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
-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黄素对布鲁菌感染小鼠的保护效果及可能机制研究
- 目的: 通过构建小鼠感染布鲁菌模型,观察单体大黄素对布鲁菌感染小鼠的保护效果,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研究大黄素对布鲁菌侵染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为寻找新的药物治疗布鲁菌病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 1、体内实验...
- 朱珠
- 关键词:大黄素巨噬细胞功能动物实验
- 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回顾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情况,以降低临床布病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18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与预后等。结果 18例患者中,72.2%患者有羊、牛、猫等动物密切接触史;患病年龄和科室分布不集中,临床表现初期不典型,入院时误诊率高;实验室检查显示100%血培养阳性;确诊后以抗布鲁氏菌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随访无复发。结论临床上布病误诊率高,特别是散发地区,临床医生需加强布病诊疗意识,才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地控制布病流行和保证人们的健康。
- 朱珠彭丹陈泽慧陈安林周小仙杨欢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接触史误诊率
- 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17年
-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世界性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流产、不孕不育、发热、关节炎症及肝脾肿大等。细菌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诊断方法,其中细菌学诊断是诊断布病的"金标准",但耗时较长、环境要求高、检出阳性率低、敏感性不强。血清学检测技术是现有的诊断布鲁氏菌病最广泛的方法,主要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BPT法检测成本低、敏感性强、操作简单,但特异性较低。SAT法特异性、准确性均较好,可用于布鲁氏菌病的早期诊断,适合小量样本检测。ELISA法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可与RBPT、SAT联合应用。布鲁氏菌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化学疗法和中医疗法。
- 朱珠陈安林彭丹闵迅陈泽慧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人畜共患疾病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血培养报阳时间在判断感染菌和污染菌中的作用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血培养报阳时间在临床鉴别感染菌和污染菌中的意义。方法 对医院2015年1月-8月送检12 861份血培养中分离的1 300株阳性菌株的报阳时间、实验室数据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将1 254株细菌分成感染菌组892株和污染菌组362株。结果 1 300株阳性分离菌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30.31%,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葡球菌占26.46%;且高于感染菌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培养报阳时间0~12h共检出47.1%、污染占4.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氏不动杆菌等均为感染菌,占100%;13~24h检出31.7%、污染占42.1%;25~48h检出15.0%、污染占60.6%;〉48h检出6.2%、污染占74.4%。结论 阳性报警时间是鉴别分离菌株是否为污染菌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医师需要结合血培养报阳时间、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针对病原菌有效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滥用。
- 朱珠郭锐陈泽慧陈安林杨欢张鑫董泽令周婷刘凤陈先恋
- 关键词:血培养感染菌污染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