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鑫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沉降
  • 4篇黄土
  • 2篇填方
  • 2篇工后沉降
  • 2篇高填方
  • 2篇北斗
  • 2篇BIM
  • 2篇沉降预测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系统
  • 1篇地表变形
  • 1篇地下车库
  • 1篇多模态控制
  • 1篇信息模型
  • 1篇压电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优化控制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管理
  • 1篇运维

机构

  • 11篇西安建筑科技...
  • 7篇机械工业勘察...
  • 5篇中联西北工程...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11篇黄鑫
  • 5篇于永堂
  • 3篇王茹
  • 3篇郑建国
  • 1篇唐丽云
  • 1篇夏娜
  • 1篇王社良
  • 1篇韩文斌
  • 1篇朱旭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混凝土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地基处理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图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BIM的运维阶段设备构件预警管理系统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为保证建筑设备、构件在运维阶段的良好经营管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运用VB+SQL Server软件开发技术,构建了基于BIM的运维阶段建筑构件预警管理系统,实现了BIM模型中的构件、设备预警信息完整导入到预警管理系统中进行监控与管理。在系统中制作了待检设备构件库,实现将临检设备信息以邮件和短信的形式发送到运维管理人员邮箱、手机中。配置二维码信息库,在系统中直接将信息库中的文本信息生成二维码并统一管理,实现了文本信息和二维码信息的双重协同管理。
王茹黄鑫
关键词:二维码运维预警
基于卡尔曼滤波与指数平滑法融合模型的沉降预测新方法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含噪声沉降监测数据波动性大、离散性强,难以直接用于沉降趋势预测和稳定性状态评估,以及传统预测模型参数无法随实测数据更新而可变自适应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与指数平滑法融合模型(简称KF-ES融合模型)的沉降预测新方法。该方法的思路是:首先,运用卡尔曼滤波对原始沉降数据进行三次滤波降噪处理;然后,将卡尔曼滤波一次、二次和三次处理值对应替换指数平滑法一次、二次、三次平滑值,卡尔曼滤波增益系数替换三次指数平滑系数;最后,采用替换后的平滑值和平滑系数计算三次指数平滑法的模型参数,建立预测模型并外推预测。实例检验结果表明,KFES融合模型能显著减弱沉降数据中含有的随机噪声干扰,具有自适应性强、预测实时性好等优点,适合短期动态预测。
于永堂于永堂张继文郑建国徐文涛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指数平滑法沉降预测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下车库深基坑沉降监测与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评估北斗变形监测系统(BDS变形监测系统)在施工干扰环境下的变形监测效果,本文将BDS变形监测系统应用于西安市东郊某地下车库深基坑工程的沉降监测,得到了施工期及工后期的沉降监测数据,根据小波降噪原理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平滑降噪,并将BDS变形监测系统与水准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该场地深基坑的最终沉降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施工干扰会导致BDS变形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含有大量噪声,但通过小波降噪法对含噪声数据进行5层分解后,可得到平滑的沉降监测数据,且处理后的数据与水准监测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0.3%;基于降噪后数据采用修正的Gompertz函数预测得到该场地最终沉降量范围为100~110 mm。相关成果可为BDS变形监测系统在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黄鑫张继文于永堂徐传召张率曾涛王竞革
关键词:沉降监测小波降噪沉降预测
北斗Ⅲ变形观测系统性能测试与工程应用
2023年
针对传统工程观测方法存在的基准点选取困难、自动化程度低及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了北斗Ⅲ高精度变形观测系统。为验证该系统在地表变形观测中的观测精度及应用效果,通过模拟试验分析观测精度与通视条件、定位时段的关系,并将上述观测系统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域内,保证通视条件且定位时段为12∶00~16∶00时,BDS-Ⅲ变形观测系统垂直向定位精度优于1.5 mm,水平向定位精度优于1 mm,相同条件下,水平向定位精度由于垂直向定位精度;该系统能很好的保证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得到的观测值与传统水准观测值基本一致,适合用于高精度、自动化地表变形观测工程。
黄鑫于永堂张继文郑建国夏娜刘争宏
关键词:地表变形
