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岑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移植用水凝胶微球的体外筛选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植用水凝胶微球的体外筛选方法。将待筛选水凝胶微球置于经过琼脂糖溶液处理后的孔板中,于孔板的小孔中接种炎症细胞后,将孔板置于二维摇床上,振动培养后再静置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根据评分法则对微囊表面细胞粘附评分...
- 马小军郑会珍于炜婷王秀丽宋益哲高梦刘晓岑
- 文献传递
- 基于海藻酸钠羟基改性的MPEG原位共价修饰微胶囊及抗蛋白性能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海藻酸钠链段羟基位点改性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原位共价修饰的海藻酸钠/壳聚糖(AC)微胶囊,在保证MPEG修饰微胶囊机械强度不受影响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表面MPEG修饰密度,实现兼具良好机械稳定性及抗蛋白性能的微胶囊制备方法。方法:利用溴化氰对海藻酸钠羟基进行活化并将末端氨基的点击化学linker(BAT)接枝在主链上进而制备MPEG原位共价修饰微囊A_(B(OH))CP_N,用球磨法表征微囊机械强度,用Ig G和Fgn为模型考察微囊表面抗蛋白吸附性能,以L929细胞在其二维模拟平板膜上的黏附情况作为衡量指标,考察MPEG修饰微胶囊表面细胞粘附情况,并最终通过体内移植考察MPEG修饰微囊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基于海藻酸钠羟基位点的MPEG原位共价修饰微胶囊能够实现与常规条件制备的微胶囊接近的机械强度;同时与对照组相比Ig G吸附量降低87.4%,Fgn吸附量降低75.5%,实现了良好的抗蛋白吸附性能;二维模拟平板膜表面L929细胞粘附情况显著改善,细胞粘附数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76.9%;体内移植结果证明MPEG修饰微囊细胞粘附极少,微囊与纤维层分离明显。结论:基于海藻酸钠羟基位点的MPEG原位修饰能够实现兼具良好机械稳定性及抗蛋白吸附性能的微胶囊。
- 刘晓岑谢红国任英娄茹云于炜婷马小军
- 关键词:微胶囊MPEG机械稳定性
- 海藻酸盐基-聚阳离子微胶囊及其用于生物活性物质包埋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物质包埋的海藻酸盐-聚阳离子微胶囊产品,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巴胺接枝改性的海藻酸盐-聚阳离子微胶囊。本发明中,多巴胺分子共价键合在海藻酸钠分子上并用于制备水凝胶微球载体,该包埋型水凝胶微球载体进一步...
- 谢红国任英于炜婷娄茹云刘晓岑马小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PEG原位共价接枝改性海藻酸盐微囊及其制备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新型PEG原位共价接枝改性海藻酸盐/聚阳离子微胶囊。微胶囊为海藻酸盐的水凝胶珠,或,微胶囊内部为海藻酸盐的液体或水凝胶,外表面为通过聚阳离子和海藻酸盐形成的聚电解质复合水凝胶膜,在微胶囊上通过烯烃基与海藻...
- 马小军刘晓岑谢红国于炜婷娄如云
- 文献传递
- 一种PEG共价接枝的海藻酸盐微胶囊及其制备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PEG共价接枝改性海藻酸盐/聚阳离子微胶囊,微胶囊为共价接枝PEG的海藻酸盐的水凝胶珠;或,微胶囊内部为共价接枝PEG的海藻酸盐的液体或水凝胶;微胶囊外表面为通过聚阳离子和海藻酸盐形成的聚电解质复合水凝胶...
- 马小军刘晓岑谢红国于炜婷任英郑会珍高梦
- 文献传递
- PEG原位共价接枝的海藻酸盐微胶囊及其制备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新型PEG原位共价接枝改性海藻酸盐/聚阳离子微胶囊。微胶囊为海藻酸盐的水凝胶珠,或,微胶囊内部为海藻酸盐的液体或水凝胶,外表面为通过聚阳离子和海藻酸盐形成的聚电解质复合水凝胶膜,在微胶囊上通过烯烃基与海藻...
- 马小军刘晓岑谢红国于炜婷任英郑会珍高梦
- 文献传递
- 一种移植用水凝胶微球的体外筛选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植用水凝胶微球的体外筛选方法。将待筛选水凝胶微球置于经过琼脂糖溶液处理后的孔板中,于孔板的小孔中接种炎症细胞后,将孔板置于二维摇床上,振动培养后再静置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根据评分法则对微囊表面细胞粘附评分...
- 马小军郑会珍于炜婷王秀丽宋益哲高梦刘晓岑
- 文献传递
- 一种半乳糖基接枝改性的海藻酸盐微球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半乳糖基接枝改性的海藻酸盐水凝胶微球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海藻酸羟基位点的占据并不影响海藻酸的成胶性能,因此接枝反应后的半乳糖基海藻酸仍可制备出球形度良好且稳定性好的包埋型水凝胶微球载体,该包埋型水凝...
- 于炜婷娄茹云刘晓岑马小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