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谨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肺癌
  • 2篇预后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1篇抑制剂
  • 1篇预后价值
  • 1篇制剂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顺铂
  • 1篇突变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治疗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学
  • 1篇腺癌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特征

机构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谨
  • 3篇顾莹莹
  • 2篇赵瑾
  • 2篇李龙光
  • 2篇刘静
  • 2篇姜桔红
  • 2篇付琳
  • 1篇何建行
  • 1篇姜桔红
  • 1篇刘洋
  • 1篇冯凤兰

传媒

  • 2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BMP-12在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潜在预后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BMP-1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RT-PCR检测BMP-12 m RNA在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BMP-12在肿瘤原发病灶(n=108)和正常乳腺组织(n=29)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进行检测;免疫组化检测BMP-12蛋白在正常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和细胞系相比,BMP-12 m RNA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下调;免疫组化显示BMP-1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预后好的乳腺癌患者BMP-12 m RNA表达水平较高;总生存期长患者比生存期短的患者BMP-12表达水平高。结论 BMP-12低水平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BMP-12可能是乳腺癌的潜在预后指示因子。
陈瑶琦史晓舜陈宇颂陈婧仪冯凤兰李谨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名按照Sandwich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学生纳入观察组,另外50名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的学生纳入对照组。通过期末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评价Sandwich教学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88.62±5.72)分,高于对照组的(79.42±6.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好有42例(84.0%),高于对照组的11例(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临床肿瘤学的教学,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李谨顾莹莹姜桔红
关键词:临床肿瘤学教学效果
HSP90抑制剂Ganetespib增强肺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HSP90抑制剂ganetespib对DNA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及其对顺铂(cisdiamminedichloroplatinum,DDP)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ganetespib对肺癌细胞A549和H1975的DNA修复蛋白BRCA1及RAD51表达的下调作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RAD51及核磷酸化的H2AX组蛋白(γ-H2AX)核焦点形成;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CK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中效原理分析判断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并通过SCID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ganetespib与DDP联合应用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Ganetespid明显下调DNA修复蛋白BRCA1和RAD51的表达,ganetespid及DDP处理诱导DNA重组修复标记RAD51核焦点的形成率为13%,明显少于单一DDP处理组(59%)。Ganetespid和DDP联合应用的细胞凋亡率为23%,明显高于单一ganetespid组(1 5%)或单一D D P组(1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中ganetespid与DDP联合应用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一ganetespi b或单一DDP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anetespib可下调肺癌细胞DNA修复蛋白的表达并增加对DDP的敏感性。
姜桔红顾莹莹刘静廖炫之赵瑾李龙光付琳李谨
关键词:肺癌细胞HSP90抑制剂顺铂DNA修复
肺叶与亚肺叶切除治疗60岁以上Ia期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比较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治疗Ia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预后比较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年龄≥60岁的T1N0M0(≤3 cm)SCLC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索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治疗Ia期SCLC预后的对比分析。方法纳入"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database,SEER)在1992年-2010年间经病理诊断为Ia期SCLC患者共515例,数据使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肺叶切除组(n=110)、亚肺叶切除组(n=57)、和非手术治疗组(n=348)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5个月、23个月和16个月;该三组相应的5年总生存期(OS)分别为44%、30%和14%(Lob vs Sub,χ~2=4.851,P=0.028;Sub vs non-surgical,χ~2=6.529,P=0.011)。SCLC有、无淋巴结采样/清扫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差异(P=0.107);肺叶切除+放化疗组(Lob+CR,n=59)的5年OS为50%。Cox分析证实,手术(肺叶与亚肺叶切除术)方式为独立预后预测因素之一。结论年龄≥60岁的Ia期SCLC患者,我们推荐解剖性肺叶切除联合辅助放化疗治疗。
曾海康刘洋夏晓君李谨何建行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EGFR及KRAS基因的检测及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汉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Kirsten鼠肉瘤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KRAS)突变的阳性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的方法检测ALK融合基因异常表达,采用PCR检测EGFR基因和KR AS基因突变,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2 267例进行了ALK融合基因检测,其中1 655例同时进行了EGFR突变检测,951例同时进行了KRAS检测。ALK融合基因、EGFR基因及KRAS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7.28%(165/2 267)、48.58%(804/1 655)、11.40%(108/947)。ALK基因突变多见于年轻、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腺癌患者;KR A S基因突变多见于老年、男性、腺癌患者。1 655例同时进行了ALK与EGFR检测的病例中,共6例存在双基因突变(0.36%);947例同时进行了ALK与KRAS检测,共4例存在双基因突变(0.42%);943例同时进行了EGFR与KR A S突变检测,未发现双突变病例。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EGFR和KR A S基因的突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均存在相应的联系,个别病例可以出现ALK融合基因与EGFR或KR AS突变共存。
刘静姜桔红顾莹莹廖炫之李谨赵瑾付琳李龙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