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隐藏在脖子上的“杀手”, 关于甲亢 , 你知道多少?
- 2020年
- 在日常生活中,甲亢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多发的慢性疾病。患上甲亢的初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的病症,或者只有个别轻微的症状。如若依然不及时就诊,时间长了,就会演变出甲亢危象或是甲亢性心脏病等危险系数很高的疾病。对于很多甲亢病人来说,虽然去正规医院进行了短期的治疗,却没有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疾病长期久治不愈且反复发作,使患者及其家属背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甲亢患者不仅要尽早到医院就诊治疗,还要多注意日常的饮食护理,这样才能使身体尽快地恢复。那么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甲亢的有关知识吧。
- 李慧
- 关键词:甲亢慢性疾病甲亢性心脏病
- 2型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与认知度调查
- 2016年
- 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PAD)的临床特征,了解患者及医务人员对PAD的认知度,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分析我院1 567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ABI<0.9或者ABI≥1.3分为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分析寻找PAD的危险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517名患者及324名医护人员进行PAD的认知度调查。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PAD的总的发病率为25.7%,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合并PAD患者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酸、24 h尿微量白蛋白高于非PAD患者,ABI<0.4的PAD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对PAD的知晓率为33.4%,患者对PAD的危险因素的认识较缺乏,临床医生对PAD的知晓率为82.1%。吸烟、BMI≥25 kg/m2、糖尿病病程≥5年、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9%、甘油三酯≥1.71 mmol/L、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为糖尿病患者发生PAD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PAD危险因素等相关知识的教育,早期筛查和诊治PAD。
- 许丹张晋肖屹冯静杨琴李慧张知文张文涛吕秋菊刘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认知度
- 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T2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DPN、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MD可显著改善糖脂代谢异常,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李慧刘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脉康颗粒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
- 妊娠糖尿病妇女再次妊娠糖代谢状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妇女再次妊娠糖代谢状态,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次妊娠时患妊娠糖尿病的80例孕产妇再次妊娠糖代谢的状态,根据糖代谢状态分为血糖异常组(59例)与健康对照组(21例);比较再次妊娠时血糖异常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糖、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是否使用胰岛素、两次妊娠间隔时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次妊娠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妊娠糖尿病妇女再次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为73.75%,血糖异常组初次妊娠时孕前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糖、空腹胰岛素、糖负荷后1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再次妊娠前体质量大于55 kg、体质量指数大于24 kg/m^2、初次妊娠使用胰岛素治疗、初次妊娠糖负荷后1 h胰岛素水平大于70 mIU/L是再次妊娠发生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糖尿病妇女再次妊娠时复发率高,再次妊娠前体质量大于55 kg、再次妊娠体质量指数大于24 kg/m^2、初次妊娠使用胰岛素治疗、初次妊娠糖负荷后1 h胰岛素水平大于70 mIU/L可能对再次妊娠发生妊娠糖尿病有一定的临床预测意义。
- 许丹张晋杨琴李慧张知文肖屹冯静吕秋菊刘欢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再次妊娠
- 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院产前检查发现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13例,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A组)和胰岛素治疗组(B组),再根据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又分别分为血糖达标组与不达标组,选取同期1 113例血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妊娠结局及母儿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A组血糖控制不达标孕妇剖宫产、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转儿科的发生率均高于本组血糖达标孕妇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糖控制不达标孕妇剖宫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转儿科的发生率均高于本组血糖达标孕妇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GDM孕妇仅采用生活方式控制还是联合胰岛素治疗,当血糖控制不达标时,剖宫产、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转儿科的发生率均增加,而孕期血糖控制达标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 刘欢杨锦龙张晋徐锐李慧杨琴张知文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生活方式干预胰岛素治疗
- 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氯沙坦及氯沙坦羧酸血药浓度与降压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评估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氯沙坦及活性代谢产物氯沙坦羧酸(E-3174)血药浓度与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效性随机对照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与对照组,两组都使用氯沙坦作为降压药,降糖措施格列美脲组选用格列美脲,对照组则选用二甲双胍、胰岛素制剂。2周后测定两组患者氯沙坦及其活性代谢产物E-3174血药浓度,并记录血压下降值。结果:格列美脲组氯沙坦血药浓度不高于对照组,E-3174血药浓度亦不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格列美脲并不影响氯沙坦及活性代谢产物E-3174血药浓度,亦不影响其降压效果,提示两者可能无药物相互作用。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故此结论还需在大样本临床研究中予以验证。
- 吕秋菊蒲强红肖屹李慧许丹杨琴张知文刘欢冯静徐锐张晋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格列美脲氯沙坦血药浓度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