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兰芳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参苓白术散通过自噬调节肠隐窝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通过细胞自噬调节脂多糖(LPS)诱导的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IEC-6细胞分组:空白组、LPS模型组、LPS+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低、中、高(5%、10%、20%)剂量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3-MA)、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阻断剂雷帕霉素组(Rapamycin)。采用MTT方法检测LPS的细胞毒性、检测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浓度梯度活性;通过ELISA试剂盒测定IEC-6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通过RT-PCR法检测ATG5、ATG12、ATG13、ATG16的mRNA水平;使用RFP-GFP-LC3腺病毒转染IEC-6细胞,测定IEC-6细胞自噬体的数目。结果 LPS浓度为100μg·mL-1时,IEC-6细胞抑制率为29.3%,以该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不同浓度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对细胞活力均无明显作用;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促炎因子IL-1β、IL-8和TNF-α浓度上升,抑炎因子IL-10浓度下降,ATG5、ATG13、ATG16L2 mRNA水平上升(均P <0.05),模型组中没有明显的自噬体斑点形成;含药血清组与模型组比较,促炎因子IL-1β、IL-8和TNF-α浓度下降,抑炎因子IL-10浓度上升,ATG5、ATG13、ATG16L2 mRNA水平下降(均P <0.05),ATG12和ATG16L1 mR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05),含药血清组和自噬诱导剂Rapamycin组自噬斑点的形成明显增多;自噬抑制剂3-MA组与模型组比较,自噬体斑点没有差别。结论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能抑制促炎症因子IL-1β、IL-8和TNF-α的释放,增加抑炎症因子IL-10的释放,减轻IEC-6细胞的炎症损伤,这一过程可能与调控自噬相关通路Beclin1有关。
- 刘玉晖刘玉晖曾兰芳曾兰芳
-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脂多糖细胞自噬
- 补阳还五汤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Cx43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抗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HUVSMC)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14.9g/kg补阳还五汤剂量连续灌胃SD大鼠1周,提取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并与胎牛血清(FBS)按一定比例,配置成20%(20%补阳)、10%(10%补阳+10%FBS)、5%(5%补阳+15%FBS)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长满培养瓶或培养板后,用同型半胱氨酸分组造模,将细胞随机分为10组:空白组、模型组、乙酰半胱氨酸(NAC)组、20%、10%、5%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NF-kB阻断剂PDTC组、MAPK阻断剂SB20组、ERK阻断剂PD98组、PKC阻断剂Stau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Cx43 mRNA水平;建立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Cx43的表达;电镜检测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细胞缝隙连接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实验中,平滑肌细胞与共培养体系中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Cx43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Cx4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乙酰半胱氨酸组,20%、10%、5%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与模型组比较,Cx4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RT-PCR实验中,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Cx43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乙酰半胱氨酸组、20%、10%、5%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与模型组比较,Cx43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电镜检测细胞缝隙连接实验中: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内皮-平滑肌细胞之间形成的缝隙连接遭到破坏,而2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却能形成与正常组相似的连接。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下调Cx43蛋白以及其mRNA的表达,改善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游宇刘志勇肖雄刘玉晖曾兰芳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同型半胱氨酸缝隙连接蛋白43
- 参苓白术散调节ROCK/MLCK信号通路抗IBD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抗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IBD)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LPS(200μg·m L^(-1))造模,将细胞分为空白组(10%空白血清),模型组(10%空白血清+LPS),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4%含药血清+LPS、8%含药血清+LPS、16%含药血清+LPS),FBS对照组(10%FBS+LPS)、Rho激酶(ROCK)阻断剂Y27632组(10μmol·L^(-1) Y27632+16%含药血清+LPS)、肌球蛋白亲链激酶(MLCK)阻断剂ML-7组(10μmol·L^(-1) ML-7+16%含药血清+LPS)。建立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与小鼠T淋巴细胞瘤细胞(Cyc-Tag)共培养体系。将共培养细胞接种于Transwell 12孔板中,采用Millipore-ERS电阻仪检测共培养体系下IEC-6细胞跨膜电阻值(TEER);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共培养体系中和Cyc-Tag单独培养下ROCK、MLCK、磷酸化ROCK(Pho-ROCK)及磷酸化MLC(Pho-ML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体系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IEC-6细胞TEER值显著下降(P<0.01),ROCK、Pho-ROCK、MLCK及Pho-MLC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及Y27632组、ML-7组的IEC-6细胞TEER值均显著升高(P<0.01),ROCK、Pho-ROCK、MLCK及Pho-MLC蛋白表达量均有明显下调(P<0.05,P<0.01)。Cyc-Tag细胞单独培养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ROCK、Pho-ROCK、MLCK及Pho-MLC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及Y27632组、ML-7组的ROCK、Pho-ROCK、MLCK及Pho-MLC蛋白表达量均有明显的下调(P<0.05,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IEC-6细胞损伤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可能与调节ROCK/MLCK信号通路及改善IEC-6细胞通透性有关。
- 刘玉晖曾兰芳刘志勇侯贝贝游宇
-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共培养体系
- 参苓白术散通过自噬调节脂多糖诱导的肠隐窝上皮细胞通透性变化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通过细胞自噬调节脂多糖(LPS)诱导的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通透性变化研究。方法:细胞分组:空白组、LPS(100μg/ml)模型组、LPS+参苓白术散1 g/kg含药血清5%、10%、20%剂量组、胎牛血清(FBS)组及各阻断剂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LC3-II/LC3-I、p62、p-Akt、p-4Ebp1、p-p70s6k、p-Ulk1及磷酸化与非磷酸化mTOR蛋白的表达量;罗丹明-鬼笔染色法检测骨架蛋白F-actin的分布;电阻仪检测细胞电阻值。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LC3-II/LC3-I蛋白比值明显降低,信号通路蛋白mTOR、pho-mTOR、p-4Ebp1表达量上调,p-p70s6k、p-Ulk1表达下调,P-P62/P62、P-AKT/AKT比值升高。肌动蛋白丝出现紊乱、拉长,且F-actin量明显变少,TEER值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各含药血清组LC3-II/LC3-I蛋白比值明显升高。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TOR、pho-mTOR、p-4Ebp1表达明显下调,p-p70s6k、p-Ulk1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P62/P62、P-AKT/AKT比值明显降低,F-actin排列紧密,蛋白量明显增多,TEER值明显增加。结论:参苓白术散1 g/kg含药血清组能通过调控自噬相关通路促进IEC-6细胞自噬蛋白表达,同时改变IEC-6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减小细胞通透性,而这一过程与调控自噬相关通路PI3K/AKT/mTOR有关。
- 刘玉晖徐伟曾兰芳游宇
-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脂多糖细胞自噬骨架蛋白细胞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