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喻 作品数:18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建筑科学 更多>>
基于关键支路的关键断面确定方法 被引量:6 2018年 电网关键输电断面的研究、确定和在线监视对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快速确定关键断面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将电网弹性网络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结合,提出一种衡量线路枢纽性的指标,并将该指标与线路开断后对潮流的影响程度结合,用于识别枢纽性强、对潮流影响大的关键线路,继而根据支路开断分布因子和弹性网络模型,直接在关键支路附近,确定输电断面,最后将安全裕度小的输电断面作为关键断面。该方法简化了发电机负荷节点对间输电路径的搜索方法,省略了电网分区这一步骤。电网弹性网络模型是将电网中的各条支路映射为具有弹性系数的弹性支路,该模型的应用能够实现电网稳定分析的可视化,这种可视化的特点在本文关键断面的确定方法中得以体现。以IEEE-39节点系统为算例,将确定的关键断面进行合理性验证,表明了本方法的可用性。 王文媛 李卫国 程宇頔 夏喻 袁创业 蔡正梓低气压长间隙工频放电U_(50%)-P曲线饱和特性研究 2017年 为研究低气压下长间隙工频放电击穿电压与气压U_(50%)-P关系曲线饱和特性,利用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对2~70 k Pa气压范围内300~600 mm棒-板间隙进行了工频放电试验研究,得到不同间隙距离的U_(50%)-P曲线,并对曲线饱特性以及饱和区击穿前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70 k Pa气压范围内不同棒-板间隙的U_(50%)-P曲线均存在明显饱和区,随间隙距离减小饱和区向高气压方向移动,饱和范围增大且U_(50%)分散性增大。产生上述现象的的原因为:饱和区内击穿前间断发展的流注放电产生大量空间电荷,影响电子自由行程和碰撞几率,削弱了气压对电子自由行程和碰撞几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研究低气压下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提供参考。 杨亚奇 李卫国 袁创业 夏喻 陈艳关键词:低气压 工频放电 聚丙烯材料应用于低气压放电腔体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长间隙放电,制作了工作压力在100 Pa^0.1 MPa范围内可调的实验腔体。从电气要求、材料性能和经济成本方面考虑,选择聚丙烯为制作腔体的主要材料,并从安全性能和气密性能两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同时结合仿真软件分别对直径为1200和150 mm的两个聚丙烯法兰盘及其上金属螺栓的电场强度以及悬浮电位缺陷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局部放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腔体高压电极所加电压为100 kV时,腔体表面的最大场强为9.83 kV/cm,金属螺栓的最大场强和悬浮电位分别为:1.6 kV/cm和0.03 V,可以认为金属螺栓的悬浮电位不会使得螺栓尖端产生电晕放电,从而不会对放电过程中的信号检测产生干扰。该研究为今后使用绝缘材料用于制作低气压容器以进行放电研究提供了参考。 夏喻 李卫国 秦司晨 杨亚奇 袁创业 陈艳关键词:长空气间隙 聚丙烯 悬浮电位 棒尖端外形对低气压下棒-板短间隙放电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为研究棒尖端外形对低气压下棒-板短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利用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针对锥尖头、球头、平头三种棒电极在2~20 kPa气压范围内200~400 mm短间隙进行工频放电试验研究,并对棒尖端外形对击穿电压、电晕和等离子体通道外形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棒尖端外形对低气压下棒-板短间隙放电特性影响显著。在2~20 kPa气压范围内随气压升高,相同间隙距离不同棒尖端下的击穿电压幅值差逐渐增大;锥尖头和平头棒尖端电晕层存在电离集中点;球头和平头棒相对锥尖头棒-板间隙等离子体通道而言较粗且偏移角较大,等离子体通道末端与板电极存在较多接触点并呈现"多分支"状。研究成果对低气压下放电试验电极布置具有参考意义。 杨亚奇 李卫国 夏喻 袁创业关键词:短间隙 等离子体通道 高空下棒-板间隙直流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 被引量:9 2018年 为研究高空条件下的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利用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对100~600 mm棒-板空气间隙在直流电压下的放电电压U_(50)与气压P、间隙距离d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分析2~30 k Pa气压范围内P与d对U_(50)的影响,得到U_(50)与P、d之间的关系曲线及12 k Pa下600 mm间隙的放电通道发展过程,并提出2~30 k Pa气压范围内的放电电压校正公式。