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鹤清

作品数:10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污泥
  • 5篇降解
  • 4篇生物降解
  • 3篇水处理
  • 3篇污水
  • 3篇污水处理
  • 3篇内分泌干扰
  • 3篇内分泌干扰物
  • 3篇城市污水
  • 2篇电渗透
  • 2篇电脱水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水处理厂
  • 2篇脱水效果
  • 2篇污水处理厂
  • 2篇挥发
  • 2篇挥发性有机
  • 2篇活性污泥
  • 2篇甲苯
  • 2篇废气

机构

  • 7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西门子(中国...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京都大学

作者

  • 10篇张鹤清
  • 4篇胡洪营
  • 3篇郝吉明
  • 3篇李国文
  • 3篇王玉珏
  • 2篇汪诚文
  • 2篇强志民
  • 2篇聂亚峰
  • 2篇董立文
  • 1篇贲伟伟
  • 1篇席劲瑛
  • 1篇李春鞠
  • 1篇山田春美
  • 1篇熊杰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二届全国环...
  • 1篇第五届环境模...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导率对城镇污泥电渗透脱水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采用电渗透脱水技术对经机械脱水的城镇污泥泥饼进行深度脱水,考察了使用添加Na2S04溶液以及使用去离子水清洗的方式改变污泥的电导率对污泥电渗透脱水效果与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的Na2S04的量的增加,污泥的电导率从1103μS/cm上升至2575μS/cm,电渗透脱水后污泥的最终含水率从51.2%降低至45.7%,脱水效果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初始阶段通过污泥泥饼的电流的增加,脱水过程中所需能耗也相应上升23.3%.-69.2%.随着对污泥清洗次数的增加,污泥的电导率从9881μS/cm上升至371μS/cm,电渗透脱水后污泥的最终含水率从52.3%增加至53.1%,脱水效果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初始阶段通过污泥泥饼的电流的降低,使得所需能耗降低15%-24%.因此.对电导率较低的污泥使用电渗透脱水技术进行深度脱水,可以在保证脱水效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董立文汪诚文张鹤清王玉珏
关键词:污泥电导率电脱水
一种活性污泥减量与污泥中内分泌干扰物协同去除的工艺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减量与污泥中内分泌干扰物协同去除的工艺,属于环保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工艺采用臭氧和H<Sub>2</Sub>O<Sub>2</Sub>共同作用于活性污泥,氧化污泥使其分解,并同时大量去除污泥...
强志民聂亚峰张鹤清
文献传递
城市污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臭氧氧化特性及溴代副产物控制研究
本文以城市污水的一级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级出水中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臭氧氧化特性。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城市污水的雌激素效应以及其中主要EDCs在臭氧处理过程中的氧化特性,并解析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对EDCs去除效...
张鹤清山田春美津野洋强志民
关键词:污水处理
文献传递
6种挥发性有机物在甲苯驯化微生物中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被引量:28
2003年
利用振荡摇瓶法测定了 6种典型挥发性有机物 ,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和氯苯在甲苯驯化微生物中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 .结果表明 ,在本研究的液相浓度范围内 (甲苯 <1 74mg/L ,邻二甲苯 <1 4 9mg/L ,间二甲苯 <1 2 9mg/L ,对二甲苯 <1 33mg/L ,苯 <2 34mg/L ,氯苯 <1 4 6mg/L) ,3种二甲苯、苯和氯苯的降解速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符合一级反应 ,这 5种VOCs未对微生物产生明显的抑制或毒害作用 ;甲苯的液相浓度大于 85mg/L时 ,其降解速率不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改变 ,其降解规律符合Monod方程 .
张鹤清胡洪营席劲瑛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好氧生物降解甲苯二甲苯氯苯
