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力

作品数:1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网络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单向纤维
  • 2篇单向纤维增强...
  • 2篇低温环境
  • 2篇电控箱
  • 2篇调制
  • 2篇调制器
  • 2篇有向网络
  • 2篇增强复合材料
  • 2篇战场
  • 2篇杀伤
  • 2篇矢量
  • 2篇矢量调制器
  • 2篇试验机
  • 2篇输出模块
  • 2篇塑料
  • 2篇体积
  • 2篇体积比

机构

  • 14篇国防科学技术...

作者

  • 14篇章力
  • 6篇陶俊勇
  • 6篇张书锋
  • 4篇陈循
  • 4篇赵志远
  • 4篇朱付景
  • 3篇王洋
  • 3篇张云安
  • 2篇汪亚顺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传递拉力与压力的隔热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传递拉力与压力的隔热装置,包括上、下连接臂,所述上、下连接臂之间通过屈服强度大于20MPa的工程塑料连接,以降低二者之间的热传导。本发明不仅能够传递较大拉力与压力载荷,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温箱内高温或低温...
张书锋张云安汪亚顺陶俊勇陈循章力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随机分布生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随机分布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横截面上生成第一根纤维;(S2)生成第一根纤维的邻近纤维,定义第一根纤维的邻近纤维为第二代纤维;(S...
章力张书锋蒋远翔陈循
文献传递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分散性研究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模量高、密度小、耐腐蚀、易成型等优点,因此在飞机、车辆、船舶等大型军事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其中以压缩强度的分散性最大。这使得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安全...
章力
关键词:复合材料有限元分散性
一种主动抗饱和频谱感知接收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动抗饱和频谱感知接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干扰提取支路,在模拟域进行干扰检测和重建,对外界强干扰经衰减后进行干扰检测,并控制矢量调制器以生成干扰重建信号;感知主路,在模拟域对外界电磁信号进行超外差接...
赵志远赵卫虎朱义勇徐庆征章力朱付景郎为民
一种电动操舵机构的故障模拟及诊断实验平台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操舵机构的故障模拟及诊断实验平台,包括底座和电控箱,还包括:直线模组,用于为电动操舵机构的故障模拟及诊断实验提供动力;联动模块,用于将直线模组提供的动力传输至舵叶输出模块;舵叶输出模块,包括舵叶输出轴,...
傅良成章力卢志乾张书锋陶俊勇
文献传递
用于三维圆柱间隙铰磨损实验的曲柄摇杆装置
一种用于三维圆柱间隙铰磨损实验的曲柄摇杆装置,包括安装平台、驱动模块、联动模块、三维圆柱间隙铰模块以及负载模块;驱动模块连接曲柄联动模块,驱动模块提供的动力通过曲柄联动模块传输到三维圆柱间隙铰模块;三维圆柱间隙铰模块包括...
章力陶俊勇卢志乾
文献传递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随机分布生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随机分布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横截面上生成第一根纤维;(S2)生成第一根纤维的邻近纤维,定义第一根纤维的邻近纤维为第二代纤维;(S...
章力张书锋蒋远翔陈循
一种可传递拉力与压力的隔热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传递拉力与压力的隔热装置,包括上、下连接臂,所述上、下连接臂之间通过屈服强度大于20MPa的工程塑料连接,以降低二者之间的热传导。本发明不仅能够传递较大拉力与压力载荷,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温箱内高温或低温...
张书锋张云安汪亚顺陶俊勇陈循章力
文献传递
含间隙旋转铰磨损过程建模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在潜艇、舰船等军事装备用于控制航向的操舵系统中,旋转铰部件由于受到往复冲击、海水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其磨损和失效进程会被明显加速。旋转铰部件作为装备的关键薄弱环节,一旦发生失效轻则降低操舵精度、增加运行噪声、降低装备隐身性...
章力
关键词:军用舰艇
一种电力系统与任务负载体系耦合分析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与任务负载体系耦合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网络与任务负载网络中各节点的节点类型并建立节点联系,构建具有相应功能属性的节点任务链,并计算各节点在相应节点任务链下的到达矩阵;根据到达矩阵将电力网络和任...
陶俊勇王洋张云安 白光晗章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