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类囊体膜的光能利用和光动力学治疗被引量:1
- 2023年
- 类囊体膜由光合色素、脂类和蛋白质组成,是绿色植物、真核藻类与蓝藻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主要场所.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光合电子传递两个核心过程,前者将光能转化为电子,后者将电子转化为活跃化学能.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和氧化还原特性使得类囊体膜可以被应用于生物光电化学和生物光电催化两种光能利用系统.基于类囊体膜的光能利用系统不仅具有材料可再生和低碳绿色等优势,而且具有比完整光合细胞更高的能量效率.同时,类囊体膜中含有光敏剂叶绿素,并具有光合放氧特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使其可以应用于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类囊体膜在这些领域中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类囊体膜在这3个领域的应用形式和作用机制,讨论了类囊体膜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赵雪桐朱华伟张延平李寅
- 关键词:类囊体膜光动力学治疗
- 生物光伏:环境友好的新型太阳能利用技术被引量:1
- 2023年
- 生物光伏利用可自我更新的光合细胞作为光电转化材料,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太阳能利用技术。生物光伏包括光合细胞中的光化学反应、细胞与电极间的跨膜电子传递、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电流产生三个核心过程。光合细胞的天然跨膜电子传递效率较低,成为了生物光伏电能输出的主要限制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发展了一些新的跨膜电子传递策略,包括基于外源电子载体的间接电子传递、基于导电纳米材料的杂合电子传递以及基于合成微生物组的定向电子传递。本文简要回顾了生物光伏的发展历史,综述了不同电子传递策略的基本原理、优势和不足,总结了提高生物光伏电能输出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生物光伏在高功率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如何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增强跨膜电子传递效率,以期加速生物光伏的发展。
- 朱华伟李寅
- 关键词:光合电子传递
- 导电水凝胶和一体化生物光伏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所属生物光伏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导电水凝胶的一体化生物光伏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水凝胶,由水凝胶和导电材料组成;所述水凝胶包括明胶‑卡拉胶复配水凝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复配水凝胶﹑海藻酸钠‑聚乙二醇复配水凝胶和海...
- 李寅朱华伟张延平徐丽茹
- 微生物电合成-电能驱动的CO_2固定被引量:7
- 2016年
- CO_2代表着地球上最广泛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生物固碳途径将CO_2转化为有机物,是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的重要方向,由于能量供给不足和微生物自身生理代谢的限制,生物固碳效率还有待提高.利用电能驱动微生物还原CO_2是实现CO_2高效转化的新策略,被称为微生物电合成.本文从电合成微生物种类、胞外电子传递、电极材料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电合成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电合成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朱华伟张延平李寅
- 关键词:CO2固定
- 高产丁醇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高产丁醇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菌,包括如下步骤:1)抑制生产丁醇的出发菌基因组上pykA基因表达和/或活性,且提高所述出发菌基因组上fdh基因的表达和/或活性,得到目的菌A;...
- 董红军赵春华张天瑞朱华伟林兆张延平李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