉曲张44例[5.32%(44/827)],年龄为(9.2±1.3)岁。结果所有患儿均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术中以具有穿刺、抓取等功能的腹壁吻合器辅助操作,其中1例隐睾症患儿在术中因电凝钩损伤髂外动脉而中转开放手术,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儿在术中发生精索动脉出血,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在术中因穿刺致术区腹膜外血肿,其余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单侧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患儿的手术时间均为(5.9±1.3)min,单侧隐睾症患儿的手术时间为(36.4±8.2)min,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时间为(34.2±6.1)min,卵巢占位性病变患儿的手术时间为(51.8±12.1)min,单侧精索静脉曲张患儿的手术时间为(21.8±3.9)min。所有患儿术后随访的时间范围为6个月至3年,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在下腹穿刺点发生线结反应,无其他腹壁吻合器相关并发症。结论腹壁吻合器相关的并发症轻微、可控,术后切口隐匿、美观,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刘超闫动李香孙皓张蕾
- 关键词:腹腔镜儿童
- 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贲门失弛缓症一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患儿男,4岁。因EA术后4年,反复食管梗阻2年就诊。患儿生后诊断为EA(Ⅲ型),于生后第2天行食管端端吻合术,术后患儿出现吻合口狭窄,定期给予食管扩张,患儿可进食半流质饮食。2年前患儿突然出现进食同体食物后呕吐,行胃镜检查示吻合口下方有一狭窄环,可见固体食物梗阻于此,将固体食物取出后好转,之后反复出现食管梗阻。
- 李香张蕾刘超孙皓孙超周琦
- 关键词:先天性食管闭锁贲门失弛缓症术后食管梗阻固体食物半流质饮食
-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单中心经验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儿外科收治的435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02例,女33例,平均年龄(4.2±1.9)岁。术前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118例,右侧腹股沟斜疝238例,双侧腹股沟斜疝79例。所有患儿均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术中常规探查双侧鞘状突,术中诊断双侧腹股沟斜疝232例,右侧腹股沟斜疝159例,左侧腹股沟斜疝44例;单侧疝囊高位结扎的平均手术时间(6.5±1.2)min,均未中转开腹手术;术中穿刺致腹膜外血肿12例,未行处理。术后随访0.5~3年,发生脐部切口感染1例,鞘膜腔少量积液14例,下腹穿刺点线结反应2例,无其余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疗效确切,术中可常规探查对侧鞘状突。术中以腹壁吻合器辅助操作时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轻微、可控,手术切口隐匿、美观。
- 闫动张蕾刘超李香孙皓周琦孙超
-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儿童腹腔镜单孔
- 儿童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儿童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在临床上罕见报道,它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但及时诊治比较困难。报道1例13岁男孩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主因消化道大出血来诊,在内镜检查和手术探查后仍没有明确诊断及有效治疗,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最终明确了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并通过血管栓塞得到了有效治疗。
- 刘超张蕾周琦李香孙超孙皓
- 关键词:儿童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变
- “阶梯加量法”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共56例血管瘤婴幼儿(共计72枚瘤体)在本院接受住院"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治疗前全面评估,并行心电图、血糖、肝功能、心肌酶及血常规检查,排除禁忌症后,均给予"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剂量从0.5 mg·^(-1)~·d^(-1)逐渐增加至1.5~2 mg·kg^(-1)·d^(-1),每日一次性顿服,服药后予心电监测2~3 h,动态观察瘤体大小、质地、颜色等变化,以及患儿有无相关不良反应,出院后定期随访,按4级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56例患儿服药72 h内,50例出现瘤体不同程度颜色变浅或质地变软,剂量增加至1~1.5 mg·kg^(-1)·d^(-1)后的前3 d内瘤体性质变化最快。服药后随访1~3个月者12例,3~6个月者16例,6~12个月者26例,超过12个月者2例;疗效评价:Ⅳ级(优)10例(10/56,17.86%),Ⅲ级(好)30例(30/56,53.57%),Ⅱ级(中)14例(14/56,25%),Ⅰ级(差)2例(2/56,3.57%)。草莓状血管瘤的疗效优于海绵状及混合型血管瘤(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心率减慢56例(56/56,100%),嗜睡6例(6/56,10.7%),腹泻3例(3/56,5.4%),低血糖1例(1/56,1.8%),肝功能轻度异常1例(1/56,1.8%),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确切,用药时应密切注意不良反应。
- 刘超张蕾李香孙超周琦孙皓
- 关键词:普萘洛尔婴幼儿血管瘤
- 经脐单孔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研究
- 2019年
- 针对在本院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单孔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以后,对该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7.10-2018. 10)期间,随机对3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5例患者采用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组),剩下15例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单孔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法(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在本院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单孔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使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得到缩短,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
- 孙皓张蕾
-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