生物洗涤塔降解氯苯废气性能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以活性污泥为介质 ,探讨洗涤塔中氯苯废气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表明 ,洗涤塔对氯苯废气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当负荷F小于 1mg/ (g·h)时 ,比降解速率 -γ随F的增加而增加 ,在F =1.0— 2 .0mg/ (g·h)时 ,-γ达到最大值 0 .8mg/ (g·h) ,当F低于 0 .8mg/ (g·h)时 ,氯苯降解效率 η维持在 90 %。装置中污泥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与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之比 (MLVSS/MLSS)由驯化初期的 0 .5增至 0 .7,逐步趋于稳定 ;氯苯的生物降解为一级反应 ,降解速率常数k =0 .6 31h-1。降解过程中产酸 ,较低的 pH值抑制了微生物的活性 ,使氯苯的生物降解减弱 ,为此在洗涤塔运行过程中 ,必须投加pH缓冲药剂 ,维持污泥正常 pH范围。试验获得的操作曲线 。
李国文胡洪营郝吉明张鹤清
关键词:洗涤塔生物降解活性污泥
污泥电脱水过程重金属迁移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以市政污泥和添加外源重金属的污泥为对象,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As、Cd、Cr、Cu、Mn、Ni、Pb和Zn)及常见金属元素(Fe、Ca、Al和Na)在电脱水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在特定电脱水条件下,分别考察了2种污泥的脱水效果和脱水速率,解析了电脱水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程度及迁移速度。结果表明,电脱水可以有效降低污泥中的水分,市政污泥和添加外源重金属污泥的含水率分别由84.2%和82.3%降至54.7%和52.6%。电脱水后,重金属基本保留在泥饼中。市政污泥中重金属保留在泥饼中的比例高达88.1%~96.7%,添加外源重金属污泥则为90.2%~95.4%。常见金属保留在泥饼中的比例为82.3%~94.1%,仅有Na大部分迁移至滤液,脱水后其保留在泥饼中的比例为17.6%。该研究还发现重金属从污泥至滤液的迁移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物理存在形态,而重金属的迁移速度则主要取决于其化学形态。
熊杰张鹤清王玉珏
关键词:污泥电脱水重金属迁移
生物洗涤塔降解苯、氯苯废气性能研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分支,由于其具有沸点低、常温常压下易挥发的特性、在大气中持久、不易降解等特征,已被认为是仅次于颗粒污染物的又一大类污染物,其中苯、氯苯即是VOC的代表物。随着排放量逐年增加...
李国文张鹤清胡洪营郝吉明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文献传递
生物炭降解苯和甲苯混合废气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该研究以生物炭为过滤介质 ,探讨过滤塔降解气流中苯、甲苯的生物降解性能 .实验表明 ,在总有机负荷低于 3 5 0 g/ (h·m3)、停留时间 1 5~ 90s的实验条件下 ,滤塔对苯和甲苯混合气体有较好的降解性能 ,苯、甲苯的最大削减能力分别为 1 2 0 g/ (h·m3)和 1 5 0 g/ (h·m3) ,甲苯比苯更易被微生物降解 .滤塔中CO2 生成量随苯、甲苯降解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实验增长速率小于理论增长速率 .菌落分析表明 ,滤塔中微生物主要有真菌、杆菌、芽孢杆菌 ,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种 .根据吸附 生物降解机理 ,建立了VOCs去除模型 ,并予以验证 .
李国文胡洪营郝吉明张鹤清
关键词:废气生物炭生物降解甲苯
内分泌干扰物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行为和归趋:综述被引量:20
2011年
内分泌干扰物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由于其在环境水体中微量的浓度即可对野生动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两类主要内分泌干扰物(即类固醇雌激素和酚类内分泌干扰物)作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它们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浓度水平以及相应的去除效率,并探讨了不同生物处理工艺、运行操作条件等对去除效率的影响.此外,通过分析内分泌干扰物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和生物降解特征,提出了其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可能的去除机制.
聂亚峰强志民张鹤清贲伟伟
关键词:内分泌干扰物雌激素活性污泥生物降解
造纸污泥的电渗透脱水效果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电渗透脱水技术对经过带式压滤后的制浆造纸混合污泥进行深度脱水,考察了机械压力、电压梯度和污泥厚度对污泥电渗透脱水效果与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压力从25 kPa升至76 kPa时,脱水效果也会随之提高,但是继续增大机械压力对脱水效果的提高作用就会变得不明显;随着电压梯度的增加,脱水效果会有明显的升高,但是能耗也会相应地增加;电压梯度恒定为30 V/cm且污泥厚度从0.35 cm增加到1.40 cm时,脱水效果和能耗都会相应地增加。对于所有的电脱水实验,当污泥的含水率从74.85%降至60%时所需要的能耗均在0.14~0.28 kWh/kg去除水之间。综合考虑脱水效果和能耗,可认为最优脱水条件是:机械压力为76 kPa,电压梯度为30 V/cm,污泥厚度为0.7 cm。
董立文张鹤清汪诚文李春鞠王玉珏
关键词:造纸污泥电渗透脱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