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疑似暴发流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重症ICU 2014年—2015年期间发生3起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疑似暴发事件进行分析,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参考。结果 3起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疑似暴发期间,10例患者痰培养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基本耐药,床位使用率达到120%,与平时季度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床位使用率偏高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是疑似暴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 刘惕江淑芳冯诚怿张玲戴玉芳李雪梅张丽伟
- 关键词:医院感染床位使用率
- 2015年某院儿科医院感染监测结果与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科出院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某院儿科2015年出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该院儿科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例次率均为1.68%(68/4048)。年龄以4月龄~1岁为主,占54.41%。以口腔感染居首位(占36.76%),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占35.29%)、胃肠道感染(占23.53%)。感染率较高的时间为第2季度(2.49%)、第4季度(1.91%)和第3季度(1.38%)。结论该院儿科患者院内感染以口腔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以4月龄~1岁为主。
- 李雪梅张玲张丽伟江淑芳戴玉芳
- 关键词:儿科
- 2013-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趋势调查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根据医院三年来连续进行现患率调查的结果,分析近两年来医院感控措施执行效果,为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NIS)对2013年-2015年每年10月14日0~24时在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2013-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65%、4.00%、3.11%,呈逐年下降趋势;内科总感染率依次为3.54%、2.82%、2.57%,外科总感染率依次为5.59%、4.62%、3.27%均呈平稳下降趋势;医院感染的重点部位构成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分别为38.40%、45.96%、59.34%,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医院感染病原体构成比最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2014年与2015年均为鲍氏不动杆菌;抗菌药物使用率依次为42.56%、42.34%、40.64%,呈逐年递减趋势。结论 2013-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低于多数同类医院,但下呼吸道的感染问题仍需引起足够重视;同时也应根据调查结果增强重点科室目标监测,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 张丽伟江淑芳刘惕冯诚怿戴玉芳李雪梅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
- 2015年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NIS)对2015年10月14日0点-24点的所有在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共调查住院患者2414人,现患率与现患例次率分别为3.11%和3.77%;调查共涉及34个临床科室,其中现患率最高的为重症ICU(38.46%);感染部位分布前三位依次为:下呼吸道、呼吸机相关与泌尿道;医院感染病原菌送检率达到98.90%,前三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64%;Logistic回归显示,住院天数过长、曾经入住ICU、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导尿管及机械通气,均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不断加强对于危险因素的干预,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 张丽伟冯诚怿江淑芳李雪梅张玲刘惕戴玉芳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