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红 作品数:6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应用效果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对防控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 2017年10-12月对多中心进行研究,设计标准化问卷,在三级综合甲等医院中开展调研。床位数<1 000的医院2所(7.69%),1 000<床位数<2 000的医院15所(57.69%),床位数>2 000的医院9所(34.62%)。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安装后医院感染质控指标提升情况。再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科和神经内科的连续病例,通过人工全病例判定与医院感染信息系统预警后人工处理对比医院感染率差异,并采用Meta分析综合比较计算率差及95%CI。结果 共有26所三级综合医院进入本次研究。所有医院均可主动生成预警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自动抓取微生物培养阳性监测信息。23所(88.46%)医院可获取多药耐药菌发生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菌送检率。22所(84.62%)医院可以获取多药耐药菌检出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升级能预警。22所(84.62%)医院每年预算中有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维保经费。21所(80.77%)医院患者血常规指标异常能预警、20所(76.92%)医院患者影像学异常能预警,医院感染信息系统显著减少4.00%的医院感染漏报率(RD=-4.00%,-2.00%^-6.00%,P<0.001),信息系统辅助可提升85.00%MDRO发生率(OR=1.850,95%CI=1.340~2.540,P<0.001)。在前瞻性研究中,总共抽取了5 320例连续病例,通过信息系统预警并结合手工判定与全病例纯手工判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率差为0.017(-0.001~0.035)。结论 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应用后可显著提升医院感染风险识别能力,更高效的预警且不减少医院感染病例发现。 李占结 张卫红 张永祥 刘娟 陈浮 葛学顺 王婷睿 方平 冯诚怿 杨乐 宋舸 刘菁 刘善善 潘虹霞 朱铁林 田媛媛 王文毅 吴晓琴 邢虎 姚静 袁咏梅 姜萍 唐红萍 周俊 臧金成 卢珊 张波 梁丹燕 黄辉萍 雷小航 黄炳花 王世浩 黄奉毅 陶红英 柴小玉 刘云 陈文森 李连红关键词:信息系统 医院感染 多中心研究 2016年美国《IDSA和SHEA“实施抗生素管理项目”指南》第四部分 被引量:3 2016年 住院患者(包括长期护理机构在内)抗生素管理干预实施和评估的循证指南由美国感染病协会(The 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 America[IDSA])和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协会(The Society of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SHEA])组织的多学科专家小组编写。该小组包括了众多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专业背景覆盖内科、急诊医学、微生物学、重症医学、外科学、流行病学、临床药学,以及成人和儿童感染性疾病等。这些推荐意见为抗生素管理项目(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ASP])如何影响抗生素的合理化使用提供了最好的策略。 王广芬 刘聚源 孔懿 李连红 陈文森 翻译 宋晓岩关键词:抗生素 20家三级医院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现况调查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调查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防控实施现状,为进一步推动新指南落实、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置管操作及维护核查表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版)》设计调查问卷,于2022年6-9月对江苏省20家三级医院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推行情况,个案调查包括重点部门成年患者置管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共纳入20家三级医院2895例患者,75.0%(15/20)医院向临床医护提供置管核查表,83.2%(2410/2895)置管及维护人员接受过VCAI指南培训;置管前,16.2%(469/2895)置管环境不符合规范(Ⅲ类或Ⅳ类环境);70.3%(324/461)输液港植入在手术室进行;9.0%(260/2895)置管部位为股静脉;置管中,97.2%(2814/2895)遵循最大无菌屏障要求;仅10.8%(314/2895)使用含氯己定醇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置管后,39.9%(1154/2895)应用三通旋塞阀进行导管连接;50.3%(364/723)输注静脉内脂肪剂(IVFE)时每隔12 h更换输液装置;亚组分析显示,置管部位、最大无菌屏障、皮肤消毒剂类型、导管连接方式、输注IVFE时更换管路频率在ICU与非ICU病区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AI预防与控制措施培训及落实情况需进一步加强,迫切需要制定切合实际、可执行的核查表以督促防控措施进一步实施。 郭逸君 李霞 成晨 刘娟 闻亚军 金霞 杨悦 狄佳 唐红萍 吴洁 刘菁 刘海英 黄劲华 张骏骥 李淑艳 杨乐 王鑫扬 耿淑平 邢虎 谢金兰 华皎 薛小明 赵烨 欧阳林辉 宋培新 张永祥 李连红关键词:核查表 问卷调查 重症监护病房COVID-19相关肺曲霉病结局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旨在系统描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肺曲霉病(CAPA)结局。方法 检索从2019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1日ScienceDirect、PubMed、CNKI和MEDLINE (OVID),获取所有报道CAPA临床结局的研究。由2名作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及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项队列研究,包括2 056例COVID-19重症患者,其中338例CAPA患者,1 718例Non-CAPA患者,入住ICU患者中CAPA发生率为16.4%。相对于Non-CAPA患者,CAPA病死率增加21%[风险差异(RD)]=0.21, 95%CI:0.15~0.27,I^(2)=0%。未检测到统计学意义的异质性及出版偏倚(t=1.98,P=0.069)。基础疾病中带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发生CAPA的风险是Non-CAPA组的2.37倍(95%CI:1.15~4.88,P=0.020),CAPA患者肌酐水平较Non-CAPA显著升高(33.32μmol/L,95%CI:6.81~59.83,P=0.014),相对于Non-CAPA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发生CAPA的风险增加2.33倍(95%CI:1.43~3.80,P=0.001)。结论 16.4%COVID-19重症患者发生CAPA,病死率高,COPD、血肌酐、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显著增加CAPA发生风险,建议对重症COVID-19患者进行CAPA前瞻性筛查。 李连红 孙玥 成晨 李霞 宋林霞 饶友花 沈会红 王冬梅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肺曲霉病 病死率 复数菌与单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调查复数菌与单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和病原学确诊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检出病原菌种数分为单菌组和复数菌组,研究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数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43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单菌血流感染367例(85.3%),复数菌血流感染63例(14.7%)。复数菌组患者医院感染所占比率较单菌组高(76.2%VS 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复数菌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比率较单菌组高(44.4%VS 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复数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单菌组高[24(16~39) VS 19(13~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复数菌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单菌组(12.7%VS 3.8%),且住院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数菌感染(OR=3.24,95%CI:1.20~8.75)、消化道肿瘤(OR=3.28,95%CI=1.21~8.84)、有创机械通气(OR=3.40,95%CI=1.22~9.42)、深静脉置管(OR=2.76,95%CI=1.00~7.64)、留置导尿管(OR=3.28,95%CI=1.04~10.40)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单菌组,复数菌组送检时间至出院时间间隔显著延长[20(15~36)d VS 16(10~22)d,P<0.001]。单菌组与复数菌组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住院患者复数菌血流感染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消化道肿瘤、有创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的重要关注。 李连红 成晨 饶友花 李霞 孙玥 宋林霞 沈会红 王冬梅关键词:血流感染 复数菌 预后 不同手术方式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合理选择应用 被引量:10 2020年 直肠是结直肠发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部位,低位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恶性肿瘤邻近肛门、位于盆腔底部,保留肛门正常排便和控便及性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需要考虑加入治疗的范畴。随着多学科讨论模式的发展及手术方式的革新,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仍然是其关键。针对不同的患者,合理选择既安全、有效又能很好地保护肛门正常排便和控便及性功能的手术方式,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陆晨 骆霞岗 王武林 高文杰 李连红 喻春钊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