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6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将其按照就诊时间编号并采用单双号法分作两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共43例采取语言康复训练,双号为观察组共43例采取tDCS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62.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7,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语言能力评分分别为(176.60±13.23)分和(144.62±10.29)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6.553、7.919,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ADL评分分别为(85.86±6.87)分和(68.76±5.8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6.879、8.472,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2,P<0.05).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后语言功能障碍可取得较理想效果,能改善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其日常交流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借鉴.
- 方翠霓方碧兰刘佳邓景贵
-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脑卒中语言障碍
-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情感障碍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减退与情感障碍的关系,为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马王堆医院康复科、中西医结合科2015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脑卒中合并认知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其认知功能及焦虑、抑郁状态。结果:抑郁情绪与'受教育年限、语言能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负相关。焦虑情绪与'记忆力、语言能力、命名、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负相关,与'延迟回忆、定向'正相关。结论:通过对'受教育年限、语言能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记忆力、命名、延迟回忆、定向'等方面的识别、积极干预,能早期改善卒中患者的情感障碍,充分唤醒患者的心理防御功能,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康复。
- 董艺谭浩黄靓刘佳
- 关键词:脑卒中情感障碍认知功能减退
-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老年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MIT组、常规康复组及对照组,每组30只,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脑卒中模型,给予CMIT组以固定健侧上肢,强迫患侧肢体进行滚筒、平衡木、网屏训练;常规康复组以不限制健侧上肢进行滚筒、平衡木、网屏训练,训练时间与CIMT相同,每天训练时间上下午各15 min;对照组无任何训练,21 d后训练停止,各组大鼠饲养条件相同,实验干预7、14、21 d对大鼠进行行为功能(滚筒训练评分、平衡木测试评分、网屏抓握测试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定;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b FGF、表皮生长因子(EGF)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b FGF、EGF的蛋白水平。结果 CMIT组、常规康复组康复训练后行为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CMIT组21 d后行为功能评分,14、21 d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CMIT组和常规康复组在康复训练7、14、21 d,b FGF和EGF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CMIT组在康复训练14、21 d,b FGF和EGF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均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与康复训练相比,可以更好地促进出血性脑卒中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 FGF和EGF表达有关。
- 王淑玲刘佳邓景贵宋涛方翠霓刘楚娟陶希唐雪琴
- 关键词: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神经功能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