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宇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泌尿系CTU及MRI诊断乳糜尿一例被引量:3
- 2014年
- 乳糜尿(chyluria)临床发病率少,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淋巴回流入血障碍导致胸导管、乳糜池内淋巴液反流至肾脏淋巴系统,典型特征是尿液中出现乳糜物。既往文献中有关乳糜尿的影像诊断主要局限于直接淋巴管X线或CT造影、逆行肾盂灌注X线造影、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几乎未见乳糜尿的泌尿系CT增强(CTU)或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诊断资料。
- 王珍邱晓明叶宇饶德利黄耿王弘
- 关键词:乳糜尿CTU乳糜池胸导管水成像淋巴回流
- 胆囊巨大结石并十二指肠内瘘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75岁。1个月前因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无明显发热、胸闷、心悸、咳嗽、腹泻与脓血便等。曾在外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并给予输液治疗(药物不详)后腹胀、腹痛好转。但进食后仍恶心、呕吐。患者既往有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胰腺炎病史。腹部CT平扫:示胆囊明显增大,
- 曹长健曹志中熊毅徐辉叶宇
- 关键词:十二指肠内瘘腹部CT平扫上腹部胀痛暴饮暴食输液治疗胆囊结石
-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毛细血管瘤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患者男,3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半年余入院。MRI检查:颈7~胸1椎体水平椎管内脊髓背侧见梭形肿块。T 1WI病灶呈等信号(图1);T 2WI病灶呈稍高信号,在病灶上下缘及内部见“蚯蚓”状低信号,邻近蛛网膜下腔明显增宽(图2);增强扫描示病灶显著强化,“蚯蚓”状低信号明显强化、病灶内部短线状低信号无强化,并见脊膜尾征(图3)。MRI诊断:颈7~胸1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脊膜瘤可能性大,神经源性肿瘤不除外。
- 王珍叶宇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右侧下颌骨、颞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1例被引量:5
- 2014年
- 患者女,44岁。发现右腮腺区包块半年入院。体检:右颞颌关节区可触及一包块,质硬,不活动,无波动感,大小约3.5cm×4.0cm×3.0cm,表面皮肤无破溃,张口受限,颏下、双侧颌下、双侧颈部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下颌骨CT显示:右侧下颌支、右侧颞骨溶骨性骨质破坏并见软组织肿块影,增强后病灶显著不均匀强化。CT诊断:右侧颞颌关节区(下颌支、颞骨)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或骨肉瘤伴周围侵犯,颅内侵犯。
- 叶宇邱晓明王弘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 骨外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骨外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及MRI表现和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外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及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灶位于颌下1例,颅内1例,胸膜1例,胸壁1例,胃部1例,肾脏3例,腹膜后1例,椎管内1例。病变均表现为体积较大并伴周围组织浸润肿块,CT呈等低密度,MRI呈T1WI等低、T2WI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同程度渐近性强化,5例高b值DWI扩散受限,8例伴囊变坏死,仅1例胸壁病灶伴钙化及邻近骨质轻微破坏,第三脑室、胃窦部及椎管内病灶体积大但梗阻不明显,肾脏及腹膜后病灶直径>10 cm,同时肾脏病变均伴有同侧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99弥漫性阳性表达。结论骨外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多为体积较大的侵袭性软组织肿块,病灶内坏死、囊变多见,钙化少见,发生于肾脏病灶极易合并肾静脉及下静脉癌栓。
- 叶宇文斐伍勇
- 关键词:骨外磁共振成像
- 人工智能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后处理重建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头颈部CTA检查图像及诊断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比较AI组与人工组头颈部CTA重建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及主观评价,以及比较两组对于动脉瘤及血管重度狭窄-闭塞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重建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方面,人工组重建图像颈总动脉分叉处CT值、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均低于A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组重建图像噪声低于人工组(P<0.05)、AI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高于人工组(P<0.05),尤其是在大脑中动脉层面差异更为明显;在主观评价方面,AI组图像去骨能力和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人工组(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结果准确性方面,剔除血管变异、血管畸形、夹闭或支架植入术后病例,发现人工组与AI组在血管重度狭窄-闭塞、动脉瘤方面诊断效能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技术可以用于头颈部CTA检查的后处理图像重建和结果诊断,可以明显提升后处理重建图像的质量、缩短后处理重建及诊断时间。
- 王珍邱晓明叶宇
- 关键词:人工智能头颈部CT血管成像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 关节囊内骨样骨瘤MRI诊断
- 2022年
- 目的 探究MRI诊断关节囊内骨样骨瘤的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80例关节囊内骨样骨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CT或MRI检查,观察其诊断结果 、影像学特点,分析MRI对关节囊内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关节囊内骨样骨瘤患者中瘤巢位于髋关节47例,膝关节17例,踝关节6例,肘关节6例,肩关节4例;58例患者X线扫描中27例显示瘤巢,显示率为46.55%,其中17例显示瘤巢中心出现钙化或骨化现象;71例患者CT扫描中有67例显示瘤巢,显示率为94.37%,59例显示钙化影,呈“牛眼”征,22例显示“血管沟”征;49例患者MRI横扫显示瘤巢43例,显示率为87.76%,28倒增强扫描显示率为100%,瘤巢内钙化、骨质硬化区域TWI、TWl、 DWI均显示低信号, STIR显示高信号,病灶周围骨髓水肿及软组织肿胀呈现TWI低信号、TWI高信号;MRI与CT对关节囊内骨样骨瘤的诊断一致性为91.49%。结论 瘤巢显示是关节囊内骨样骨瘤确诊的关键, MRI检测瘤巢显示率优于X线,增强扫描显示率不亚于CT,其对于骨髓水肿、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的显示较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周鑫黄婷婷叶宇
- 关键词:MRI诊断关节腔积液
- 岛征与脑出血血肿扩大关系受血肿部位的影响:来自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 2024年
- 目的探讨岛征在预测不同部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价值。方法搜集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黄石市中心医院急诊入院的854例脑出血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222例)和非血肿扩大组(63.2例);并按不同部位分层对比一般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定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分类据采用卡方(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方法。结果 岛征在基底节区、丘脑不能独立预测血肿扩大(P=0.122、P=0.166),岛征在脑叶可以独立预测血肿扩大(P=0.011)。结论 岛征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受出血部位的影响。
- 郭文敏王汝佳邱晓明叶宇周航陈红杜梦颖沈天赐陈安琪柯任宋磊何志兵
-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