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 作品数:36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局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肠内营养支持对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围化疗期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围化疗期的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肠内营养在改善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化疗相关血液系统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3—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收治的103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患儿分为肠内营养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肠内营养组患儿在常规饮食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饮食,分析各组患儿化疗前后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观察化疗后感染发生率以及红细胞、血小板输注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患儿化疗前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均显著高于化疗后(肠内营养组:Z=-5.91、-5.59、-5.54、-5.66;对照组:Z=-6.14、-5.84、-5.75、-4.75,均P<0.05);肠内营养组患儿化疗前的血红蛋白水平、化疗后最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t=5.68、5.62,均P<0.05),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患儿化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前:Z=-0.71、-0.12、-1.29;化疗后:Z=-0.39、-0.86、-0.94,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儿,肠内营养组患儿的化疗前、后贫血程度均改善(χ^(2)=10.45、6.12,均P<0.05),两组患儿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前:χ^(2)=1.17、0.10、0.49;化疗后:χ^(2)=0.18、1.10、0.97,均P>0.05);肠内营养组输注红细胞的患儿数低于对照组(χ^(2)=14.06,P<0.05),感染、输注血小板的患儿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0.29,均P>0.05);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儿围化疗期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化疗前后贫血的严重程度,减少化疗后输注红细胞的概率,
- 李凡张伟令任卫山朱霞胡慧敏支天张谊黄东生
- 关键词:营养支持肿瘤贫血化学疗法
- 儿童肝母细胞瘤伴转移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 高亚楠黄东生张伟令张谊王一卓胡慧敏李静文圆李凡
- 21例脑膜旁横纹肌肉瘤中枢侵犯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2021年
- 目的总结儿童脑膜旁横纹肌肉瘤(parameningeal rhabdomyosarcoma,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自2004年5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21例明确诊断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综合治疗模式和预后情况。结果21例PM-RMS中枢侵犯组患儿,脑神经受累11例,颅底骨受累14例,脑脊液细胞学阳性18例;病理分型腺泡型6例,胚胎型15例;TNM分期3期16例,4期5例;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分组Ⅲ组3例,Ⅳ组18例;活检16例,行肿瘤部分切除手术5例;仅予以化疗10例,联合放化疗11例。截至2018年12月31日,随访17~1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5个月,1例患儿因病情进展放弃治疗后失访,有效随访20例。治疗过程中无复发/进展者7例,其中完全缓解6例,局部复发5例,疾病进展8例;死亡11例,存活9例。20例患儿的生存时间为(62.68±13.14)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38.3%。联合放化疗患儿生存时间为(88.94±15.68)个月,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独化疗患儿(57.1%∶0,χ^(2)=9.954,P=0.002)。治疗后无复发/进展患儿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复发/进展患儿(100%∶20.0%∶16.7%,χ^(2)=8.477,P=0.014)。结论儿童PM-RMS中枢侵犯组总体预后差,化疗联合放疗能显著改善患儿预后。
- 胡慧敏张伟令黄东生李静李凡支天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放疗预后
- 54例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3,4期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研究
- 目的:了解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3,4期患儿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预后.方法:从2007年3月-2015年6月收集的180例NB患儿中筛选出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初发年龄为5岁以上(含5岁)N...
- 张谊张伟令黄东生韩涛支天李静易优文圆李凡梅妍妍杜燕燕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年长儿化疗手术预后
- 药物敏感性检测在小儿中晚期肝母细胞瘤精准化疗中的应用
- 目的:本研究是评估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ATP-TCA)指导中晚期肝母细胞瘤精准化疗疗效。方法:采用ATP-TCA法测定30例中晚期肝母细胞瘤患儿对临床化疗药物伊立替康(Irinotecan CPT-11)、顺铂(cis...
- 李静张伟令黄东生张谊易优韩涛文园李凡周燕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晚期化疗药物敏感性ATP-TCA
- 实体瘤患儿口腔真菌感染25例临床分析
- 朱霞张伟令黄东生顾华丽周燕李静张品伟胡慧敏韩涛文园李凡
- 实体瘤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实体瘤患儿化疗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类型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非重症监护室(ICU)儿科病房住院化疗并留置外周静脉导管(PICC)及中央静脉导管(CVC)的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原菌构成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化疗3 361例次,累计置有PICC者及CVC者3 300例次,共送检导管血培养64次,发生CRBSI 24例次,其中4例次为真菌感染,CRBSI感染率为0.7%,真菌感染率为0.12%;共分离出病原菌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株,占21.4%;革兰阳性菌9株,占64.3%;真菌2株,占14.3%;主要病原菌中(共24例次阳性,耐药12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7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2例)检出率分别为12.5%、29.2%、8.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光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敏感性为100%,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为0。结论监测实体肿瘤患儿的CRBSI发生及病原学变化,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提供早期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 朱霞张伟令黄东生张谊王一卓李静周燕韩涛胡慧敏文圆李凡
-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实体瘤病原菌
- 恶性实体瘤患儿化疗并发口腔真菌感染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实体瘤患儿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以及抗真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收治的化疗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25例实体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实体瘤患儿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1.11%,发病时患儿均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多伴有发热、食欲差、呕吐、腹泻、咳嗽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贫血、血小板下降,C反应蛋白不同程度升高。常见口腔真菌感染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光滑假丝酵母菌,部分患儿真菌血培养阳性。应用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外用或口服、两性霉素B雾化治疗口腔真菌感染4~7天后好转。结论实体瘤患儿骨髓抑制期口腔真菌感染率较高,易于反复,化疗后加强口腔护理,局部早期应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高。
- 朱霞张伟令黄东生张谊顾华丽周燕李静胡慧敏韩涛文圆李凡
- 关键词:口腔真菌感染实体瘤
- 单中心儿童肾母细胞瘤39例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分析
- 胡慧敏张伟令王一卓张谊李静文圆李凡黄东生
- 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总结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疗效,为改善其预后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初治NB患儿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疗效总结以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54例患儿中男36例、女18例,均为3、4期。以腹膜后占位最多见(76%,41/54),其次为纵隔占位(18%,10/54)、椎管内占位(4%,2/54)和盆腔占位(2%,1/54)。截止至随访日期,54例患儿中存活30例(56%):无病生存23例(77%,其中9例为复发再度化疗后完全缓解)、肿瘤部分缓解6例(20%,均为复发再度化疗患儿)、进展1例(3%,为复发再度化疗后进展);死亡24例(44%),其中22例为复发再度化疗后死亡、2例为初治期间多脏器衰竭死亡;治疗、随访期间共38例复发。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54例患儿平均生存时间53.8个月;3期患儿总生存率(OS)为80%,高于4期患儿(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患儿平均生存时间(51.68个月)低于无复发病例(62.5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长儿NB临床分期多属晚期,但规律治疗仍可提高疗效,应增加患儿信心,坚持规范治疗。
- 张谊张伟令黄东生韩涛支天李静易优文圆李凡梅妍妍杜燕燕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化疗手术预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