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璟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行人
  • 3篇仿真
  • 2篇制动
  • 2篇汽车
  • 1篇多功能车
  • 1篇虚拟仿真系统
  • 1篇运动型多功能...
  • 1篇制动控制
  • 1篇骑车
  • 1篇气囊
  • 1篇汽车安全
  • 1篇轿车
  • 1篇控制方法
  • 1篇加权
  • 1篇仿射
  • 1篇仿真系统
  • 1篇SUV
  • 1篇参数敏感性分...
  • 1篇车辆
  • 1篇车辆制动

机构

  • 8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1篇长沙民政职业...

作者

  • 8篇邹铁方
  • 8篇肖璟
  • 4篇蔡铭
  • 4篇李华
  • 2篇李岳林
  • 2篇胡林
  • 1篇刘雨
  • 1篇刘朱紫
  • 1篇易亮
  • 1篇韩云龙
  • 1篇梁宗伟
  • 1篇彭海涛
  • 1篇刘勇

传媒

  • 3篇汽车工程
  • 2篇汽车安全与节...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耦合气囊及制动控制对人地碰撞损伤的防护及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22年
为评估在人-地碰撞损伤防护中结合控制制动及气囊措施的效果,开展了系列仿真实验。含4种行人模型、2种步态、3种碰撞车速,选择4种车型的车辆,前端安装与车同宽的气囊;完全制动车辆,至人体头部与车体首次接触后,松开制动并引爆气囊;直到满足若干准则后,再完全制动车辆至静止。结果表明:结合制动控制与气囊的方式,简化了控制策略;将人-地碰撞加权伤害费用(WIC)降低91.9%;将行人头部损伤准则(HIC)均值降低87.7%。因而,更优的气囊形状及点火时刻可提升防护效果;但对于某些人-地碰撞损伤的案例,仍需其他解决方案。
邹铁方赵云龙肖璟李艳春
关键词:汽车安全制动控制虚拟仿真系统气囊
轿车-行人事故中人体损伤来源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为更好地了解车-人碰撞事故中人体不同部位的损伤来源及其相关性,从大量事故案例中选取64例附着弹出类型车-人碰撞事故,用PC-Crash对事故进行再现后读取相关数据,经验证,数据可靠。然后借助做图和相关性分析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头部损伤和大腿部位的损伤主要来源于人与车碰撞的过程中;胸部由加速度引起的损伤主要来源于与车碰撞过程中,而由碰撞力引起的损伤则主要来源于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小腿部位的损伤来源,则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行人头部HIC15与胸部3ms加速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明行人头部损伤与胸部损伤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邹铁方肖璟胡林李华蔡铭
基于事故再现的骑车人与行人各部位损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选取与汽车碰撞事故发生后人体与发动机罩接触并被抛出的57例电动自行车事故和64例行人事故,用PC-Crash进行再现,读取人体头部、胸部、大腿和小腿4个部位的损伤数据。利用现有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验证后,通过处理和对比的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骑车人头部损伤风险低于行人,当车速低于47km/h时,骑车人胸部的损伤风险高于行人,而当车速高于47km/h时,骑车人胸部损伤风险低于行人。在大多数速度工况下,骑车人下肢损伤风险均高于行人;损伤来源方面,骑车人和行人头部损伤大体上均来源于车辆撞击,骑车人胸部损伤的来源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而行人胸部损伤在车速低于42km/h时主要来源于地面撞击,车速高于42km/h时主要来源于车辆撞击。骑车人下肢和行人大腿的损伤来源于车辆撞击,而行人小腿损伤来源则随车速高低而异。
邹铁方易亮易亮胡林
关键词:行人
区间痕迹下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的改进仿射法被引量:1
2017年
区间痕迹下事故再现结果亦为区间,当采用仿射算法分析再现结果不确定性时,因再现模型的非线性而会导致分析结果偏离真值。为提高不确定性分析的精度,借助泰勒展开式对仿射法进行改进。改进仿射法先对事故再现模型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对模型进行泰勒展开,得到理想的泰勒展开式;接着对泰勒展开式内的变量进行仿射转换,并用矩阵形式表达;用区间多项式上下界公式计算出事故再现结果的取值区间。进一步,给出了分析仿真再现结果不确定性的改进仿射法步骤,并用3个数值算例和一个真实案例验证所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提高计算结果精度,且实用范围广,表明其能用于实践中。
邹铁方彭海涛肖璟蔡铭李华
一种降低人-地撞击损伤的车辆制动控制方法被引量:5
2021年
为降低车人碰撞事故中人与地面撞击所致损伤,提出一种车辆制动控制策略。该策略在检测到人体头部与车辆首次接触后松开车辆制动,之后依据若干准则再次完全制动车辆直到车辆停止。选择10种车型、两种制动方法(完全制动和控制制动)和一个虚拟仿真系统(包含3种车速×4种行人尺寸×2种行人步态)设计了共480次MADYMO仿真试验。结果发现控制制动能降低人-地撞击所致损伤但不会加重车辆的损伤,且能将83.75%案例中车辆与人体主要部位首次触地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缩短至1 m内。进一步讨论了车型和车速对制动控制策略防护效果的影响、人车首次接触与再次完全制动车辆的时间间隔取值规律和控制制动中损伤加重案例的原因等问题,为今后开发更实用且高效的制动控制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邹铁方刘朱紫肖璟刘朱紫
关键词:制动
行人与不同车型车碰撞事故中头部损伤来源被引量:3
2016年
为更好地了解行人与不同车型车碰撞事故中头部损伤来源,选取轿车、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及客车3种典型车型,以车速为变量设计仿真试验。首先借助一个真实案例验证Pc-Crash软件,然后利用该软件开展仿真试验,并用已有模型验证轿车事故中的行人抛距值,最后通过做图分析可知:3种车型事故中行人头部损伤程度均随车速的提升而加重;在相同车速下,SUV事故中行人头部损伤最严重;不同车型事故中,车辆所致损伤最高的是SUV型车,而地面所致损伤最高的是客车;轿车与SUV事故中行人头部损伤主要来源于车辆撞击,而客车事故中行人头部损伤来源较为复杂,但多数情况下来源于地面撞击。
李华李岳林肖璟蔡铭邹铁方
关键词:车型仿真
车人碰撞事故中车头参数敏感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为更好地了解车人碰撞事故中车头参数对碰撞后人体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实测获得411辆车的车头数据,利用PC-Crash软件仿真试验,获得行人抛距及行人损伤等响应;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对车头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车头参数对行人动力学响应的敏感性顺序,最高的为前挡风玻璃底端距地面高度,其次为引擎盖长度,最低的为车头前面板长度及保险杠底端距地面高度;给出车头长度、高度和车速对行人动力学响应的敏感性顺序依次为车速、车头长度、车头高度;车头参数与行人动力学响应组合分析显示各个参数对细化后的人体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程度,前挡风玻璃底端距地面高度最为敏感。该研究对于更好地开展事故再现、痕迹采集及车头设计等均具有实用价值。
李华李岳林李岳林刘勇邹铁方
关键词:仿真
基于仿真的车-人碰撞事故中行人不同部位损伤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明确车-人碰撞事故中行人各部位损伤及其与敏感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查阅文献初步筛选出10个敏感参数并确定其取值,然后借助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参数重要性分析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分析了各敏感参数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人各部位损伤及其与敏感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车速是对行人头部、胸部及腿部损伤影响最显著的参数;车速与行人各部位损伤、行人头部与胸部损伤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车速鉴定和损伤验证模型用于交通事故鉴定分析。
韩云龙肖璟邹铁方刘雨蔡铭梁宗伟
关键词:汽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