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西强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型心
  • 2篇诱捕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急性ST段抬...
  • 2篇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造影
  • 1篇胸痛
  • 1篇胸痛患者
  • 1篇造影
  • 1篇双链
  • 1篇双链DNA
  • 1篇重度狭窄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环境与疾病相...

作者

  • 3篇王西强
  • 2篇白鸿远
  • 2篇刘平
  • 2篇杨丹丹
  • 1篇马爱群
  • 1篇王亭忠
  • 1篇刘静
  • 1篇宁菲菲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能够发挥强有力的促炎、促血栓形成、细胞毒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NETs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入选发病12 h内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CU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30例,抽取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及外周动脉血;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酶标法检测NETs及其相关结构,分析NETs及其相关结构与STEMI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中可见NETs结构,外周动脉血中未有明显的NETs结构形成;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中可见大量的NETs相关结构dsDNA生成,与外周动脉血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与外周动脉血中NETs相关结构dsDNA呈正相关(Pearson′s P=0.479,P<0.05)。结论:NETs及其相关结构可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相关。
王西强杨丹丹白鸿远刘平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双链DNA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发生与双链DNA (dsDNA)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入选发病12 h内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STEMI患者145例,抽取外周动脉血、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另抽取3例正常人外周动脉血作为对照。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酶标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骨架结构及dsDNA含量,并同时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白细胞等提示心肌梗死的相关指标。分析dsDNA与心肌梗死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TEMI患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中dsDNA含量和NETs骨架结构明显高于STEMI患者外周动脉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27);dsDNA含量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及白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185,P=0.030;r=0.168,P=0.049;r=0.337, P=0.003;r=0.181,P=0.033)。结论 dsDNA可能与STEMI的发生相关。
王西强杨丹丹刘静范修德马爱群刘平
关键词:双链DNA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早期识别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及其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早期识别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84例胸痛患者,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冠状动脉分段评价标准和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血管进行定量评分并计算总积分,根据Gensini积分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30分)与重度狭窄组(≤30分),并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NLR,分析NLR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早期识别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33,95%CI:1.013~1.054,P=0.001)、男性(OR=1.750,95%CI:1.062~2.883,P=0.028)、低密度脂蛋白(OR=1.723,95%CI:1.232~2.411,P=0.001)、NLR(OR=1.345,95%CI:1.205~1.500,P<0.001)为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43(95%CI:0.594~0.693,P<0.01),当NLR取值为2.32时,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度为78.5%,特异度为62.6%。结论:NLR是冠状动脉重度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白鸿远王西强王亭忠杨丹丹宁菲菲柏如海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