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学增
- 作品数:13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麝香通心滴丸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是一种有反复发作心绞痛症状,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狭窄程度≤40%),但冠状动脉远端血流充盈延迟的现象。西医目前尚无确切疗效的治疗措施,中医学改善CSF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发现,麝香通心滴丸可通过改善冠脉微循环、调节内皮细胞功能、改善炎症细胞功能、减少白细胞黏附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进而缩小心肌缺氧范围,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CSF。此外麝香通心滴丸不同服药方式和服用剂量表现出不同的即刻效应和长期疗效。
- 李蒙李金根刘佳郝学增郑相颖马立永潘熠高群叶家奇孙旺张立晶
- 关键词:麝香通心滴丸冠状动脉慢血流
- 通脉养心丸对PCI术后微血管病变胸痹患者miR-126调控机制被引量:6
- 2017年
- 为了探究通脉养心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微血管病变胸痹患者血清microRNA-126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采用随机挑选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微血管病变胸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规范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脉养心丸进行干预。治疗4周后,收集患者血浆,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miR-126;microRNA.org软件预测miR-126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对靶基因进行检测。研究发现通脉养心丸对PCI术后微血管病变胸痹有显著疗效;治疗组血浆miR-126表达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生物信息学预测并验证miR-126靶基因为PIK3R2,且治疗组血浆PIK3R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研究认为miR-126可能通过抑制靶基因PIK3R2翻译来调控相关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微血管病变胸痹发生。通脉养心丸对miR-126的影响和调控机制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微血管病变胸痹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郝学增张立晶王显
- 关键词:通脉养心丸冠心病合并糖尿病MIR-126
- 远程专家会诊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实践与思考:2则病例的中西医深度融合诊疗纪实被引量:1
- 2020年
- 2020年1月2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组建国家中医医疗队赴武汉参与一线抗疫工作。为协助医疗队更好地救治重型患者,提高疗效,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了远程专家视频会诊,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专家组的部分专家与医疗队员通过网络会议形式讨论病情,指导辨证用药。以2020年2月14日远程专家会诊的2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为例,介绍会诊专家对具体病例难点和用药思路的分析,体现远程会诊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广泛应用。
- 赫伟丽吴峥嵘王彤孟捷吴华阳陈正光华海琴郝学增刘宁杜渐董斐马大勇刘铁钢梁腾霄丁霞王琦(指导)王庆国姜良铎谷晓红
- 关键词:中医药中西医结合
- 翻转课堂联合点拨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的教学实践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点拨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学生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察组(翻转课堂联合点拨教学法),每组40人。两个月后,按照统一评分标准对实习生进行理论考试、自主学习能力和病例分析能力考查,比较教学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病例分析能力、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点拨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张立晶李蒙郑相颖叶家奇郝学增
- 关键词:点拨教学法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胸痹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证型与影响因素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5年3月东直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调查资料,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虚痰浊、阳虚气虚、痰浊血瘀、气滞血瘀、阴阳两虚7个证型,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气阴两虚证有36例(34.29%),其次是气虚血瘀证22例(20.95%)、气滞血瘀证14例(13.33%)、阳虚气虚证10例(9.52%)、痰浊血瘀证9例(8.57%)、气虚痰浊证8例(7.62%)、阴阳两虚证6例(5.71%),气阴两虚证占有比例明显高于其余证型,患者性别、年龄对证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患者吸烟量、饮酒量明显高于其余证型(P<0.05);气滞血瘀证患者离异情况明显多于其余各证型(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胸痹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为气阴两虚证,且患者饮酒及吸烟量越大,气阴两虚证越明显,而家庭婚姻离异的患者,则多见气滞血瘀证。
- 郝学增张立晶张为赵怀兵刘玉庆郑相颖王显
-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胸痹证型分布
- 麝香通心滴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心肌细胞和血管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麝香通心滴丸组(SXTX组)和阳性组,每组15只。SXTX组以18.90 mg/(kg·d)的浓度灌胃;阳性组以尼可地尔1.35 mg/(kg·d)的浓度灌胃;Sham组和I/R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1周后,行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松解手术,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构建心肌I/R模型。通过心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心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及血管改变;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和血管的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血管相关蛋白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心肌细胞坏死和血管损伤明显,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增加;与I/R组相比,SXTX组心肌细胞和血管病理结构损伤减轻,缺血区心肌组织VEGF含量明显增加。结论:麝香通心滴丸预处理可保护大鼠心肌细胞和血管I/R损伤,可能与上调VEGF蛋白表达、促进缺血区微血管新生有关。
- 李蒙刘用张健真郝学增张立晶
- 关键词:麝香通心滴丸低氧诱导因子-1Α
- 通脉养心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心肌核素显影SSS评分与血浆标志miRNA-126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究通脉养心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肌核素显影SSS评分与血浆标志miRNA-126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在规范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脉养心丸进行干预。治疗4周后,通过一般疗效性心绞痛疼指标观察、心肌核素显影对患者进行预后程度判断及血浆中分子标志物miR-126检测。结果临床试验后,试验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评分方面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心肌核素显影SSS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病变均有改善,但试验组效果更为明显;试验组血浆中miR-126表达显著性上调。结论相比常规西药,联合使用通脉养心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通脉养心丸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显著减少微血管病变程度。
- 郝学增郑相颖王红艳张立晶
-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通脉养心丸
- 中医药教学领域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索翻转课堂在中医药教学领域应用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中医药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与中医药翻转课堂相关的研究文献,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文献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中医药教学领域翻转课堂应用研究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高频关键词为教学改革、微课、教学模式、微信、教学方法等。关键词聚类结果为翻转课堂、临床教学、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微课、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实验教学、教学设计。结论中医药教学领域翻转课堂的应用备受关注。通过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形式,在中医药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探索中医药教学模式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推广翻转课堂在课程思政和带教模式中的应用为当前研究趋势与前沿。
- 荣红国刘霖郝学增
- 关键词:中医药可视化知识图谱教学模式
- 络风内动学说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从络风内动学说的理论,该学说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性期前收缩、心力衰竭、心肾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认为络风内动的基本病因是络脉瘀滞伴有瘀血、痰饮、湿毒等病邪引动而发,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
- 郝学增张立晶王显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络病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用药规律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用药规律,以期为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相关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提取方药信息,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SPSS Statistics 27.0.1等软件对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药物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筛选65首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方剂,涉及中药114味。高频药物有茯苓、黄芪、白术、附子、桂枝等。药性多温,药味以甘、辛为主;归经以脾、肺、心、肾为要;功效类别以补虚药多见。关联规则获得“白术-茯苓”“附子-茯苓”等多个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将药物归为4类,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8个。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原则以温阳健脾、泻肺利水、活血化瘀为主。
- 罗雨珊郝学增
- 关键词: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数据挖掘用药规律关联规则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