基于VBA技术的施工现场试验进度自动控制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由于施工现场的施工试验中普遍存在着试验任务繁重,资料繁多等问题,通过对普通的试块信息记录存储方式的研究,提出施工现场试验的自动控制方法,运用VBA编程,完成了试验试块到期提醒及自动归档系统,该系统不仅高效实用,提高试验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完成试验数据的分类归档,对基于BIM的施工过程,提供完备的试验信息数据。目前该软件已在相关施工现场应用,达到很好的应用效果。
王茹黄鑫蔺向明王柳舒
关键词:BIM自动控制VBA
黄土高填方场地工后沉降预测模型性能评估方法
2023年
工后沉降预测结果是黄土高填方场地变形稳定性评价和建筑物规划布局的重要参考依据。为遴选适合黄土高填方场地的工后沉降预测模型,基于某典型黄土高填方工程的实测沉降数据,分析了工后沉降曲线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建立了17种回归参数模型,提出了模型预测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结果表明:(1)该工程填方区工后沉降历时曲线呈“缓变型”变化,土方填筑完工初期无陡增段,随时间增加沉降速率逐步降低,尚未出现沉降趋于稳定的水平段;(2)将外推预测误差、内拟合误差和后验误差比最小化作为综合控制目标,可遴选出理想的回归参数模型;(3)MMF模型(Ⅱ型)和双曲线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适应性,在17种模型中的预测效果最佳;(4)沉降数据的变化越平稳,模型预测效果越好;(5)增大建模数据的时间跨度,会提升预测精度,但增大至一定值后,预测精度提升效果不再显著。
于永堂于永堂郑建国黄鑫韩文斌
关键词: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评价指标
基于SMA-压电摩擦智能阻尼器的空间杆系结构优化控制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特性和压电陶瓷(PZT)逆压电效应,设计了一种SMA-压电摩擦智能阻尼器。针对遗传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差,容易陷入早熟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并以多模态控制性能指标作为优化准则,对一空间杆系结构的阻尼器布置进行了优化分析。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算法,选取4个阻尼器,分析了未改进和改进后的两种最优布置方案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有更好的收敛性,更强的寻优能力,能使阻尼器得到更优的布置位置;改进的遗传算法得到的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案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峰值反应。
王社良黄鑫展猛
关键词:遗传算法多模态控制
基于Revit的古建筑构件信息模型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针对古建筑信息管理散乱、信息缺失、信息无法共享、缺少信息标准等问题,建立了古建筑信息模型,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首先分析古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然后标准化古建筑信息,最后建立古建筑构件的信息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信息管理与利用效率。
王茹朱旭黄鑫
关键词:信息模型古建筑REVIT
拉线式深层沉降监测装置的研制被引量:2
2022年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试坑浸水试验的深层沉降监测中,传统的深标点法仅能单孔单点测量、电磁式沉降仪法存在测量误差大等不足。为此,研制了一种拉线式深层沉降监测新装置。该新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在监测点处开挖竖直探井,沿探井圆周均匀设置多个深层测点,将锚固头安装至测点处的探井侧壁上,当测点处土层发生湿陷变形时,首先由锚固头将变形传递给测绳,然后再由测绳传递至立柱上的滑块,最后通过量测立柱上的固定支座与滑块之间的相对位移,结合几何水准测量结果,得到各测点的深层沉降量。新装置与传统深标点法的现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装置具有原理清晰、结构简单、量程可调、精度高等优点,既满足了单孔多点测量需求,又提高了测量结果可靠性。最后对该新装置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于永堂刘争宏张龙王俊茂黄鑫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组合预测方法被引量:3
2021年
黄土高填方场地的工后沉降预测结果,是后续地面工程规划布局及建设时机确定的重要依据。针对黄土高填方场地初期获得的工后沉降数据历时较短,采用传统单项模型方法预测效果较差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工后沉降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各单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出主成分,接着采用最优模型选择准则(AIC)确定用于建模的主成分数量,其次建立沉降实测值(因变量)与所选取主成分(自变量)之间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然后对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评价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后采用所建立的组合模型向后多步预测。实例检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各单项模型,对于预测黄土高填方场地的工后沉降具有参考价值。
于永堂于永堂黄鑫
关键词:工后沉降组合预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