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淑梅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支气管镜检
  • 1篇支气管镜检查
  • 1篇上皮细胞损伤
  • 1篇衰竭
  • 1篇气道
  • 1篇气道重塑
  • 1篇气管
  • 1篇气管镜
  • 1篇气流
  • 1篇气流阻塞
  • 1篇重症
  • 1篇重症呼吸衰竭
  • 1篇自我管理
  • 1篇自我管理能力
  • 1篇综合护理
  • 1篇综合护理干预

机构

  • 4篇潮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郑淑梅
  • 3篇陈建永
  • 2篇杜璐玲
  • 2篇陈楚芬
  • 2篇吴树斌
  • 1篇郑锐林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潮州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慢病管理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在潮州地区的应用。方法将2020年04月—2021年04月收治的120例住院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慢病管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认知程度、运动耐力、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管理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自我管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问卷(COPD—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6MWD)大于对照组(P<0.05);慢病管理1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管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COPD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病管理可以帮助COPD患者提高院外自我管理能力与治疗依从性,提升疾病认知程度以及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杜璐玲陈建永郑淑梅蔡广平陈楚芬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病管理自我管理能力疾病认知程度
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潮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麻醉)和对照组(单一使用咪达唑仑麻醉),每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咳嗽、疼痛及术后遗忘的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咳嗽、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遗忘程度高及并发症少(P<0.05)。观察组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芬太尼与咪达唑仑的联合用药方案不仅能提高药物的安全性,还能减少药物带来的毒副反应,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优势。
吴树斌郑淑梅陈建永郑锐林
关键词:芬太尼咪达唑仑支气管镜麻醉
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细菌溶解产物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抑制酶-1水平及气道重塑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支气管哮喘为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环境污染、空气污染、被动吸烟均为引起哮喘的相关病因[1]。有报道[2]认为,免疫功能紊乱与支气管炎症发病有密切关联。且长期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可改变哮喘患者气道结构,引起气道重塑,造成不可逆气流阻塞及肺损害。目前认为,气道重塑与上皮细胞损伤、气道炎症、细胞因子失衡有关[3]。
杜璐玲陈建永郑淑梅
关键词:气道重塑细菌溶解产物气流阻塞上皮细胞损伤吸入型炎症因子
综合护理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潮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护理满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无显著差异;经过护理后,实验组FEV/FVC较高、FEV1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较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护理前,两组PaO_(2)、PaCO_(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PaO上升水平及PaCO_(2)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肺功能水平,减小并发症发生风险发挥积极作用。
郑淑梅陈楚芬吴树斌蔡广平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重症呼吸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