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体育建筑
  • 4篇建筑
  • 3篇体育
  • 3篇场馆
  • 3篇城市
  • 2篇沙龙
  • 2篇主题沙龙
  • 1篇大型场馆
  • 1篇点线面
  • 1篇冬奥会
  • 1篇独具
  • 1篇独具匠心
  • 1篇运动场馆
  • 1篇政府
  • 1篇政府政绩
  • 1篇政绩
  • 1篇职业化
  • 1篇职业化发展
  • 1篇人际
  • 1篇人际交往

机构

  • 6篇北京市建筑设...
  • 2篇国家体育总局
  • 2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央电视台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作者

  • 6篇陈晓民
  • 1篇邵韦平
  • 1篇霍建新
  • 1篇刘爱杰
  • 1篇房学峰
  • 1篇罗鹏
  • 1篇陆诗亮
  • 1篇耿健
  • 1篇杨洲
  • 1篇王健
  • 1篇杨嘉丽
  • 1篇李鸿儒
  • 1篇黄颖

传媒

  • 5篇城市建筑
  • 1篇世界建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回归体育建筑本原”主题沙龙被引量:1
2014年
目前中国正处于大规模改造和建设体育建筑的时期,过分关注其城市地标意义、城市公共空间价值、商业运营盈利等方面却忽视体育建筑本质的状况经常出现,故而应回归体育建筑的本原,针对体育建筑中运动、观看、传播、以体育为中心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等主要活动进行设计,其内容包括各种专项比赛场馆和体育场地设计规范、观众体验、电视转播与照明、配套体育设施和器械设计等.本次沙龙以“回归体育建筑本原”为主题,针对当前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之路进行探讨.
郑方刘爱杰商宏房学峰刘亚群祁斌杨洲陈晓民李旭阳陈靖远吴瀚
关键词:体育建筑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规范建筑本质人际交往
俯身与跳跃
2016年
体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融入生活,更伴随人生。体育建筑作为体育的载体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几十年来,中国体育一直坚守举国体制,金牌至上,体育建筑也成为各种竞赛的承载物,随着赛会级别的不断攀升,一组组体魄雄伟的建筑群屹立在城市中心,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和地位,成为城市标志,成为政府政绩载体。
陈晓民
关键词:体育建筑举国体制政府政绩首都体育馆场馆建筑
“体育建筑的新常态”主题沙龙被引量:2
2016年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国务院46号文件”)下发,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体育及体育建筑的关注。本次沙龙邀请多位建筑师、管理者、规划师、学者,围绕体育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体育建筑的规划、用地指标及选址,体育产业化、职业化发展,
陈晓民陆诗亮彭维勇谭泽阳杨嘉丽杨嘉丽石少峰耿健罗鹏耿健罗鹏
关键词:体育建筑奥林匹克体育职业化发展大型场馆未来建筑
城市体育空间的点线面被引量:1
2016年
城市健身人群健身需求的日益增加,助长了对城市体育空间的需求。城市体育空间设计,对于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增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城市体育空间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及不同尺度体育空间类型的比较研究,阐述了城市体育空间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点、线、面三种尺度论述了城市体育空间设计的要点。体育演艺综合体承载了体育赛事、演艺等综合多样的城市功能,经济合理的功能配套和空间设计必将让其成为城市的活力中心;城市带状体育休闲空间的设计,将为市民提供一条开放的体育空间动线,串联起多个城市体育空间节点,连点成线,使城市体育空间系统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休闲带,带动区域发展;而大面积体育休闲主题公园,则为紧凑、密集的城市空间提供了绿色、开放的"留白"空间。
陈晓民王健
冬奥北京赛区场馆改造与建设的科技创新被引量:2
2022年
0前言2022年3月,北京冬奥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说:“冬奥村独具匠心、场馆令人叹为观止,组织工作非凡卓越,这些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的回忆。”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受到参赛各方的普遍赞誉,这与出色的冰雪运动场馆高质量设计密不可分。
邵韦平陈晓民
关键词:国际奥委会主席运动场馆残奥会独具匠心
大城市 小社会——体育综合体改变城市生活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社会属性却在逐步缺失。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足不出户的生活成为常态。如何激发城市活力、完善城市社会属性、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城市体育综合体的出现,为城市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积极场所。本文从"大城市"现状出发,以"小社会"作为落脚点,提出体育建筑综合体的空间价值。对国内外的成功模式进行探讨,为未来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陈晓民李鸿儒黄颖
关键词:体育建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