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玲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容受性
  • 2篇受性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容受...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容受性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不孕
  • 2篇不孕症
  • 2篇不孕症患者
  • 1篇多囊
  • 1篇多囊卵巢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排卵
  • 1篇排卵治疗
  • 1篇着床
  • 1篇综合征

机构

  • 2篇中山市中医院
  • 2篇中山市小榄人...

作者

  • 2篇吴又明
  • 2篇余艳萍
  • 2篇莫秋
  • 2篇孙晓玲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归肾丸对PCOS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分析归肾丸对PCOS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Ⅰ组(n=28)和治疗Ⅱ组(n=28),治疗Ⅰ组给予氯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促排卵,治疗Ⅱ组给予归肾丸+CC/h CG促排卵,选择同期因男性不育或输卵管因素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8例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植入窗期的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清E_2、P水平,子宫内膜LIF水平和妊娠情况。结果:治疗Ⅱ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指数、阻力指数,血清P水平,子宫内膜LIF水平和妊娠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患者的血清E_2与对照组和治疗Ⅰ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肾丸可显著改善PCOS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临床妊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莫秋孙晓玲王冬纳胜稳静余艳萍吴又明
关键词:归肾丸着床子宫内膜容受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情况及促排卵治疗对其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非PCOS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异以及促排卵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PCOS不孕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8例,A组采用氯米芬(C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治疗,B组采用归肾丸+CC/HCG促排卵治疗,同时选取同期因男性不育或输卵管因素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C组)。比较各组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少、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子宫内膜厚度、PI及血清E2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水平和子宫内膜LIF表达水平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PCOS不孕症患者相比,CC促排卵治疗的PCOS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所降低,归肾丸+CC促排卵治疗的PCOS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则明显改善。
孙晓玲莫秋王冬纳胜稳静余艳萍吴又明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容受性促排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