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国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手部骨折患者愈合时间、屈伸范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手部骨折患者愈合时间、屈伸范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组(n=40)和石膏固定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屈伸范围、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组患者中曲90°范围、伸180°范围比例均显著高于石膏固定组(P<0.05),治疗的优良组97.5%(39/40)显著高于石膏固定组75.0%(30/40)(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石膏固定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石膏固定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5%(3/40)显著低于石膏固定组20.0%(8/40)(P<0.05)。结论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能够有效缩短手部骨折患者的愈合时间,扩大患者的屈伸范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杨继国石玮陈伟达潘小平朱强
- 关键词:手部骨折愈合时间
- 富血小板血浆辅助手术治疗I区伸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辅助手术治疗I区伸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I区伸肌腱损伤患者4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生理盐水组手术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治疗,富血小板血浆组在手术基础上给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活动度变化、手指肌力改善情况、血清生长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富血小板血浆组总有效率82.61%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的52.17%(P<0.05);两组掌指关节(MP)、近侧指间关节(PIP)、远侧指间关节(DIP)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富血小板血浆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患者手指侧捏力、三点捏力、握力测定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且富血小板血浆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且富血小板血浆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富血小板血浆组2例患者用药后出现用药局部发热、白细胞数升高,行抗生素治疗后好转.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辅助手术治疗I区伸肌腱损伤,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升高局部生长因子含量,显著改善手指肌力及关节活动度,且安全性尚可.
- 石玮陈伟达陈腾杨继国潘小平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生理盐水手术
- 早期整形修复手部深度烧伤的手功能恢复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究分析早期整形修复手术深度烧伤对手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68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整形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延期整形修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部功能优良率(82.35%)显著高于对照组(55.88%),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41.18%)明显低于对照组(79.41%),且观察组患者皮瓣成活率及皮下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整形修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手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手部功能,且术后疼痛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石玮陈伟达金国军潘小平杨继国朱强
- 关键词:烧伤手部功能
- 三七总皂苷经miR-24靶向C-myc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经微小核糖核酸-24(miR-24)靶向原癌基因(C-myc)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木瓜蛋白酶水溶液注射至SD大鼠膝关节腔内诱导大鼠骨关节炎,分离模型大鼠两侧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实验设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组、三七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三七总皂苷终浓度分别为:100、200、400μg/mL)四组,于37℃、5%CO2、20%O2培养72h,培养结束后,采用CCK-8测定软骨细胞活力,吉姆萨染色测定软骨细胞菌落数,流式细胞仪测定软骨细胞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与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olt)法测定软骨细胞miR-24、C-myc mRNA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组比较,三七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OD值增加[(0.73±0.04)、(0.84±0.01)、(0.92±0.04)比(0.66±0.06),P均<0.05],存活率升高[(69.65±6.41)%、(82.54±5.35)%、(94.21±2.41)%比(54.56±7.53)%,P均<0.05],细胞菌落数升高[(71.65±6.54)个、(83.41±8.14)个、(95.56±7.43)个比(58.23±6.54)个,P均<0.05],细胞miR-24 mRNA表达上调[(2.15±0.35)、(3.54±0.31)、(4.76±0.37)比(1.14±0.20),P均<0.05],凋亡率降低[(6.71±0.26)%、(4.65±0.25)%、(3.10±0.38)%比(8.22±0.34)%,P均<0.05],C-myc mRNA表达下调[(4.53±0.37)、(2.59±0.45)、(0.89±0.38)比(5.24±0.45),P均<0.05],蛋白表达量降低[(3.47±0.41)、(2.49±0.50)、(1.21±0.82)比(5.54±0.63),P均<0.05];随着三七总皂苷剂量的增加,三七总皂苷各剂量组OD值增加,存活率、细胞菌落数增加,细胞miR-24 mRNA表达上调,凋亡率降低,C-myc mRNA表达下调,蛋白表达量降低(P均<0.05),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抑制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凋亡,促进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靶向上调miR-24 mRNA进而抑制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 陈伟达石玮杨继国陈腾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原癌基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