该研究结果可为高空低气压下飞行器的放电特性研究及更系统地开展低气压下长间隙特性试验提供参考。 夏喻 李卫国 陈艳关键词:高空 低气压 直流电压 棒-板间隙 放电特性 电压校正 低气压下长间隙交直流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2018年 为研究低气压下交、直流长间隙放电特性,利用自主研制的低气压放电腔体对0.5~60 kPa气压范围内200~600 mm棒-板间隙进行交流、正极性直流和负极性直流放电实验,得到不同电压形式下的击穿电压U与气压P的关系曲线,并对曲线特征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流、正极性直流以及负极性直流电压下的U-P曲线差异显著,在2~4 kPa范围内直流电压下的极性效应发生反转,随气压升高直流击穿电压幅值由U_(DC(-)) 杨亚奇 李卫国 夏喻 袁创业关键词:低气压 空间电荷 极性效应 低气压长间隙工频放电通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低气压下长间隙工频放电通道特性,利用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对600 mm棒-板间隙在5 k Pa、15 k Pa、25 k Pa、35 k Pa、45 k Pa、55 k Pa气压值下的工频放电通道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低气压条件对放电通道外形、通道偏移角度以及通道起始前预放电过程的作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随气压升高空间电荷密度增大,在电子自由行程和碰撞几率的共同作用下放电通道逐渐收细、变亮,曲折和分叉特征逐渐明显;通道偏移角度逐渐减小;预放电过程由电晕变为刷状流注放电且预放电角逐渐减小。研究结果对研究低气压下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提供参考。 杨亚奇 李卫国 夏喻 袁创业 陈艳关键词:低气压 放电通道 预放电 一种用于模拟低气压放电的试验腔体试制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低气压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以及突破钢制腔体尺寸对放电间隙长度的限制,试制了以聚丙烯材质为主体的低气压放电试验腔体,并利用试验平台对其气密性和放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试制的试验腔体在25~900 Pa气压范围内最大压升率小于0.1 Pa/s,有效放电间隙长度超过腔体半径并达到600mm,气密性和放电性能均能够很好地满足低气压长间隙交流放电试验的需求。研究成果对研究低气压下长间隙放电特性、搭建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以及改善腔体放电性能具有参考价值。 杨亚奇 李卫国 袁创业 夏喻关键词:长间隙放电 低气压 放电性能 低气压对棒-板间隙工频放电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低气压对棒-板间隙工频放电特性影响,利用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对1~20 kPa气压范围内200~500 mm棒-板间隙工频放电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工频50%击穿电压U_(50%)与气压P及间隙距离d的关系;以及气压对放电通道外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20 kPa气压范围内不同间隙距离下U_(50%)-P曲线均有饱和趋势,开始出现饱和趋势的拐点随间隙距离增大向低气压方向移动且拐点处击穿电压U_(50%)和间隙距离与气压乘积Pd之间存在函数关系。随气压升高放电通道由低亮度"间断状"逐渐收细、变亮为高亮度"连续状",曲折现象逐渐显著。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低气压下长间隙放电研究提供参考。 杨亚奇 李卫国 夏喻 袁创业 陈艳关键词:低气压 棒-板间隙 工频放电 放电通道 100Pa下800mm棒-板间隙放电等离子体外部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低气压下长间隙放电等离子体通道外部特征,利用试验平台对100 Pa下800 mm棒-板间隙交、直流放电进行观测,并对放电通道发展过程及其外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0 Hz交流和正极性直流电压下等离子体通道发展过程及通道外形差异显著,交流电压下等离子体通道自棒、板电极双向发展并双向消散,击穿后通道呈纺锤形且存在明暗条纹;正极性直流电压下等离子体通道自棒电极向板电极单向发展并向棒电极单向消散,击穿后通道呈亮度均匀的圆柱形。研究结果为低气压下长间隙放电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杨亚奇 李卫国 袁创业 夏喻 陈艳关键词:低气压 等离子体 交流电压 直流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