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鹏
-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实时监测与常规显露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比较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实时监测与常规显露的差异,探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甲状腺再次手术118例病人资料。其中应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联合肉眼识别保护且术前电子喉镜检查正常者45例(神经监测组),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1:1对照原则,选取常规显露保护喉返神经且术前电子喉镜检查正常者45例为对照组(常规显露组)。比较分析两组病人在喉返神经识别率、确认识别时间、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的差异。结果应用喉返神经常规显露肉眼识别保护法,喉返神经顺利识别39例(86.7%),确认识别时间为(3.4±0.9)min;余6例(13.3%)常规显露未顺利识别喉返神经,经术中细致解剖确认喉返神经时间延长至(16.5±3.2)min,应用神经监测联合肉眼识别保护,喉返神经识别率为100%,确认识别时间为(2.2±0.8)min;暂时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在神经监测组较常规显露组低,分别为6.7%vs.22.2%(P<0.05),0 vs.2.2%(P>0.05);神经监测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常规显露组少,分别为(12.2±2.9)mL vs.(13.1±1.8)mL(P>0.05),(40.6±2.8)mL vs.(50.8±3.2)mL(P<0.05)。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中,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较常规显露能加快完成喉返神经的确认识别,提高喉返神经的识别率,有效降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并且减少术后引流量,有利于术后恢复,在喉返神经周围危险区操作时,连续实时监测发现肌电信号振幅的危险改变,增加手术安全性。
- 刘昆鹏代文杰
- 关键词:甲状腺再次手术喉返神经损伤
- 喉返神经实时监测技术在再次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前,甲状腺手术在临床中普遍开展。由于术前或术中误诊,手术范围不规范,肿瘤复发等因素,导致部分患者需行再次手术治疗。再次手术中因前次手术瘢痕粘连和解剖结构紊乱等原因,使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损伤风险增加。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mointoring,IONM)是应用神经电生理原理监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的一项技术,可更好地辨认、预警喉返神经损伤,发现损伤部位,降低再次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
- 刘昆鹏代文杰
- 关键词:甲状腺再次手术喉返神经损伤
- 脾肿大等级判断建议与手术方式选择被引量:14
- 2019年
- 与开腹脾切除术(OS)相比,腹腔镜脾切除术(LS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微创手术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正常大小脾脏或稍大脾脏的切除。随着临床LS的广泛应用,其适应证也拓展至巨脾的切除,但当前针对巨脾能否成功实施LS的大小极限与手术指征的选择尚存在较大争议。故此,建议将我国脾肿大"三度法"修改为"四度法",以期指导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 刘昆鹏麻勇姜洪池
- 关键词:脾脏脾肿大巨脾腹腔镜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