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志坤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六安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麻醉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手术
  • 1篇胸椎
  • 1篇腰椎
  • 1篇腰椎手术
  • 1篇镇痛
  • 1篇支气管封堵器
  • 1篇入路
  • 1篇上入路
  • 1篇竖脊肌
  • 1篇锁骨
  • 1篇锁骨上入路
  • 1篇锁骨下
  • 1篇锁骨下静脉
  • 1篇锁骨下静脉穿...
  • 1篇气管

机构

  • 3篇六安市中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程志坤
  • 3篇马启刚
  • 2篇杨犇
  • 2篇高贵
  • 2篇谭雪
  • 1篇李娟
  • 1篇王大月
  • 1篇刘飞
  • 1篇吴艳
  • 1篇江潮
  • 1篇武百山
  • 1篇姚雪梅
  • 1篇裴伟

传媒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SCV)穿刺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的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入路组(n=40)和锁骨上入路组(n=40)。记录2组SCV长轴图像超声定位时间;测量2组SCV长轴图像与探头的垂直距离;测量2组SCV的平均内径;记录2组穿刺时间、总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记录2组误穿动脉、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锁骨下入路组相比,锁骨上入路组SCV长轴图像超声定位时间更短(P<0.05),SCV长轴图像与探头的垂直距离更短(P<0.05),SCV的平均内径明显较长(P<0.05),穿刺时间明显较短(P<0.05),总穿刺次数明显较少(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较高(P<0.05)。2组总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上入路SCV穿刺具有定位时间短、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等优势,值得在颅脑手术中推广应用。
杨犇程志坤马启刚李娟武百山
关键词: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入路穿刺术颅脑手术
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腰椎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接受胸腰椎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阻滞所需时间、术后气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术后镇痛情况,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首次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按压时间、PCIA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以及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时(T_(1))、手术结束时(T_(2))、气管拔管时(T_(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观察组睁眼时间多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低于对照组,首次PCIA按压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1)、T_(2)、T_(3)时间点的SBP、DBP、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胸腰椎手术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提升术后镇痛效果。
谭雪马启刚程志坤高贵
关键词:胸椎腰椎镇痛
封堵器单肺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王大月马启刚巴桂戚袁以好江潮吴战荣裴伟杨犇高贵程志坤吴艳刘飞姚雪梅卜乐晔谭雪
该项目应用支气管封堵器行单肺通气应激反应小,减少呼吸道损伤。同时,单肺通气效果确切,为临床实施单肺通气手术提供了更好的选择。该技术操作简便,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
关键词:
关键词:支气管封堵器临床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